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沐足对小儿风寒型感冒发热症状的临床研究
2021-07-07陈述
陈述
在儿科常见症状中,发热具有极高发病率,而根据现代医学显示,小儿发热的病因多种多样。中医学认为,发热主要是受到外邪入侵,进而导致肺功能失调所引起,且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一旦出现气候变化,邪气则趁虚而入,经人体皮毛口鼻进入,进而引发各种呼吸道症状,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且损害患儿中枢神经系统[1]。故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并对发热患儿采取科学和针对性的治疗,能够使其病情得到缓解,同时促进其早期恢复健康。中药沐足俗称泡脚,其主要是利用中药配方熬制成中药水泡脚,药方中各项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帮助下,渗透至人体皮肤中,被足部毛细血管所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改善体质的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分析中药沐足的优势,并进行对比,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风寒型感冒发热患儿,60例风寒型感冒发热患儿中,30例为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纳入病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感冒(风寒束表)的辨证标准[2];年龄≥1岁、≤5岁;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病例:合并抽搐;既往具有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高热惊厥等病史;具有家族遗传疾病,比如癫痫、高热惊厥等;家属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中药沐足方药物过敏。根据其病情程度分为:轻度(伴有轻微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咽痛症状);中度(存在高热、头痛、四肢肌肉酸痛,且病程较长);重度(体温高达39℃~40℃,热程2~3天至1周,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平均值(4.25±1.02)岁;病情程度:轻度10例、中度10例、重度10例。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平均值(4.66±1.53)岁;病情程度:轻度11例、中度9例、重度10例。两组的各项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中药沐足治疗、常规对症护理,报道如下:
对症护理:(1)将室内温湿度进行调整,即温度在18~22℃、湿度50%~60%,并定期开窗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2)保证充分的水分和营养,并鼓励患儿多饮水,在饮食方面以高维生素、清淡饮食为主。(3)必要情况下遵医嘱给予其静脉补充水分和营养。(4)加强患儿皮肤和口腔的护理,使其保持清洁,并将汗湿的衣物及时更换。(5)对于体温>38.5℃者,应遵医嘱给予其乙酰胺基芬口服溶液(生产厂家:湖北唯森制药有限公司;剂型:口服溶液;规格:100 mL/2.4 g;国药准字号:H20094205)。
中药沐足治疗:药方组成包括柴胡20 g、葛根20 g、艾叶20 g、羌活20 g、徐长卿20 g、干姜10 g、苏叶20 g、青蒿20 g。发热沐足方均由医院药房代煎,将药水温度调整至38℃~41℃,将双足浸泡,深度在踝关节上方2 cm处,每次浸泡20分钟、每日3次,共治疗3天为一疗程。合理安排沐足时间,以出汗为宜,汗出后,及时更换衣物或用干毛巾擦干,鼓励患儿多饮温开水。沐足桶应保证一人一用,避免增加交叉感染风险,对于体温>38.5℃患儿,应遵医嘱给予其乙酰胺基芬退热剂。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体温情况、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口服退热剂的次数和间隔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体温情况
对照组2 h、4 h、6 h体温情况不及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分析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风寒型感冒发热患儿发热消失时间(20.12±1.32)h、流涕消失时间(35.16±1.57)h、咳嗽消失时间(40.21±1.32)h、寒战消失时间(10.21±1.02)h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2.3 比较口服退热剂的次数和间隔时间
