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价格杠杆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研究

2021-07-08肖坚康红叶

老区建设 2021年8期

肖坚 康红叶

[提 要]当前,氢能利用受到世界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国际能源署已经把氢能视为了一项重要能源。氢既可以用于发电、供热,又可以用于交通运输,氢能已经理所当然地成为了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经过多年积累,我国已初步具备了氢能产业化发展条件和发展优势,国家和各地政府对氢能产业发展给予了大量政策支持,但与此同时,氢能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无法回避的困境,如居民会因氢能价格水平偏高削弱消费、居民会因价格预期增强不敢消费、居民会因价格环境问题不愿消费,等等。应合理制定氢能产品价格、研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切实保障氢能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建立价格补贴机制,健全价格保障机制;构建价格诚信体系、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优化消费环境。

[关键词]价格杠杆;氢能产业;和平能源;价格补偿;价格监管

[作者简介]肖 坚,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编审,研究方向为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康红叶,江西教育传媒集团编辑,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江西南昌 330000)

氢能被称为21世纪的清洁能源。氢在整个使用周期基本不会留下污染,是清洁、高效、安全、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同时,氢被称为“和平能源”。氢能是未来能源革命的突破口之一,是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之一。氢能的产业链包括了制造、储存、运输和利用等环节。制氢的主要方法有化石能源和新能源,现在全世界的氢能有96%~97%来自化石能源,3%~4%来自电解水制氢。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产氢国,生产氢气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副产氢气。基于工业技术比较完备,副产氢气在焦炉煤气、氯碱供应氢气量非常大,这两种副产氢气合计达到9100亿立方米。氢能利用,可以把它制成新的燃料,比如煤制气、煤制油、煤制二甲醚等;也可以燃烧,用锅炉、内燃机等燃烧;还有就是可以制成燃料电池。

一、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

近年来,伴随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氢能产业发展逐渐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如2006年我国就将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写入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但一直到2014年都处于推广阶段,尚未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及制定具体计划。在2014年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2014-2020年)》中,国家正式将“氢能与燃料电池”列为能源科技创新战略方向。2016年出台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特别是2016年8月8日出台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该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并明确指出要发展氢能燃料电池技术。2016年10月26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氢能标委会联合发布了《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2017年5月,科技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出台了《“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2018年2月,财政部等四部委印发《关于调整完善氢能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此外,国家还出台了相关规范要求,如《加氢站与加油站、加气站的合建技术规范》《加氢站安全技术规范》《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堆安全要求》《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氢气排放测试方法》等。氢能成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选择。我国副产氢气、弃电制氢将在2030年达到高峰后逐步下降,氢能加注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于美国、日本及德國等国,但近年来呈快速增长。

各地政府和企业积极探索氢能产业发展,出台了诸多支持性政策,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为首的氢能产业集群。加氢站也围绕这三大区域进行布局。中国制氢企业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即:东部沿海多,中西部内陆少。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山东省、北京市的氢能企业最为集中,其制氢量占到全国制氢总量的66%左右。张家口以服务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计划所有公交车均实现燃料电池化,已启动了百辆级氢燃料电池客车示范运营。2017年9月,《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制定了多重目标。佛山市南海区计划到2025年推广燃料电池叉车5000辆,燃料电池乘用车10000辆,燃料电池客车5000辆。深圳龙岗加氢站于2011年建成。2017年9月,我国第一个氢能小镇落户浙江省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2018年2月,辽宁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氢能产业园项目启动,目前已初步完成氢能汽车产业集群基本结构布局,2年内将完成5至8个加氢站建设,氢燃料电池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实现年产3000台电池堆的生产能力。江苏省如皋市拥有年产量5000台规模的备用电源生产线,年产销3万台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力的生产线。如皋市首个加氢站氢气储存量为980kg,日加氢能力约为2000kg,近三年如皋市氢能产业应税销售年均增长率达700%,2016年产业产值已达20亿元,下一步将全力推进“氢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未来,如皋城区公交车实现燃料电池公交大巴50%覆盖。学校、医院、小区全面推广燃料电池热电联供模式,让小镇居民真正融入“氢”社会。

2018年盐城市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间运营10辆燃料电池公交车。常熟市丰田加氢站于2017年建成,是丰田在华首个加氢站。山东省正在计划出台燃料电池产业政策,潍坊市、淄博市、滨州市积极推进氢能项目。河南省郑州省客车行业首个燃料电池与氢能专业研发平台——郑州市燃料电池与氢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郑州市科技局批准组建。安徽省六安市的明天氢能产业园占地700亩、总投资25亿元。2018年6月,该园区建成千台级燃料电池系统组装生产车间。在山西省,2018年4月,雄韬氢能产业园和华熵氢能产业园落户大同,助力大同建设“氢能之都”。2017年10月,四川省正式启动氢能与燃料电池客车示范项目。

