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评·读书

2021-07-07

电脑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可用性幸存者设计

《泰坦尼克上的六人》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几乎所有幸存者都被送回至纽约港口,唯独六名中国幸存者,他们获救后在24小时之内被驱逐出境,他们的逃生经历几乎不被记录,甚至被刻意抹去。本片由詹姆斯·卡梅隆监制,我们将跟随调查者,追寻这六人从人类史上最大海难中死里逃生的经历和人生轨迹,拆穿被掩盖一个世纪之久的谎言。

点评:追寻这几位中国幸存者的足迹,我们仿佛能看到背后缓缓浮现的华人历史。他们去往美国的原因到他们后来的去处与整个华人群体息息相关,每一个行动、每一个选择、每一条路,都与无数同胞共行。泰坦尼克号那晚的惊心动魄,只是他们在波涛汹涌的人生中某个被抛至浪尖的时刻。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影片根据法国小说家兼剧作家佛罗莱恩·泽勒的舞台剧《父亲》改编。影片以重复加碎片式的感官叙事手法,讲述了年迈且身患疾病的安东尼正在面临一项艰难的人生选择——是搬到养老院还是接受女儿寻找的新护工。在这个过程中,安东尼发现自己仿佛进入了一场奇怪的时空之旅,错乱的记忆和时间线交织出一段段匪夷所思的故事,而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人也让他陷入迷茫。

点评:不光是演技,混淆因果、逆向交叉的叙事更点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谁会出现…一切对白、角色皆可真、皆可假,真实无所寻觅。男主视角出现的视觉、听觉、时间、梦境、幻想上的症状,构成本片特殊叙事载体。以前我们看这样题材的片子,会想到爷爷奶奶与父母,而这一部会让人想到自己。“我的叶子掉光了,风雨裹着我的叶子,无处安眠” 结尾镜头摇向窗外青葱茂密的树叶,情绪突然凝固、一丝不挂。

《认知与设计》

本书语言清晰明了,将设计准则与其核心的认知学和感知科学高度统一起来,使得设计准则更容易在具体环境中得到应用。涵盖了交互计算机系统设计的方方面面,为交互系统设计提供了支持工程方法。不仅如此,这也是一本人类行为原理的入门书。

点评:一个月前买了这本书,读完后获益匪浅,可以说是我看过的这类书中最好的。作者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设计的基本原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设计者看破事物的表层,用心设计。本书共12章内容,前十章为笔记,第11章和第12章是介绍具体方法的,很重要很有用。人机交互领域,需要建立起来的是一种交互方面的科学。最简单的方法是进行 可用性测试,观察用户的操作,发现他们遇到的困难,并通过重新设计来进行纠正。

《点石成金》

此書适合从事Web设计和Web开发的技术人员阅读,特别适合为如何留住访问者而苦恼的网站/网页设计人员阅读。可用性设计是Web设计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项任务。作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业的经验,剖析用户的心理,在用户使用的模式、为浏览进行设计、导航设计、主页布局、可用性测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观点,并给出了大量简单、易行的可用性设计的建议。

点评:篇幅简短,轻松而又诙谐的对话式叙述,然而还远远不止这些,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本关于Web可用性知识的经典之作,每一章都很精彩。除了作者关于Web可用性的三大定律(其中第一定律是“别让我思考”,讲述了设计主页和导航中的可用性要素,以及跳楼大减价的简易可用性测试引导)之外,这本书还穿插大量色彩丰富的屏幕截图、趣味丛生的卡通插图以及包含大量信息的图表,使枯燥的设计原理变得平易近人。

《夏日踟躇》

十三则短篇,底色为苦难,浮现的却是河与黄昏。李渝笔下的暮色降落,是骚动将至的预告;江水流转,是历史与记忆的即将重现。种种血泪伤痛,她用艺术史学者的目光,化喧哗为萧索,呈现出清淡悠远的画面。串联起无数幅画面的,则是李渝以小说家身份提出的“多重渡引”技巧。视角延长,时空切换,故事辗转而来;那些历经苦难的脸孔亦随之变换,是军官、间谍,也是画师、歌唱家,并在纷乱流离中,寻求救赎的可能。

点评:李渝的小说是一种形态,这是我的主观感受。短篇小说可以避开之前长篇里存在的节奏感问题,她的故事可以兀自展开,戛然而止,或者从中间断裂开来,都不会影响整篇小说的表达。李渝的小说不会是那种工整的、设置巧妙的文章,而是那种循着河流过、随着时间转移,甚至可能只是看着白鹤来去自然生长的形态。

漫画专栏

林帝浣

任职广州中山大学,画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电脑报》专栏作者。

猜你喜欢

可用性幸存者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有种设计叫而专
三大MOOC平台Coursera、EdX和Udacity的可用性比较研究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