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2021-07-07唐惠忠
唐惠忠
结构是文章的基本模式——我们常说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都属于结构的范畴,它能反映文章布局的基本特点,揭示其内在规律。对于议论文而言,常用的结构方式有“并列式”和“引议联结”式。
一、并列式结构
并列组合是使议论文言之有序的重要手段,这是一种并列着组织分论点或若干论据的结构方式,即论证时几个层次间的关系是平行的,是分别从不同的多个侧面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简称“并列式”。议论文“并列式”结构的好处,在于论证全面,条理清晰,能使人一目了然。运用“并列式”布局,主要有三种方法:
1.理由(根源)并列
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所谓“理由(根源)并列”,就是从“为什么”的角度,列举几个呈并列关系的分论点。例如文章《人们为何普遍患上手机依赖症》,开篇指出“当今社会,人们的‘手机依赖症十分严重,令人担忧”,并以“最主要的缘故,还是人们的业余生活比较贫乏,包括运动健身、旅行观光、艺术体验、读书学习……这些‘线下活动的普及程度不够”来引领下文(提出论点);正文分三层写,即“运动场馆建设,学校体育教育理念与方法,竞技体育与大众健身之间的关系等,有太多问题需要改善”“再就是旅游观光成本太高,交通不便”“至于参加各种艺术体验,更是谈何容易”,具体阐释现象背后的原因;结尾则以“现成的办法其实是有的,就是用上面提到的那些文化、艺术、读书、体育等活动,去分散人们对手机的过度依赖。这样一种‘分散疗法,需要全社会携手努力完成”收篇。全文一气呵成而又认识深刻,论证严密,没有任何斧凿的痕迹。
2.途径并列
即剖析事理得以成立的条件或“途徑”,也就是由“怎么办”入手,将多个相互并列的分论点逐一罗列,这也是常用的结构方式之一。比如针对观点“人生,需要‘灵活”展开论证,可以分写为以下几个层次:灵活,离不开开放的思想观念(或“善于变换角度的思维”);灵活,需要区分不同情况作出合理应对(或“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灵活处置之后还须即时反思。
3.例证并列
即从不同角度列举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事例,有层次地论证中心论点。如优秀习作《我们的价值在中国》,作文首先列举国难当头、战火纷飞中的吉鸿昌的例子,再举新中国诞生前后钱学森、邓稼先的生动事迹,最后举出留美博士陈志杰毅然回国发展的事例。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事例,充分论证了“我们的价值在中国”这一总论点。
二、引议联结式结构
议论文的谋篇思路还可以是“引论——本论(为什么、怎么样)——结论”。“引议联结”式,其实是对“引论——本论——结论”的具体化,即把“本论”细化为“议”与“联”。
引,即提出问题,一般写在全文第一段,要求从供料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也可由某则故事、某句名言、当前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事件引出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则材料往往是多义的,为此,引述供料时决不可全盘照搬,而要依据所写作文的立论角度,筛选与该角度紧密关联的部分摘录下来(或适当概述)。例如根据“达·芬奇画蛋”这一轶事,自选角度作文,如果阐述的是“练好基本功很重要”,那么引述时应突出“艺术大师后来的艺术成就,源自画蛋这一基本功”;如果要阐述“学习须虚心踏实,不能好高骛远”,则应侧重于“达·芬奇虚心接受老师教导,经过艰苦训练,终成一代宗师”。
议,指对观点作直接论证,宜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言论及常理、公理等进行分析,初步回答自己确立的观点“为什么”正确。如2020年高考上海卷高分作文《当“因”转了个圈之后》,作文在进入正题后,先结合《周易》中的名句以及“蝴蝶效应”,解说了“为什么有些转折是意想不到的”;接着又联系哲学中“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思想,有理有据地剖析了“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无能为力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从而初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联,就是联系实际,合理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并注意一分为二,辩证审视。围绕中心论点,既可联系社会现实,也可联系自身实际——前者包括古今中外的事例,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后者应反映自己的切身体会,即具有某种个性,而不流于空泛和俗套。是否善于联系实际,在联系实际时能否做到有理有据,是议论文论证是否有力、内容是否有现实针对性的关键。比如《当“因”转了个圈之后》一文,在“联”的部分,从社会现象出发,举出“湖北青年甘相伟逆袭成为北大学子”等实例,来倡导凭借“主观能动性”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和结果”,有效深化了论证。该部分对事实论据的剖析要言不烦,体现出考生选材的匠心与析例的功底。
结,指归纳上文,总结全篇,进一步强化观点。如作文《当“因”转了个圈之后》的结尾段写道:“是的,因果因果,我们的选择为‘因,意外的转折为‘果,当‘因转了个圈回来时,它便成了‘果,那时,可别认不出它呀。”也可以抒情句情真意切地发出呼吁。这部分文字不必多,贵在精警有力;不能机械地重复开头段,更不要脱离实际,空喊口号。假如写的是新材料作文题,还可用供料中的核心词句加以“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