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教学理念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以内江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

2021-07-07刘金梁胡学华李宏芸黄梦兰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城市设计教学内容理论

刘金梁, 胡学华, 李宏芸, 黄梦兰

(内江师范学院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00)

0 引言

当前,中国城乡建设进入了“存量规划、城市双修”的阶段[1].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使城市设计成了衔接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独特桥梁[2].加之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人们对现有的城市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对城市设计提出了多维度的挑战[3].在这些新情况下,城市设计领域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作为该领域人才教育培养核心课程之一的《城市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4],其教学模式应如何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新要求,受到众多高校的高度重视.

我国的《城市设计》是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科课程[5],主要开设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学这三大传统学科背景下的高校本科城乡规划与设计类专业[6],极少涉及地理学、美术学等其他交叉学科.与之相应,国内关于《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教育)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这三大学科领域,少数零星分布于相关的交叉学科之中.诸多研究表明,新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复合设计能力是探讨的核心问题,涵盖了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团队等众多研究内容[7-8].一些研究者从宏观上提出通过构建城市设计课程群来使交叉学科和相关课程的知识和技术体系化,为城市设计课所用[1,6].更多的则是根据各自的办学背景从微观入手,以不同的角度开展研究.有从专业理论、方法出发的,如城市更新理论[9],可持续发展观念[10],地方本土文化(文脉)[11]等城市设计策略;有的则强调以实践为基础[5,12],以学科竞赛为契机,来统筹安排各项教学事项[13];个别学者侧重于教学理论的使用,如开放式教学法[14],互动式教学法[15],OBE理念[16]等.总体而言,该课程是在不断发展的,但其教学研究在各地的发展很不平衡,不同高校在研究深度、特色、重点等方面各不相同,适用范围也有限.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重点院校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研究重点是探索不同时期的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和价值观、设计观;非三大传统学科背景的普通高校,尤其是地处欠发达地区的,还处于模仿前者教学模式的初级阶段,忽略了自身的实际情况.这类处于劣势的院校,应怎样改革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才能缩小差距,培养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复合型的城市设计人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该课程的特点和新时期要求来看,其与项目式教学理念的内涵不谋而合.项目式教学理念(方法)在课程教学研究中的应用较广泛,主要用于综合性和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尤其是跨专业的学习项目,对《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17-19],但目前该课程还没有这个角度的研究[19-20].项目式教学理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掌握整个过程中的知识和技术要求[17].研究以其为指导既能丰富该课程的研究成果,又能拓展研究思路和方法.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城市设计的综合知识技术体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本研究以内江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内师”)2017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下简称“人文与城规专业”)为例,利用项目式教学理念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地理学背景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基于内师存在的主要问题,先提出改革的总体思路,再围绕学习项目的设置,针对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评价三方面做深入探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式教学的“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情境性、开放性、建构性等机制对《城市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造及提升作用.

1 内师《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1 现状

《城市设计》是内师人文与城规专业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必修课程,作为培养服务地方城乡建设事业的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课程之一,自2013年始开设至今已有7年时间.该课程开设在第6学期,采用“理论+实践”的课程结构,总共64学时(32学时理论+32学时实践),4学分,考核方式为考查.考查的构成为:总成绩=出勤与作业10%+实践30%+期末理论考试60%.课程使用的教材为王国维主编的《城市设计》(2009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包括了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案例分析等内容,理论性和综合性较强[21].川内同类院校的同类专业和非同类院校的同类专业均未开设这门课程.与重点院校相比,内师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显得很不成熟,而且教学研究起步晚,在2017级之前未有深入研究,虽偶有调整,但仅涉及课时和课程性质的调整.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教学内容较陈旧、单调,知识的系统性不强

首先,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选定的教材内容为主,极少涉及教材以外或者学科前沿信息和知识.教材的出版时间距今已有11年之久,其内容在案例介绍、城市设计编制、城市设计数字化辅助技术、城市设计发展趋势等方面未能及时更新,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其次,教材中关于城市设计的发展史和基础理论方面的内容又与其他先修课程有较多交叉,如《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建筑设计基础》等,对学生而言显得较单调、枯燥.并且整个理论部分侧重于介绍经典的城市设计理论和分析方法、城市设计编制体系及内容,使先修的不同学科知识未能得到整合,整个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不强.

