网络评论也要讲好故事
2021-07-09许小娟
◎许小娟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网络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主阵地作用,把握“时度效”,提升网络评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正能量”占领网络主阵地。通常,很多人都会认为网络评论作为新闻评论的一种,就是亮观点、讲道理,但网络评论要想实现较好传播效果,要想真正吸引网民的关注,更需要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讲好故事比泛泛而谈的道理更能吸引人、打动人,更能拉近评论与网民的距离,更能引起网民的共鸣。学会讲故事,是每个网络评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一、构建贴近民众的话语体系
用符合主体受众需求的话语体系讲好故事,是网络评论创新的关键。网络评论面对的受众是网民,这就要求网络评论要注重网络语言,寓道理于故事之中,深入浅出引出观点、解释问题、引导受众,构建具有网络特色的评论话语体系。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评论文章喜欢讲道理,总觉得文章要高屋建瓴,要逻辑严密,甚至用一些艰涩的专业术语、高深的理论来凸显文章的理论水平。事实上,网络评论不能总是翻来覆去讲道理,还应学会生动叙事。
大道理就像盐,它可以增加各种食物的味道,但不能总是让人直接吃盐。在面向大众时,适当使用一些口语和家常话,读者更容易“听”进去。评论本就是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实的观点、态度和看法,这就要求网评员要学会运用人民群众的语言,学会创新语言表达,评论要多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让网民听得懂。评论也需要充满真情实感,带着泥土的芬芳,需要将居高临下的说教转变为入情入理的平等交流,对来自基层一线的故事进行“翻译”和转换,让网民听得懂、想了解、愿接受,增强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
二、发现并捕捉生活的细节
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德希尔瓦说:“研究显示,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通过讲故事来表达观点,早已被各行各业所认可,网络评论要做到让人认可和信服,就需要学会讲故事,将国家的大政方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到网民的心里,让网民自觉自愿地接纳。
大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却很难被接受,所以我们要学会讲生活小事,讲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故事,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都体现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讲好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故事,本身就是讲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好故事。网络评论工作者,就是要脚踏实地地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写出实实在在的文字故事,反映真实的现代生活,不需要高屋建瓴,也不需要逻辑多么严密、不需要把道理说得多么透彻,就深入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留心观察,像摄影师一样捕捉生活的空间、细节,对捕捉的内容进行过滤、沉淀,这便是源于生活的最真的素材,让网民在生活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看到身边的人收到应有的启发。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该栏目的经典之处就是它选取一部分群众作为演员,让老百姓来演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故事选择也都取自现实的法律案例,这种通过老百姓自己上演的法律故事,最直观地展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违法事件,真实、生动,最容易给人启迪引人思考。
很多人认为网络评论不像记者采写新闻,不用去采访,对着文件和新闻报道在办公桌前就可以写出一篇好的网评文章。事实上,网评员如果不经常深入基层一线观察社情、调查研究,而是泡在“文件堆”里,是很难在心里装满生动故事的,也写不出好的网评文章。评论并不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地发表意见,尤其是网络评论,也需要加强互动,只有受众的充分参与才能提升评论的有效性。优秀的网络评论员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阅历,要能把话说到百姓心坎上,把感情注入百姓心中,让党和政府的政策变成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才是真正地发挥了网络评论的正能量作用。
