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安煤矿: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2021-07-08刘越山

经济 2021年5期
关键词:煤矸石前置矿井

刘越山

远望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层层波。

4月初,《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来到雁门关外的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采访。虽然時值清明,没有牧童指路,但循着绿树草坪、花香鸟语,记者来到了素有“绿色矿山”之誉的后安煤矿。只见园内走廊幽雅,山上小亭玉立,仿佛置身于森林公园,如果不是矿区高耸的井架和门口门匾的提醒,记者还以为是进了公园。

采煤沉陷区治理多方受益

近些年来,后安煤矿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积极响应省、市、区三级政府“转型发展”“四为四高两同步”“一矿一企”的号召,注重生态环保,注重循环持续,在转型发展上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自建矿以来,后安煤矿始终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安全、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和煤矿发展的全过程,实现了由“黑”转“绿”。

“采煤沉陷区复垦综合治理是煤炭企业的主体责任,是关乎环保、关乎民生的一个重大课题。”后安煤矿董事长赵尚海告诉记者,这些年后安煤矿因地制宜,恢复生态植被,重塑地形地貌,改善局部气候,控制水土流失,增加耕地面积,发展生态农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多方受益,采煤沉陷区复垦治理成了高标准的“大寨式”梯田,让采煤沉陷区迎来新生。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战,6000余亩的采煤沉陷区复垦综合治理工程全部完成。山西省的一位专家来此看过后感慨道:“后安煤矿为山西煤矿的发展,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采煤废水变为生活直饮纯净水

“宁舍一斗米,不舍一碗水”,雁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当地百姓间流传的这一谚语道出了水的稀缺。而后安煤矿的矿井采煤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一部分用于井下喷雾洒水、乳化液配制;剩余部分通过再处理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直饮纯净水标准,并进入自动化纯净水罐装车间,供全矿干部职工日常生活饮用,实现了全矿井采煤废水100%回收复用,一举多得。

煤矸石环保综合利用。2020年后安煤矿转型发展的第一大项目,即投资5.1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煤矸石煅烧高岭土环保项目。此项目将本矿和附近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及其他伴生固废物进行环保综合利用、集中处理,可大规模就地转化煤矸石。

人是煤矿最大的财富

人,才是煤矿最大的财富!在后安煤矿的生存奋斗发展中,始终牢牢遵循着这样一个道理。基于此,本着“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后安煤矿不惜把大量的人财物力“前置”投入到安全上,所谓思危方能后安,从而确保企业本质上的安全。

硬件“前置”。2003年建矿初期,后安煤矿在未开凿井口之前,先行投资500万元,修建成4.5公里长的高标准矿区水泥路,这不仅是煤炭外运的通道,更是应急救援的“生命通道”。

2012年,后安煤矿投资1260万元,将行人斜井改造成为单独输送井下人员的安全出入口专用通道,达到本质安全型运输方式,在当地煤矿中,仅此一家。

2013年4月,投资585万元,建成了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及供水施救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井下职工的安全保障程度,在全市煤矿中独一无二。

后安煤矿通过采煤方法改革、技术改造升级,逐步做大做强做优,现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了100%,煤矿安全监控等“六大系统”齐全可靠。

坚持“管理、装备、素质、系统”并重的原则,后安煤矿加大安全投入,在足额提取并使用安全费用的基础上,累计又多增加安全投入近9000万元,超标准配套了安全设备设施、高质量地建造了安全工程,给井下矿工创造了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

队伍“前置”。当地煤矿多年来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井下工人只用外地人,尽量少用或不用本地人。究其原因,就是一旦处理工伤事故时可以避免很多麻烦,花费多且纠缠不休。而后安煤矿却反其道而行之,是全市唯一录用本地人就业达90%以上的企业,还全部缴纳了“五险”,参保率100%。

治理“前置”。矿工的安康是安全工作最大的追求,必须从源头抓起。这是后安煤矿的又一特色安全“前置”理念。一名矿工的安康直接牵连着三家人(自家、父母和岳父母),影响着几代人的命运。亦正因此,赵尚海和他的一班人总能站在“生命至上,对子孙后代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去抓安全。已构建形成了以“前置”为核心的安全型矿井。

软件是实现绝对安全的支撑

如果说硬件设备的双保险可以用坚实的投资可实现的话,那么要在整个系统、整个体系中实现绝对安全生产这个终极目标,就需要先进强势、可靠稳定的软件来做支撑。这个软件的运作还需通过严密高效、精干实用的制度体系作保证,矿工才是这个体系中最为活跃、最具活力、最有生命力、最为重要的要素。走进后安煤矿,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三个:一是食堂的饭菜品种繁多、饭香菜美;二是矿区的办公设施现代智能、简约精致;三是矿工的生活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这被赵尚海和他的一班人称之为“暖心聚力”工程。

发展企业不忘感恩社会

作为民营企业家,赵尚海秉持着“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精神,积极履行企业家社会责任,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已年近花甲的赵尚海祖辈三代都是开矿的,属于典型的开矿建窑世家。先祖开拓进取、诚信仗义的血脉传承到他的血液里,激励着他勤勉修为、广济民生。

30多年来,他在捐资助学、贫困救助、大病救助、修路架桥、精准扶贫、赈灾救援、创业扶持、乡镇基础建设等各方面先后捐助、捐赠、资助各类款项9000多万元,其中资助贫困大学生4500多人,累计金额达1600多万元。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赵尚海每次资助贫困学生,从不与受助人见面。他说:“资助也好、捐助也罢,我的初心是为了让娃们安心上学,将来他们学成之后,用自己的能力去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并不是为了让娃们记住我的好。来求助的娃儿们本来就难为情,不见他们的面,主要是不想给他们加重心理负担,更不想让他们背负着一种欠人情的思想包袱去上学。”

“怕求助的娃儿们难为情!”这朴素的话语,表达出来的是真正的善心。真正的善心从来不是“我富你穷”、高高在上的施舍,它是内心深处的一种尊重,就像春天夜雨的悄悄播洒。

让人更为叹服的是,赵尚海的善举并不是在企业做大之后才开始,在企业的起步阶段他就不断扶贫济困。此外,后安煤矿还将捐助延伸到了朔州全市其他的贫困山区。在社会公益捐助面前,他们总会跑在前面,从不缺席。

在赵尚海和他的一班人的带动努力下,后安煤矿现已形成“555”的发展格局,即核定生产能力500万吨/年,洗选煤能力500万吨/年,煤矸石加工转化能力50万吨/年,机械化程度达100%,是第一批“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全国双十佳煤矿”“全国煤炭工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AAA级信用企业”“全国煤炭工业先进煤矿”“全国绿色矿山”“山西省民营企业100强”“朔州市重点民营企业”。

猜你喜欢

煤矸石前置矿井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煤矿矿井技术改造探讨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改性煤矸石对污水中油的吸附作用
煤矸石浸水路堤不均匀沉降研究
矿井提升自动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