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金融科技需“规范”“稳妥”
2021-07-08欧阳日辉
“十三五”期间,金融科技在丰富金融产品和工具、提升服务效率和包容性、持续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助力脱贫攻坚、支持防疫抗疫等方面取得了成绩。“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这是我国政府对未来金融科技发展做出的部署,将打开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金融科技进入协同发展阶段
从2015年央行等10部门委颁布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以来,政府逐步建立了金融科技的制度体系。《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是近三年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2020年,监管层颁布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7月)、《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9月)、《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9月)、《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11月)、《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12月)等,我国初步建成金融科技体制体系。
在金融持牌经营的严要求下,头部金融科技公司退出“金服”转型“数科”。2018年9月,京东金融更名为“京东数科”,开创转型先河。2019年,小米金融更名为“小米数科”,拍拍贷更名为“信也科技”。2020年,蚂蚁金服更名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60金融更名为“360数科”,小米数科升级为“天星数科”。
经历了五年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和制度重构,我国金融科技必将进入协同发展阶段,助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协同阶段是金融作为实体经济“贤内助”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时代,金融科技发展将呈现“多元化创新”和“跨界融合”的大趋势:金融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供应链金融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加速融合,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金融科技加速向欠发达地区渗透,农村金融和普惠金融迎来深度发展,弥合不同区域、群体间数字鸿沟。
欧阳日辉
“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对金融的定位是“支撑”,服务实体经济,增强普惠性,保障金融安全。以“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为起点,金融科技必须努力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助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增强金融普惠性。金融科技守正创新,必将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
金融科技必须“规范”与“稳妥”
有观点认为金融科技前景堪忧。这种观点是对金融科技发展规律缺乏认识,对监管部门的政策導向缺乏了解,对金融机构保持利润增长抱有不合理的幻想。“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精准地把握了金融科技的发展规律,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对金融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规范”和“稳妥”:规范发展消费信贷,规范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稳妥发展金融科技,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根据“金融为支撑”的总体定位,与服务实体经济和增强金融普惠性密切相关的金融科技业态,在规划纲要中得到大力支持和鼓励。
具体而言,规划纲要对金融科技部署如下:
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监管部门一直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增强科技应用能力。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规划纲要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明确要求“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在两会之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中提出,发展绿色信贷和绿色直接融资,建立绿色债券评级标准发展绿色保险,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上市融资。两会之后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再次强调,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2020年,人民银行等8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是我国供应链金融的顶层设计。规划纲要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聚焦支持稳定制造业、巩固产业链供应链,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机制,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支持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既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提出了要求。
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金融科技对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具有独特作用,有关部门正在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科技赋能金融“下乡”,金融科技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扩大农村资产抵押担保融资范围,发展农业保险,是切实解决金融科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手段。
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规范发展消费信贷。鼓励消费金融创新,规范发展消费信贷,是2018年以来监管层对消费信贷发展的要求。2020年,金融监管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励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支持消费复苏。规划纲要在阐述“完善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政策体系”的小节中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规范发展消费信贷。持牌化、规范化、科技化、场景化是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规范与鼓励发展并重是行业监管的主基调,规范是消费金融行业的重心,适度发展消费信贷、倡导合理消费。
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目前,全球有四种数字货币:各国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超主权数字货币、民间稳定币和一般加密数字货币。2020年,央行数字人民币稳步推进,测试地点不断增加,消费场景扩围。监管部门对于数字货币研发的态度,从“加快推进”、“积极稳妥推进”到“稳妥推进”,表现出特别的重视和谨慎。同时,央行对其他类型的数字货币高度关注和重视。
数字金融支撑数字经济发展
面对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监管层坚持既鼓励创新又守牢底线的积极审慎态度,将金融科技监管纳入现有监管框架。规划纲要实施金融安全战略,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的高度,再次强调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
具体部署包括:一是探索建立基于创新监管工具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以创新监管工具为基础、以监管规则为核心、以数字化为手段,健全风险全覆盖监管框架,构建风险联防联控体系,完善跨领域跨部门联动执法、协同监管机制;二是补齐监管制度短板,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三是强化监管科技运用,加快数字监管能力建设,实现监管规则形式化、数字化和程序化;四是在审慎监管前提下有序推进金融创新,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对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五是强化金融科技创新风险评估,探索建立创新产品纠偏和暂停机制,推动建设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
金融科技的未来在于监管层对金融科技的定位,目前政府更多地是将金融科技定位为金融部门提供技术支撑。数字金融是金融与科技结合的高级发展阶段,是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是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金融形态。互联网金融更多地被看作互联网公司从事金融业务,而金融科技则更突出技术特性。相比较而言,数字金融这个概念更加中性,突出技术和数据应用,所涵盖的面也更广泛一些。数字金融业务模式和业态在不断进化之中,目前主要包括数字货币、数字支付、数字信贷、数字证券、数字保险、数字理财等金融业态。
监管层正在研究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新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应将金融科技概念进化为数字金融,将数字金融定位为新的金融业态;发挥“技术+数据”双轮驱动作用,既加快推动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又大力发展数字金融的新业态新模式;从金融产品和服务、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全方位改造金融机构,厘清数字金融监管逻辑,助力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