我们提倡网络评论要讲好故事,也因为我们的身边从来不缺好故事,而是缺乏会讲故事的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脱贫攻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火热浪潮中涌现出了太多的动人的故事,都需要我们去挖掘、探索和讲述。因此,网评员不仅要像记者那样深入一线挖掘生动素材,从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健康精神风貌中汲取营养,使笔下有故事、有细节、有情怀,更要积极开展蹲点调研,持续跟进采访,从火热社会实践中发掘素材,从群众生产生活中发现选题,在蹲点报道中加强深度策划、深度选题、深度评论,让每一篇评论文章真正关心人民疾苦,关注百姓生活,做到与人民群众在一起,俯下身,听真话,察实情,用心发现和捕捉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急,将评论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让好的评论带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动形成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需要在实践中提升“四力”
我们要提高故事力,就必须要在生活中学习并实践。讲故事的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生活中历练。生活是故事的灵感与源泉,实践是提高故事能力最有效的途径。网络评论员如何提升个人讲故事能力,这是我们每一个评论员要思考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只能从多读多念中来。时评作者曹林也说“一个不读书不思考的人,他当然也能写评论,但他的评论永远只能停留于非常浅层的道德批评层次,或者义愤填膺地批评某种东西不道德,或者简单地为某个政策叫好,而不能超越简单的好坏、明显的是非作出更有价值的阐述和判断。”这里告诉我们写好评论,最简单的途径就是多读多写。网络评论写作本就是吸收新思想、形成新观念的开放的过程,大量的阅读丰富了评论员的知识视野,开拓了思维眼界,而多写则是磨练笔尖功夫的过程。
这一点,笔者在上清华大学李希光老师的“初级新闻采访写作课”的过程中深有体会。李希光老师非常强调实战训练,他将课堂作为新闻写作的战场作为编辑部,他要求学生在拟定的主题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要求撰写符合要求的新闻作品,或者随堂召开某一主题的新闻发布会,要求学生将所学理论快速应用于实践,而他会说出同样时间内自己的思路,并对学生的作品做出点评,他反复强调唯有实践才能让理论变得鲜活有意义。除此之外,他还带领学生到野外去“写生”,他经常带领他的博士生和研究生到祖国各地、到世界各国,进行“大篷车”课堂教学,其目的就是在“长跑中锻炼运动员的脚力”,让学生们阅读世界,锻炼好的脑力,通过实践锤炼笔力,打造出实实在在的好作品。所以,作为评论工作者也要练好“脚力”行的远,走的快,增强“眼力、脑力、笔力”练就过硬本领,将党的好政策在基层的实践用生动质朴的群众生活故事表达出来。
四、需要充分运用网络工具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再好的故事如果只是单一地表达也难以被发现被关注被认可,即使被关注恐怕也难以持久在受众心中留有长久的记忆。当我们深入群众,捕捉到了生活的细节,充分地将生活的故事表达出来,此刻还需要把握好恰当的表达方式。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局长华清表示,网络评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理论支撑、智库发力,推动网络评论建设要夯基固本,加快网络平台基础性研究;守正创新,加快网络评论应用性研究。网络评论抓住网络热点新闻事件、现象或观点,这样才能形成与网络受众的默契,满足受众在观点层面的需求。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平台多形式特征,通过短视频、图片、文字、图文等多形式表达,通过有声的语言以声动情,以声达理,通过视频图景画面的直观带入让作者观点得到更好的传达。还可以利用不同网络平台,微信、微博、公众号多平台集中力量推送,既扩大受众面,也巩固加深了点的记忆,最终实现好的网络评论以具体、形象、生动的声音、画面,将突出的观点、重要的情节和细节、精彩故事都生动地呈现出来,吸引受众。在这方面成功的案例是西藏自治区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中的脱贫攻坚动漫视频的成功制作和播出,其中《西藏扶贫人》《西藏搬迁人》两部动漫,就是通过视频的图像、声音,以生动的画面感和有声表达,将深入基层的扶贫干部的工作点滴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告诉人民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两部视频被各大平台相继转发评论,获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西藏搬迁人还获得了国家奖项。
结语
柏拉图曾经讲过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安妮特·西蒙斯在《故事思维》中也说用好故事思维,轻松获得人心。网络评论员想要抓住人心发挥网络评论的引领作用,就必须学会讲故事。不会讲故事的网评员不是好网评员,我们的网评员应该学会利用好的叙事方式、新的传播手段,凭借广大网民都感兴趣的内容、易于理解的方式,找准站位、发准声调,主动设置议题,讲好故事,真正当好舆论阵地的守望者和捍卫者。
注释:
[1]布鲁斯·德希尔瓦:《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2]曹林:《时评写作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3]《新时代网络评论如何有效表达——〈中国网络评论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暨网评智库研讨会侧记》,http://media.people.com.cn/n1/2020/0103/c40606-3153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