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表达方法,品鉴语言特点

2021-07-07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构件特征建筑

入乎其内

本单元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单元,所选课文涉及演讲稿、自传、科技论文、文艺随笔等文体,知识性与文艺性兼具。阅读此类文章,在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还要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那么,阅读过程中如何分析表达方法,品鉴语言特点呢?

一、精读文本,理解说明方法

科技论文、文艺随笔常用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配图表、作引用等说明方法,来解说事物特征、原理与功用,阐释事理内涵、价值等。阅读此类知识性文章,要结合文本,体察文中所用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如《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解说木结构建筑的构件交接外露部分的装饰性特点时,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梁头、额枋、昂、斗拱、门窗、屋脊、脊吻、瓦当等各类部件的装饰图案,突出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重装饰性的特点;而解说中国建筑屋顶装饰性特点时,则运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作者援引《诗经》中“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诗句,解说古代木结构建筑屋顶和出檐像翼舒展的特点,赞扬古代匠师的智慧,表达生动贴切。

除了关注说明方法之外,还要注意体会文章逻辑推理的方法。如《中国建筑的特征》在解说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之后,接着阐述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这部分内容运用类比说理法:将建筑比作“文章”,将建筑的“惯例法式”比作“文法”“词汇”,进而指出研究中国建筑的特征——“文法”和“词汇”的目的和意义,即让中国建筑的优良传统适合于今天新中国的建筑。

二、品味揣摩,体会语言特点

严谨准确,是科技论文、文艺随笔中语言的首要特征。《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语言准确,尤其表现在词语、数据和论述的准确上。如:“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这句话中“殷代遗址证明”是下文判断的事实依据,彰显文章论断的可靠性;“公元前15世纪”指明确切时间,“至迟”是中国建筑体系形成的时间下限,用语准确,语气坚定;“独特的体系”说明中国建筑相对独立于世界其他建筑体系,是中华民族自己的独创;“基本上形成”说明到这时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已经形成,但仍在发展之中;“一直”说明这个建筑体系的连续性,这是中国建筑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由此可见,文章推论严密,数字翔实,用副词、形容词等作修饰语、限定语,使得语言表达准确、严谨,有分寸感。

其次,科技论文、文艺随笔的语言力求简洁凝练。如:“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作‘拱的弓形短木,兩层拱之间用称作‘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作‘斗拱。”(《中国建筑的特征》)这段话用作诠释的方法解说“拱”“斗”“斗拱”等建筑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两层拱之间”说明构件所处的位置,“逐渐挑出”“垫着”说明构件的用途,“弓形短木”“斗形方木块”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构件的形状。如此,从位置到用途再到形状,语言平实,准确简练。

再者,科技论文、文艺随笔语言须明白晓畅、生动活泼。如《中国建筑的特征》在解说中国建筑两三千年沿用下来的“惯例法式”时,一连用了六个“怎样”,构成一组排比句,整齐畅达,极有气势。其中,“砍割”“组织”“结束”“切削”“布置”“联系”等一系列动词,勾勒出建筑的产生过程,使人深切认识中国建筑法式的繁复与奥妙,洋溢着对中国传统建筑和能工巧匠的赞美之情。《说“木叶”》这篇文艺随笔表达灵活,既有理性的阐释分析,也有生动的叙述和优美的描写。例如,“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样的语句叙述、描写、抒情交融,与其他说理文字结合,活泼灵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出乎其外

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它的艺术效果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就是那几十根柱子。虽然在不同的部位上,这一列柱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至于其他门、窗、檐、额等,也都是一个个依样葫芦。这种重复却是给予这座建筑以其统一性和雄伟气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形象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开始就以一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颐和园里的谐趣园,绕池环览整整三百六十度周圈,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

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

有人会问:那么走到长廊以前,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不是各具一格、千变万化的吗?是的。就回廊整体来说,这正是一个“大同小异”大统一中的小变化的问题。既得花窗“小异”之谐趣,又无伤回廊“大同”之统一。且先以这些花窗的小小变化,作为廊柱无尽重复的“前奏”也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12年来,在全国各城市的建筑中,我们规划设计人员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能尽满人意。为了多快好省,我们做了大量标准设计,但是“好”中既包括艺术的一面,也应“百花齐放”。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

(节选自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训练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以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侧重从其柱子的简单重复这一外观形象的突出特征,阐释重复手法给建筑带来的艺术效果。

B.文中以北京的明清故宫为例,着眼于其建筑构造的“千篇一律”的特点,解说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辩证统一的关系。

C.文中以颐和园长廊为例解说其“千篇一律”的特点,运用假设说理方法,论证“千变万化”之于建筑艺术是格格不入的。

D.“每一條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这个比喻句指出建筑与绘画、音乐一样都注重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统一。

2.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

答:

3.什么叫“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二者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答:

猜你喜欢

构件特征建筑
抓特征解方程组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理论方法探讨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武汉工地钢材贴上电子标签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实践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基于复合连接器的插拔式构件组装方法研究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