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穆杨沟的梯田

2021-07-07文猛

当代党员 2021年13期
关键词:大洞石墙山里人

文猛

重庆武隆穆杨沟最美的季节不是冬天。

冬天,雪花还在高远的天空,漫坡梯田上的金黄稻子早已颗粒归仓。没有预想中的山林红叶,梯田之上的山林除了几片红火棘的火红、芭茅草的灰白外,依然是漫漫的深绿。山顶上是一排巨大的风车,风声把我们的心思传得很远。山腰是大片的山林,泼墨一般浸漫到山脚,一坡坡、一层层梯田镶在山林和溪沟之间。山脚是清清的大洞河,流向远方。

这不是穆杨沟最美的季节!

穆杨沟最美的季节在春天、在夏天、在秋天,我在微信朋友圈中翻阅穆杨沟的美景——我没有赶上穆杨沟最美的季节。

穆杨沟成为“网红”打卡之地,理由很多,但是它的封面应该是穆杨沟梯田。

一说到最美梯田,我们会想到广西龙脊梯田、云南哈尼梯田、贵州加榜梯田……中国最美梯田排行榜就是一坡梯田,只是在这坡梯田的排行中,目前没有穆杨沟梯田的名号。

我好像明白武隆人为什么召集我们到武隆、到大洞河、到穆杨沟,在这个静静的冬天。

没有赶上穆杨沟最美的季节,我只能在朋友圈的图片和视频中,去讲述穆杨沟梯田最美的季节、最美的风景。

穆杨沟梯田,藏在树木竹林之间,架在溪水深沟之上,挂在山梁悬崖之边,顺着坡势、和着沟谷、携着炊烟,从大洞河河谷到赵云山山腰,凡是有土的地方,都被开辟成了梯田。梯田随山而开,依山而弯,弯盘错置,波光闪闪。在漫坡水汪汪的梯田中,散落着一处处石墙民居,犹如点缀在银河中的星星。

我很不喜欢用学生写作文似的笔法,描绘一个地方的四季。在穆杨沟,梯田就像一位美丽纯洁的村姑,跟随着季节,变换着自己的衣服和心思。但关于穆杨沟的描绘,最贴切的表达还得是学生写作文的笔法和套路——

春天,春雨淅淅沥沥地刷过穆杨沟,山绿了,草绿了,花红了。春雨刷得最贴心的地方,还是那漫坡的梯田。春雨刷过,梯田的水盈盈上涨,山坡更加晶亮起来。穆杨沟的梯田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宏大,田很小、很弯,远看就像山坡上一条条亮亮的琴弦,几坡看过去,就是几把半躺着的扬琴。弹拨的是沟中的老农,披着蓑衣、戴着斗笠,仰头喝上二两老白干,这是山里人下田之前必须要做的功课,花开不一定春暖。老农走进一行行“琴弦”,柳条一扬,扶紧铧犁,在梯田中划出几条泥土的“琴弦”。

夏天,梯田被耙犁来回抹过,平滑如镜。关于梯田,最美、最贴切的比喻自然是诗行。这个时节,更为准确的比喻应该是诗笺,等到一棵棵秧苗插进梯田,我们才能看到诗行,那是穆杨沟最诗情画意的季节,层层新绿、漫坡新绿。

秋天,漫坡的绿渐渐变成漫坡的金黄,天高云淡,稻香满沟,那是穆杨沟最饱满的季节。走进十公里长的穆杨沟,犹如走进一个金色的童话世界,田间小道、农家瓦屋、树丛果园、沟谷石崖,到处是耀眼的金黃。一层层向上的梯田里,沉甸甸的稻穗肥大硕实,颗粒饱满,清风吹来,满沟都是浓烈、醇厚、清新、悠远的稻香。

春看绿、夏乘凉、秋赏景、冬玩雪。穆杨沟四季分明,引人入胜。客人走进沟中,山里人总会请客人喝酒。酒是自家酿造的糯米酒,酒要喝“三道”。第一道是“进山酒”,第二道是“洗尘酒”,第三道是“同乐酒”。酒碗端起来,酒歌唱起来:“今天是个吉祥日,穆杨沟上彩云飘,喜鹊高叫喜事到,迎接贵客到山腰。青山笑来绿水唱,三道酒满捧手上,穆杨没有好茶饭,唯有美酒敬客人。喜欢喝茶是茶友,喜欢喝酒是酒友,咱们端酒来相碰,记住我们穆杨沟……”

回到我眼前的穆杨沟,回到初冬的穆杨沟。

陪同我们的武隆区大洞河乡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几年前的穆杨沟并没有多少年轻人在家,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那时候,在山里人眼里,那些最美的梯田只是生产粮食的梯田。当梯田生产的粮食已经不能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时,他们所能想到的唯一出路就是走出大山。

近年来,随着大洞河乡旅游开发不断深入,看最美梯田、赏最原始的杜鹃花海、探险大洞河等活动越来越密集,到大洞河乡的游客越来越多,穆杨沟陆续建起了农家乐、民俗村、度假村,外出打工的人如候鸟般回来,他们耕耘起抛荒多年的梯田,不仅仅为了秋天的稻米。