(二)发展氢能产业的优势

首先,氢能是和平能源,其最大优势是来源广泛,只要有水就能制氢。氢气与电力可以相互转化,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先转化为电力,再通过电解水来制氢,而产生的氢气可以通过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化学能再来发电(如图1所示)。

因氢能具有安全、高效、可再生、清洁、低碳等特点,随着国家对氢能产业的重视、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氢能系统技术的日益完善,全国各地对氢能产业的规划布局步伐逐渐加快。在国家利好政策及技术创新的驱动下,我国会很快步入“氢”时代。

其次,全国各地企业纷纷布局氢能产业,部分央企对该行业的发展定位非常高,基本上盯住全产业链。如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原神华和国电合并之后的能源集团,在工业副产氢和煤制氢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国家电投致力于做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一直瞄准上中下游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特别是在燃料电池和运氢方面。中石化布局了很多的加氢站,东方电气和中广核在电池方面的产业投资力度非常大。

再次,发展氢能是大势所趋。氢能是未来能源革命的突破口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国际主流议题的大背景下,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或新动能(氢能)的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

(三)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目前虽然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仍面临着以下两个主要制约因素:

首先,部分核心技术有待深入突破。从制氢环节来看,现有的主要制氢技术是依赖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利用核能、生物质气化制氢技术尚不成熟,核心技术难以及时突破;利用太阳能或风能等则存在技术难、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从储氢环节来看,“用70公斤的罐来装5公斤的氢,一点也不轻”,尚未解决储氢密度、储氢安全性和储氢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从氢能利用环节来看,由于前面两个环节的制约,加之加氢站建造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大规模铺设,普通消费者选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难度系数较高。

其次,产业政策体系尚未形成。氢能燃料电池是解决全球能源的最好途径,它与电网结合在一起,将成为氢能经济的基础。国家有关规划已经从战略层面将氢能产业纳入其中,但尚未形成政策体系。目前我国需要统筹规划氢能,特别是要做好氢能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我国重视氢能,愿意与有意发展氢能的国家或地区、企业和个人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氢能的全球化进程。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氢能产业给予了大量的科研经费支持。近年来,随着氢能汽车产业发展日趋成熟,作为实现途径之一的燃料电池技术日益受到重视,由此将带动氢能产业链的整体发展。中国氢能市场的发展将在世界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我们期望看到中国的相关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二、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未来将面临的价格障碍

(一)居民因氢能价格水平偏高削弱消费

价格与消费是此涨彼消的关系。未来如果氢能产品相对于常规石化能源产品的价格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削弱居民的消费能力,成为其扩大与升级发展的重大障碍。

首先,氢能产品价格偏高会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使其生活压力增大。煤气化制氢后,需要储存和运输,而煤制氢不像天然气那样已经建立了大规模的管道运输体系,大多是用车辆运输。面对高昂的运输成本,煤制氢的经济性将大打折扣。表1为几种主要制氢方式的优缺点。

其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成本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问题。其成本由燃料电池堆、空气供给系统、氢气供给系统、冷却排水系统及电能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电池堆的催化剂普遍采用贵金属铂,技术难度高,产业化程度不足,导致电池总体成本较高。

(二)居民因價格预期增强不敢消费

居民不敢消费不仅与收入预期有关,而且与价格预期有关。如果未来氢能产品价格不稳定,使居民涨价预期增强,大家的心理价格承受力有限,其消费行为就会趋于谨慎和保守。

首先,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还是存在瓶颈。虽然目前在全产业链都有所布局,某些方面与国际水平相当,但在核心关键组件和制备工艺方面还有待继续提升,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存在较大差距,如膜电极、双极板、空压机、氢循环泵等方面;一些关键材料的技艺方面还非常欠缺,如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和碳纸等,国内基本还没有大规模生产能力,大部分依靠进口且价格很高。这些因素会导致未来氢能产品价格的不稳定。

其次,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尚未形成。缺乏氢能发展的中长期目标、路线图及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加之主管部门缺位,并作为危化品管理,大大制约了氢能发展,也使加氢站的审批等难度加大,行业监管缺失。

(三)居民因价格环境问题不愿消费

从消费的价格环境来看,首先,未来氢能产品是否会存在经营者相互串通、联手操作、哄抬价格,利用其自然垄断或市场垄断地位,限制其他经营者的合理价格竞争,实行价格垄断,控制市场价格,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其次,是否会存在为了达到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的目的,刻意将商品销售价格强行压到生产成本之下,实行低价倾销的行为;再次,是否会存在严重恶化居民消费的价格环境,对居民的消费信心产生负面影响,进而抑制其消费;第四,是否会存在利用非法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信息,与具有垄断地位的部分厂商“联合”制造紧张气氛,乘机抬价,营造涨价氛围,严重侵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消费者不想消费;最后,是否会存在“价格歧视”行为,使消费者对交易条件相同的买方却实行不同价格或提供不同服务的“价格歧视”明显反感,最终导致消费者不愿消费。

三、运用价格杠杆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一)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提升消费能力

