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伊合作:互利共赢,静水深流

2021-07-08寇佳丽

经济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伊苏伊士运河南北

寇佳丽

埃及时间2021年3月23日上午,中国台湾长荣集团旗下巴拿马籍货轮“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搁浅,导致河道运输被切断。3月29日,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这实际上是个带着些许悲伤因素的事件,因为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在3月31日公开表示,“长赐号”此番搁浅可能造成高达10亿美元的损失,且他明确表示“要求赔偿是埃及的权利”。

运河被堵期间,伊朗驻俄罗斯大使卡齐姆·贾拉利(Kazem Jalali)在社交媒体上表示,鉴于苏伊士运河堵塞每日造成巨大损失,“国际南北运输走廊”(INSTC)可以作为一个低风险、可盈利的替代方案。

伊朗缺一条关键铁路

苏伊士运河堵塞,怎么会同伊朗扯上关系?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又是什么?

苏伊士运河是全球最重要的海上航运通道之一,在埃及国内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球约12%的贸易总量要通过该运河运输,全球每天约有30%的集装箱货船通过苏伊士运河,且每日货运量总价值高达100亿美元左右。在世界上适用于海运的人工运河中,使用国家之众、过往船只之多、货运量之大,苏伊士运河名列前茅。

不过,以上也只是苏伊士运河重要性的一面。

“实际上,苏伊士运河最主要的用途在于它解决了波斯湾(位于沙特东北方向、伊朗西南方向)产出的石油如何运输到欧洲的问题,毕竟欧洲大概占据全球石油消费市场的三分之一。每年,全球10%的石油贸易运输经由苏伊士运河完成;若不走苏伊士运河,就要走好望角,无论从成本、时间还是航程看,都十分不划算。”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这样说。

因此,接下来的问题便是,从波斯湾产出的石油要运输到欧洲,有没有苏伊士运河、好望角以外的其他途径。

按照天然地理位置,从波斯湾走科威特、伊拉克然后再由叙利亚进入地中海,此后按需修建石油管道,行程会更短。不过,该方案也仅仅是在地理位置上可行。1990年8月,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战争,意图将科威特变成伊拉克的第19个省;5个月后,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后者不但被迫放弃了科威特,国内各项发展也遭遇巨大破坏;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这几场战争掺杂因素众多,但有一个共性,即美国不会让前述路径走通。”贾晋京如此评价。

那么,从伊朗这边走行不行呢?这就涉及国际南北运输走廊。

国际南北运输走廊是一个多边运输组织,于2000年9月12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成立,旨在促进俄罗斯、伊朗、印度和阿曼4个国家间的交通合作。2002年5月21日,俄罗斯、伊朗和印度三国的运输部长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会议上宣布“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协议”正式生效。这条运输通道通过伊朗把印度洋、波斯湾与里海连接在一起,同时通过圣彼得堡连接北欧地区。

该项目建设一波三折,但目前也已成功通航。按照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路线,货物从孟买出发,先抵达伊朗的阿巴斯港,然后再通过铁路、公路运输到伊朗北部的港口,经过里海到达阿塞拜疆的巴库、俄罗斯的阿斯特拉罕并直至圣彼得堡。

换言之,从波斯湾产出的石油是可以通过伊朗境内运输到欧洲的。唯一的问题在于,伊朗国内并没有贯穿南北的铁路,所以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在伊朗国内这段是由铁路和公路综合完成的。对一般商品而言,铁路和公路的联运方式行得通,因为大多数商品的交易不似石油那样规模大、质量大;但对石油贸易而言,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在伊朗内部的这段行程还有待提升。

贾晋京指出:“如果伊朗能够建设一条贯通南北的铁路,即从恰赫巴哈尔港到马什哈德,对国际南北运输走廊而言,会是一次巨大飞跃。”

伊朗的南北向铁路建设,过去长期以来都是非常敏感的地缘政治问题,也因此,前述铁路路线从未成为现实。目前,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尚不具备取代苏伊士运河的实力,可一旦恰赫巴哈尔港至马什哈德的铁路修建完成,形势会大不相同。而中国,很可能就是带来这种改变的重要参与方。

协议拓展合作新局面

近期,中国和伊朗正式签署了“25年全面合作协议”。

“对于这份协议的具体内容,网络上有一些报道,也有不少讨论。据我了解,这份协议是框架性质的,并不涉及任何具体合作细节或商业合作合同。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和伊朗将会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比如高铁、铁路、地铁、5G、石油等。”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中国驻伊朗大使常华近期也在公开场合表示,中伊全面合作计划的重点是挖掘两国在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潜力,规划长远合作前景和路径,不包括量化的具体合同或指标,该计划将为中伊的未来合作提供宏观框架。

丁隆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这份协议会是互利共赢的。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指出,伊核协议2015年签署后,伊朗经济曾大幅增长12.5%,但2020年,伊朗经济或因美国制裁萎缩4.99%。2018年5月8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同时恢复对伊朗的一系列制裁。目前,制裁仍未解除。伊朗对内要恢复经济,对外要寻求合作,而其与中国、俄罗斯开展并加深合作确实是很好的选择。

对中国而言,我们需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在内的能源。截至2016年年底,伊朗已探明石油储量接近1600亿桶,位居世界第四,石油日产量达460万桶。天然气储量33.5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前三。

3月26日,救援船只在埃及苏伊士运河上重型货船搁浅现场进行作业 来源:新华社

未来,随着中伊合作的不断加强,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也将会更加密切,那么以下这种情况就不是没有可能:中国和伊朗会共同努力,在伊朗国内修建贯通南北的铁路,全面提升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竞争力。

水到渠成,互利共赢

中伊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的消息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有观点认为,中国、伊朗选择此时此刻签署这样一份协议,是因为两国需要联合起来对抗美国。

“实际上,这份协议已经谈了5年多。2016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伊朗期间,中伊就发表了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其中就指出,考虑到双方积极发展双边关系的意愿、经济互补性以及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双方同意就达成25年全面合作协议进行必要沟通和磋商。因此,双方其实都准备了很长时间,协议的签署在时间上并无敏感性。”丁隆这样回应《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

中东地区局势复杂,其和平与安全不仅关乎地区国家根本利益,也关乎全球稳定与发展。谈到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在中东地区的影响时,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对《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说:“伊朗对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期待已久。当初,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公布460亿美元左右的投资计划后,伊朗就有学者公开发声,问‘中国为中巴合作投资这么多,将来,会为中伊合作投资多少呢。我们还要注意一点,2016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仅访问了伊朗,还访问了沙特和埃及。”

他还说:“此外,长期以来,中国与以色列的双边经贸关系也一直在推进,两国在高科技、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很紧密;特别是,中以目前正在商谈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和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GCC)间也存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已经谈了17年,而沙特就是该组织的一员。你会发现,我们同中东地区的每一个伙伴都是推进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关系。中国希望和中东国家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和平、安全、发展、繁荣的中东。”

伊朗德黑兰,人们佩戴口罩購物 来源:新华社

猜你喜欢

中伊苏伊士运河南北
中伊贸易网
游走南北 蕴含古今
全球影响力分析框下的中伊能源合作关系研究
中伊媒体对话会在德黑兰举行蒋建国发表主旨演讲
埃及新苏伊士运河8月通航
云南报销案与晚清同光之际的南北纷争
本期导读
南北冰雪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