观察组风寒型感冒发热患儿口服退热剂的次数(6.21±1.32)次、间隔时间(4.03±1.03)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发热一般以对症处理为主,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乙酰胺基芬、布洛芬等等,其中乙酰胺基芬能够对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抑制,进而达到镇痛解热目的;而布洛芬与乙酰胺基芬具有相同的退热作用,但对于部分发热效果较差,且长时间服用易增加患儿肝肾损害风险[3-4]。
随着我国中医治疗在临床不断应用,其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外治法和内治法,其中中药内服主要是通过辨证施治,选择滋阴清热、养血益气、引火归元、清热和中、甘温除热、疏散风热、解表散寒等对症治疗,上述方式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目的,但对于儿童来说,其依从性较差,导致中药口服效果不佳。小儿发热应用中医外治疗法具有独特优势,比如患儿依从性高、起效快、毒副作用小、治愈率高、对机体不会造成损伤等,现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中[5]。中医外治疗法主要包括多种类型,比如:推拿、穴位贴敷、中药沐足、针刺、刮痧等,其中刮痧法主要是在患儿背部和颈部穴位进行刮痧,易增加患儿恐惧感,且增加其机体疼痛感,导致其配合度下降;针刺主要是通过放血、针刺治疗,但该种方式属于侵入性操作,多数家属不愿意配合;推拿疗法主要是通过对多个穴位进行推拿、穴位贴敷主要是应用吴茱萸调醋贴在患儿涌泉穴,上述中医外治疗法虽然均具有一定效果,但由于儿童属于特殊群体,易导致其对上述治疗产生恐惧感,导致配合度不佳[6-7]。
表1 不同时间段体温情况的对比(℃,)
表1 不同时间段体温情况的对比(℃,)
组别 0.5 h 1 h 2 h 4 h 6 h观察组 38.56±0.03 38.22±0.26 37.88±0.32 37.65±0.21 37.41±0.36对照组 38.55±0.02 38.23±0.24 38.21±0.11 38.02±0.14 38.21±0.54 t 值 1.519 0.155 5.342 8.030 6.752 P值 0.134 0.878 0.000 0.000 0.000
表 2 分析症状消失时间(h,)
表 2 分析症状消失时间(h,)
组别 例数 发热 流涕 咳嗽 寒战观察组 30 20.12±1.32 35.16±1.57 40.21±1.32 10.21±1.02对照组 30 30.55±1.64 40.66±1.97 52.66±1.98 18.66±1.98 t值 - 27.136 11.959 28.656 20.780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分析口服退热剂的次数和间隔时间()
表3 分析口服退热剂的次数和间隔时间()
组别 例数 口服退热剂的次数(次) 间隔时间(h)观察组 30 6.21±1.32 4.03±1.03对照组 30 9.68±1.65 2.56±1.97 t值 - 8.995 3.622 P值 - 0.000 0.001
足浴又被称为泡脚,主要是将复方中药或单味中药水煮,并滤渣取液,将水温调整,浸泡双脚或患部的一种方法,且该种药物对于口服中药依从性较差患儿更易于接受。中药足浴主要是将热水促进药液渗透人体作为治疗原理,并在足浴盆中将煎好的中药放入,借助水蒸汽促进毛细血管、足部皮肤扩张,对反射区和穴位产生刺激,进而使双足吸收中药,达到促进机体整体或病灶局部的药理效应。中药足浴方由多种中药组成,其中柴胡能够疏肝解郁、解表和理,主要用于寒热、感冒发热、肝郁气滞等疾病;苏叶具有理气、散寒、和营、发表等效果,主要用于恶寒发热、气喘、咳嗽、感冒风寒中,通常将其与干姜同用,达到温中散寒目的;葛根解表升阳、羌活解表散寒、艾叶温经散寒、徐长卿祛风、青蒿清热,由于小儿皮肤娇嫩,更能够促进药物的吸收,诸药合用,达到发汗解表退热目的[8]。
中药沐足是中医常见外治疗法之一,其操作方法十分简单,主要是利用药物干预双脚达到调理全身的目的,该种治疗方式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热效应,使具有活络止痛、温通经络的药液中的离子经人体皮肤、穴位、经络,从而达到全身,产生排毒泻浊、疏通经络、改善血行的效果。根据我国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沐足药液中的某些成分能够经人体毛囊、汗腺、双下肢皮肤吸收,进而渗透至身体中发挥疗效[9-10]。中医学认为,人作为一个整体,而双脚则作为人体精气之根本,也是经气循环的关键,且每个人的脚底具有多个重要穴位,由此提示双脚与人体脏腑关系、周身静脉均具有密切关联,通过对某些特定穴位进行刺激,能够达到调和脏腑、平衡阴阳、疏通经络目的[11-13]。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对照组2 h、4 h、6 h体温情况不及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风寒型感冒发热患儿发热消失时间(20.12±1.32)h、流涕消失时间(35.16±1.57)h、咳嗽消失时间(40.21±1.32)h、寒战消失时间(10.21±1.02)h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寒型感冒发热患儿口服退热剂的次数(6.21±1.32)次、间隔时间(4.03±1.03)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药沐足对小儿风寒型感冒发热症状具有改善作用,且改善患儿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