氢能产业发展需要保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合理制定或调整氢能产品价格,切实减轻居民消费负担,进而促进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合理制定产品价格

首先,氢能产业发展符合新工业革命所倡导的未来能源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其在未来全球能源结构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已逐步被众多发达国家所重视。我国可再生能源丰富,每年弃水弃风的电量都可以用于电解水。我国拥有水电资源3.78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2800亿千瓦时。水电由于丰水期和调峰需要,产生了大量的弃水电能。如果将这部分能源充分利用起来,有利于电解水制氢的发展,也有利于降低制氢成本。

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论上而言,能源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最能体现其价值。然而,目前市场上自发形成的能源价格并不能反映能源的真实价值,为此,必须在市场形成价格的基础上,对能源市场价格进行调整。既不能单纯由成本决定,偏离供求关系,也不能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偏离其本身价值论,必须是由需求与供给成本相互作用趋向均衡的结果。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基本功能是调节供求,促进消费者合理消费,生产者适度产出,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再次,要在认真履行成本调查、专家论证、集体审议、代表讨论、价格听证、价格公告等政府定价工作制度,科学合理制定实行政府定价的产品价格同时,引导经营者按照公平、合法和诚信原则,并保持其价格的基本稳定,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2.研究出台地方性的优惠政策

从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出发,对使用氢能的节能环保公交车或出租车实行相应财政补贴,按照确保氢能汽车使用成本显著低于常规燃油汽车使用成本原则,合理制定加氢服务费,提高公共交通清洁能源利用率,为居民“绿色出行”提供保障,鼓励绿色消费。各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出台专项规划,出台地方性的优惠政策,对加氢站、制氢工厂等审批流程予以规范指导,建立合理的价格激励机制,构建氢能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和氢能产业化发展的支持政策和监管体系。充分发挥价格扶持和价格激励政策的作用,积极扶持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保证氢能产品健康稳定发展。运用多种方法,积极促进氢能产业发展,健全产业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

(二)健全价格保障机制,改善消费预期

当居民对自己收入预期有限时,为此,需要从消费预期角度出发,让百姓“敢”消费。

1.坚持价格市场化改革方向

氢能作为新兴能源,同时也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引领能源变革,促进能源转型;能壮大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增强发展新动能;能节能提效,提升能源安全水平。为此,必须逐步理顺能源比价关系,向市场提供准确的价格信号,发挥市场配置能源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能源结构。

2.建立价格补贴机制

在价格政策上,对氢能产品生产应给予充分扶持,完善其价格形成机制,以提倡绿色消费。如为了促进氢能电池的发展,应建立适用于氢能发展的补贴机制,可借鉴国外有关储能建设初期针对投资主体进行专项补贴的方法,也可由政府机构等第三方作为联合出资方以减少投资主体初期投资额。在运营期则应该给予氢能产业更加优惠的价格。同时,氢能属于清洁能源,应享受与清洁能源相同的税收优惠及相应补贴。可以按照不同阶段实行不同力度的扶持,依靠市场主导,合理制定补贴政策。鉴于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基本上是处于“财政投入、价格维持”的初步阶段,应鼓励发展市场主导的氢能产业,合理制定补贴政策,积极培养市场基础,推动制氢、储氢、用氢的高效发展。

(三)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优化消费环境

消费不是一次性的简单交易,应该具有长远发展的视线,延长消费链。如果居民买不到好的产品、体验不到好的服务、感受不到好的环境,就不会愿意再去消费。只有让居民买到好的产品、体验到好的服务、感受到好的环境,觉得消费值得、舒心,其消费行为才能可持续。为此,需要增强企业价格自律意识,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构建价格诚信体系,指导氢能产业相关企业建立完善的价格信用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优化消费环境,还必须改善价格环境,让百姓“愿”消费。要切实抓好加氢站的明码标价工作,让消费者明白消费、放心消费。此外,还要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恶性价格竞争,改善消费的价格环境,打击各类价格违法行为,积极探索反价格垄断、反价格欺诈等市场价格监管方式,让居民放心消费。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发展改革研究院价格研究所课题组.运用价格杠杆扩大和升级六大领域消费[J].价格月刊,2015,(5).

[2]李伟.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价格对策研究[J].价格月刊,2012,(1).

[3]刘满平.我国新能源价格扶持政策急需改革[J].中国石化,2017,(1).

[4]杨卓羽.资源性产品价格管理研究[J].发展研究,2011,(4).

[5]景春梅.我国初具氢能产业化条件[N].经济日报,2018-09-27(011).

[6]王吉华,居钰生,易正根,王凯.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综述(下)[J].现代车用动力,2018,(3).

[7]萧晓.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价格对策研究[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11).

[8]徐晨曦.日本缘何青睐“氢”[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4,(23).

[9]景春梅,閆旭.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态势及建议[J].全球化,2019,(3).

[10]沐开.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J].中国招标,2018,(5).

[11]李雪娇.多尺度模拟方法研究固体电解质材料中质子的传输性质和机理[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8.

[责任编辑:熊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