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自行监测信息管理及考核评价体系项目开发中的实践应用
2021-07-08易晓娟孙猛张莹李晓曼
易晓娟 孙猛 张莹 李晓曼
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天津 300191
引言
为进一步加强污染源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生态环境部制定了统一的数据采集规范及内容,开发了全国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平台,要求提高社会公众获取排污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加强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主动向公众推送周边污染源排放信息。同时监督各地区污染源监测的开展情况,引导各地逐步规范对污染源监测的管理,污染源监测技术体系也朝着“便捷、智能、精细”的方向发展完善[1]。
根据《关于做好全国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系统联网试运行工作的通知》(环办监测函[2017]365号),为实现通知中与国家平台联网工作要求,加强全市排污企业的环境监管,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中对重点污染源数据管理与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督促企业履行社会环保责任,根据国家和天津市的环境管理需要,拟建立“天津市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全市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统一采集与发布。
1 意义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工作除保证监测数据质量外,自行监测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完整性、一致性也同样重要,同时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掌握排污企业自行监测开展情况,提升污染源监测管理与信息化水平,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信息公开服务工作一方面响应天津市市委市政府于2017年印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创业发展良好环境的规定》,该规定贯彻落实国家做好企业服务工作的号召,对企业能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得到优质服务提供了重要遵循。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加强,公众及社会团体对我市的企业自行监测工作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为确保我市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规范运行,监测数据公布及时、准确,通过网络巡查及时发现现行自行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较差的进行规范性指导,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对此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从而推动我市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2 项目设计目标
自行监测开展监督检查方面的应用,是利用互联网+手段。对企业按照自行监测方案开展监测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通过污染源平台的方案审核模块,可查看企业具体的方案编制情况,对企业的方案是否符合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进行审核,不通过则退回方案,并标注退回原因,便于企业明确具体问题,编制符合企业实际状况与管理要求的方案。生态环境局监管用户通过信息化平台,既可对天津市各区企业自行监测开展情况进行总体把控,又可聚焦重点排污企业,实现精准管理,对企业已发布的数据进行公开,面向社会公众既提供信息查询,也接受其对企业排污情况的监督。
借助排名统计、催办督办等业务功能,构建从宏观到微观、从全面到重点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管理体系。知识库中的监测方法、排放标准、监测项目的维护,统一监测项目信息来源,确保企业编制方案时指标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便于后续对企业所填报信息的管理与应用;通过对各类数据的查询统计,可实时查看企业的数据公开情况,对于企业排污情况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企业自行监测信息管理及考核评价体系项目管理流程及规范
根据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的要求与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的项目管理流程,针对自行监测信息管理及考核评价体系项目开发,制定了适合的项目管理流程及规范。
3.1 企业自行监测信息管理及考核评价体系项目管理流程
3.1.1 项目实施组织。针对本项目成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项目团队包含项目经理、应用开发、软件测试、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用户培训、项目实施、运行维护等成员。项目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
图1 项目组织机构图
3.1.2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制定项目进度报告,定期向采购人提供工程实施进展情况报告,负责审核项目设计和执行中的关键环节;负责项目质量控制和管理,包括客户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安装调试、测试、培训、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开发的日常组织、管理、协调,作好计划、人员、质量、成本、进度、风险、合同、安全、知识产权、沟通与协调、验收、文档等项目具体管理工作。
3.1.3 应用开发组。由对环保专业较为熟悉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主要为本项目提供针对环保专业的功能定制服务,参与系统的开发工作。
3.1.4 软件测试组。在项目立项后,项目经理和公司协商指定项目测试代表,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测试组织和管理工作,从项目需求调研阶段就参与项目进程。
3.1.5 系统集成组。该小组主要负责我公司开发的系统与其他平台及应用系统的集成工作。
3.1.6 项目管理组。该小组主要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控制,严格按照质量管理系统进行质量管理。
3.1.7 用户培训组。用户培训组主要负责与本项目相关的培训工作。
3.1.8 项目实施组。项目实施组负责系统的安装、调试。
3.1.9 运行维护组。运行维护组保证建设项目顺利进行,提供长期支持服务。
3.2 企业自行监测信息管理及考核评价体系项目管理规范
3.2.1 进度报告流程。进度报告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2 进度报告流程图