朝阳朗照大佛岩,夕阳晚照赵云山,在大佛岩和赵云山的对望中,穆杨沟随着清清的大洞河漫漫地铺排开去。

单从字面上看,穆杨沟中的“穆”、“杨”二字并没有多少关联的意义。有人说,“穆杨沟”其实是“牧羊沟”,就是一条放牛放羊的河沟,显然这是调侃。在四川方言中,放羊就是放羊,绝对没有牧羊这么文绉绉的说法。

其实,“穆杨沟”中的“穆”指穆桂英,“杨”指杨宗保。南宋时期,穆桂英、杨宗保夫妻二人奉朝廷之命,降服招安焦赞、孟良,以大佛岩、赵云山作掩护,卧薪尝胆,建立山寨,招募忠勇,刻苦练兵,保家卫国。穆杨沟因而得名。

翻阅正史、野史,我们找不到这番记录,但询问沟中的老人们,他们总是振振有词,说祖祖辈辈都是这么传下来的。走进穆杨沟,沟中至今还有穆家寨、拴马石、点兵台这些古老的地名,地名记着所有的事情。

不去探究穆杨沟传名千百年的故事,古老的地名、古老的传说给了这方沟谷寻古纳凉的暗示。

大洞河乡,一个同样古老的地名。在山里人还没有完全认识这方土地的时候,大山里的铁矿石就成了人们变现的唯一资源,古老的地名因此被改为“铁矿乡”。这是一个很直接、很功利的地名。一车车的铁矿石将大山挖得千疮百孔,却没有给大山带来期望的富裕。乡亲们果断关了矿山,把向大山攫取的目光收回来,让这片土地全新改版。他们把目光投向青山、小河、山花、梯田,“铁矿乡”的名字成为历史、成为反思。

记住地名好回家,记住地名走远方。

山顶是山风,山腰是山林,山下是坡地,当山坡上的巴掌地、鸡爪地无法解决山里人的温饱时,勤劳的穆杨沟人改天换地,在山坡上有土的地方开挖梯田。当年开挖梯田只是想让山里人吃上大米,谁也没有想过会成为今日的一道风景。当温饱不再是山里人最大的牵挂时,梯田关于粮食的含义就会被超越,这是穆杨沟先辈对土地的暗示,是他们留给后人的财富,生生之土,生生不息。

如果开挖梯田是有意为之,修造石墙房子绝对是无奈之举。当年村民将山里的大树投进火中大炼钢铁,穆杨沟人用树木建造木屋吊脚楼的梦想随烟远去。为了遮风挡雨,大家只好就地取材,用沟谷的石头砌墙,建起石墙屋。我们不去比较木屋吊脚楼和石墙屋,今天层层梯田中一幢幢石墙民居,让远远近近的游人望墙兴叹,流连忘返。

走进穆杨沟,走进梯田,走进石墙民居。仰望层层梯田,宛如蓝天之下的天梯,接地连天。田中有水,水中有天。一度沉寂的石墙屋如今炊烟袅袅,外出的人们陆续回家,开办“农家乐”、打造度假村,就近在“农家乐”和度假村里打工。他们选出最饱满的稻种,放进瓦罐中,把春夏写进向上的梯田中、向上的诗行中。上天给了穆杨沟得天独厚的凉爽,也给了穆杨沟梯田淡淡的乡愁,大佛岩神奇的石林和日光,赵云山的杜鹃花海和高高的风车,大洞河险峻的峡谷和神秘的吞江的山洞……

向老汉的儿子刚从广东打工回来,在向老汉的石墙屋小院里,他面对一张图纸,思索如何把小院改建成“农家乐”。陪同我们的大洞河乡工作人员说,沟里好几户人家都在冬闲的日子里谋划着建“农家乐”、建民俗村的事情,冬季确实是一个适合思考和谋划的时节。

四季有冬天,人生有冬天,穆杨沟有冬天,冬天就是一个静静地想天想地想日子的好季节,就像沟底的大洞河,在就要流出峡谷的时候,突然消失在一方神秘的山洞中,而它流出山洞后,前方是乌江,乌江前方是长江,长江前方是大海。

穆杨沟有春天到来之前的沉寂和从容!

如果说,穆杨沟是一篇大地思考很久后的大地美文,穆杨沟的冬天就是这篇美文的桥段。

如果说,神秘的大洞河是一部等待翻阅的大地新著,穆杨沟梯田就是这部新著的章节。

梯田、石墙屋、大洞河、杜鹃花、大佛岩,注定这是一方诱人的乡愁之地。乡领导似乎看出我的心思,他和向老汉耳语了一会儿,然后带着我走向梯田。

“文老师,你可以‘认领一方梯田啊!”

在竹林之边选中一方梯田,捡来小石块,在田边摆出一个“文”字。

我的田在穆杨沟。

人走开,田不会走开,心就不会走开。

因为,我有一方田在大洞河、在穆杨沟。

大洞河等着我!穆杨沟等着我!春天等着我!

猜你喜欢

大洞石墙山里人
脱贫致富的山里人
我是山里人
微型钢管桩拦石墙在地质灾害治理施工中的应用
地下室顶板开大洞对嵌固能力的影响
两个盗墓者
草地养土鸡 致富山里人
两个盗墓者
“做一个幸运的父亲”(十四)——“小洞不补大洞吃亏”真有道理吗?
六年扶持 茶叶富了山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