按照项目计划,项目组成员在项目的每一里程碑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协调解决发现的问题,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领导。项目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关心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项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2.2 进度控制规范。加强总体技术方案和项目管理方案的宣贯。加强计划审核和分析,保证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根据周报和汇报,及时更新总体进度计划,便于动态和全面的了解整体的项目进度。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对进度计划进行动态核对。当发现工期目标出现偏离时,应及时就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具体的措施和解决方案要会同项目和甲方单位确认和执行。
3.2.3 进度控制方式。项目是否能够如期完成,项目的进度控制是一个关键环节。
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要进行总体规划和各阶段详细任务划分;采用辅助工具MS Project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和实施进度跟踪;形成项目甘特图和关键路径分析;在阶段性规划的阶段里程碑内部建立短期里程碑,短期里程碑的间隔不超过一周,对每个里程碑确定详细的任务,并跟踪该里程碑的实施。公开项目的规划和进度;项目的规划和进度指标列入变动控制。定期在开发组内部和向项目管理小组提供包括项目规划进度、进度跟踪信息、技术工作成果与项目成品在内的项目信息。
为保证给客户的承诺能够如期履行,在项目立项阶段,委任一个专职QA对项目进度等进行跟踪,所有项目都必须按照公司规范模板中要求的各项内容制定该项目的《项目总体计划》、《质量保证计划》等,并严格按照制定的相应计划执行,由该项目的QA进行跟踪控制。跟踪过程通过项目各阶段报告、项目例会、项目协调会等手段,切实了解项目进度,评估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未按计划完成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具体使用的工具包括:①每周员工周报;②每周项目周报;③每月项目月报;④每月项目差异(提前或推迟)及其原因报告;⑤问题清单、尚待处理事项清单等。
4 企业自行监测信息管理及考核评价体系项目在天津市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与信息共享平台系统开发中实践应用
4.1 需求分析阶段
首先需要经双方协调,形成《需求调研计划》及《需求调研大纲》,确定准备工作、需求调研的内容、方法方式以及人员和日程安排等内容,经双方同意后按此计划开始调研。调研正式开始前项目开发组应检查所有必要的准备工作已经圆满完成。
项目开发组根据调研实际技术需求和各个子系统的业务需求,编写并向工程领导小组提交《系统需求分析报告》,并由项目组评审,不合格的部分进一步完善调研;评审通过后由双方共同签署评审意见,并正式生效。
对于软件生产过程而言,需求阶段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需求分析成果的好坏将直接导致项目的成功与否,因此合作双方在此阶段多投入是值得的。而且一旦评审通过并生效,则需求报告将成为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实施试运行和项目验收的基本依据之一,因此原则上用户需求将不再因为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变更,如需进行此种变更,需经双方项目负责人协商确定。
4.2 设计阶段
立足生态环境局对企业开展自行监测的监督与管理职责需求,利用企业自行监测信息管理及考核评价体系项目在自行监测方案制定情况、按照自行监测方案开展监测情况、自行监测结果报送、自行监测信息公开等方面的考核评价的研究成果,设计并实现了监测方案审核、超标数据统计、自行监测完成率与公开率统计等功能。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之间是平等互利的关系,且组织内部实行民主管理,但是也经常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我国相继出台了《农村专业合作社法》等多部法律,力求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法律的框架内,建立长期的契约关系,从而有效提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主体地位,做到价值和公理的合作。
项目开发组通过对系统的功能、运行和性能要求加以分析,产生一个高层次的系统结构、软件结构、接口和数据格式的设计,并向工程领导小组提交《系统设计报告》,并由项目组组织评审并签署评审意见。对其中评审不合格的部分进一步完善和重新策划,评审通过后由双方共同签署评审意见,并正式生效,作为后续软件开发和测试的基础。
该报告内容的变更由双方的现场实施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进行交流即可确定,并需向工程领导小组汇报。
4.3 开发阶段
根据设计结果,由双方的现场实施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讨论确定详细的开发计划,并向工程领导小组提交《项目开发计划》;工程领导小组对《项目开发计划》进行审查,由双方签字后正式生效,并将作为软件开发阶段的项目管理和监控依据,项目开发小组要严格据此计划控制项目进度,按时向工程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
为了使用户能够及时获知项目的进展情况,开发小组需要每周向用户提交《项目采购人周报》,用户可以随时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软件每一功能模块完成后,需根据《系统设计报告》规定的内容,由开发人员根据符合质量保证体系的规定制定《测试计划》,对软件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填写《测试问题卡》,并进行测试总结编制《测试总结报告》,对测试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追踪修改和确认测试,直到彻底修改完成并对其他模块没有任何影响。
4.4 实施和试运行阶段
首先通过双方交流协调,形成《项目实施计划》,确定现场实施的准备工作、人员和日程安排、培训计划、阶段目标等内容,经双方负责人签字后生效,按此计划开始现场实施。正式开始现场实施前项目开发组应检查所有必要的准备工作是否已经完成。
软件安装完成并确认可在正常运行后,开始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在培训开始之前需要由双方协商形成《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环境、条件及方式,参加人员,课程课时等详细内容,由双方现场实施负责人签字后生效,并分别开始着手准备,在既定时间内完成。
软件试用期内用户的主要工作是根据《软件功能清单》所列的系统功能模块,检查所提交的软件是否满足《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系统设计报告》的规定,列出未完成及含有较严重、明显错误的模块清单形成《软件问题及修改记录》并提交给继续完善;此段时间可以对软件的细节性问题进行测试、验证,但主要精力还是应放在模块级功能的检查上,如果所有模块都已开发并可以进入试运行,其设计方法、技术可行性也都能够满足最终软件的需要,则用户各相关业务负责人、现场实施负责人需要签署各子系统的《软件交付书》,表明软件已在现场安装、调试、培训完成,基本可以进入软件试运行;此后在软件功能模块一级上不应再发生大的变化,如需要修改功能模块设计,则需由双方项目负责人协商解决。
试运行期内用户负责组织针对《软件功能清单》所列的系统功能模块进行现场的系统测试,包括新旧两套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进行验证,使每个功能模块都得到基本确认;对于其中发现的问题和软件的细节性修改意见,需以《软件问题及修改记录》的书面形式提交给我公司;修改完成后立即提交到现场,用户负责组织立即对软件进行确认回归测试,如验证问题已修改需要在《软件问题及修改记录》中予以说明。通过试运行及修改后证明已经基本完成的模块,用户应组织相关的业务负责人在《软件功能清单》中逐项确认。
4.5 处理阶段
在最后的处理阶段,在试运行期内所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需求或用户的改进需求,收敛到一定数目以下时,重新进行设计与开发,各业务子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并行工作,新系统已达到基本可靠时,就可以切换到正式运行阶段,开始正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