实践教学内容则是让学生将习得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一个相同的虚拟性城市设计项目之中,重视对城市设计流程和设计任务的掌握,缺乏对辅助设计技术的融会贯通,轻视了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方案汇报能力、表现能力与设计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不足,导致学生在实践中不能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城市设计项目的无选择性使得学生所学内容较单一、趋同,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习偏好,最后使设计方案相似度较高.

因此,实际上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偏重于建筑学背景下的工程技术知识,注重物质空间形态设计,而在城市管理、城市地域特色、城市历史与人文、城市社会与经济、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在联系等方面较薄弱,内容体系上与先修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不足,缺乏学科间的有效整合,且知识更新不足,使整个课程知识体系不完善,最终致使整个教学质量不高.

1.2.2 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缺乏活力

整个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以传统“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讲授法为主,将课程知识呈现给学生,特别是理论内容的教学.这种方式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不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缺乏兴趣,甚至产生敷衍和抵触的情绪.具体而言,理论部分通过“课堂讲授-学生聆听-完成课后作业”的方法,将城市设计的基础知识灌输给学生.课堂上虽偶有提问,但总体缺乏互动,难以判断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实践部分则是“课堂讲授+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完成实践项目”的方法贯穿项目设计全过程.由教师在课堂上阐明实践项目的任务内容及要求,然后学生按照任务书要求独自完成实践任务,并按时提交成果;同时教师对学生操作中涉及的关键内容进行讲解或者指导,学生则被动接受,缺乏讨论、展示和论证.这种“一对多” 的讲解方式使教师不能因材施教,指导效率不高,导致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和创新性差.

1.2.3 理论与具体实践缺乏有效衔接

《城市设计》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并应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但由于该课程教学内容的体系化程度不高,加之实践项目的非真实性,导致大多数学生无法接触到现实世界的具体实践项目,对城市问题的认识片面,分析不透彻,设计理念较理想化,设计思路不清晰.因此,现阶段学生习得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对实践项目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也不足以全面支撑实践项目的完成,反过来,实践项目也不能对理论体系的完善起到较好的提升作用,二者之间还未能建立起有效的互相促进机制.

1.2.4 教学评价体系不能反映真实教学效果

该课程的教学评价一直是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构成,即总成绩=出勤与作业10% +期末理论考试60%+实践成果30%,“出勤与作业”的成绩属于理论教学部分评价.这种教学评价体系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学情,容易忽视学生在课后作业和实践项目完成过程中对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掌握情况,并且使大部分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而不重视思维的训练,不注重分析实际的城市问题,等等.

2 项目式教学理念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

项目式教学理念对《城市设计》这门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分解与综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教学方法多元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可以通过设置相对独立的学习项目将相对系统的知识与技能和多种教学方法融入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也为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和真实性提供了条件.

2.1 改革的总体思路

以项目式教学理念的内涵为指引,结合现状问题,重点针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方面进行相应改革.

第一,课程教学思想.明确“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与 “教、学、做”相统一的思想,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统筹“理论与实践”,重新“梳理-整合-分解”学习内容,理清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学习项目为主线,形成大小相宜的学习项目,并构建完整的知识和技术体系,尤其是实践教学部分.

第三,教学方法.以最大化学生学习效率为目标,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主要通过建立学习项目,合理划分项目学习阶段,在不同阶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对于非划入学习项目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四,教学评价.以学习项目为主,重视对实践学习的评价,并将过程性评价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

2.2 以学习项目为主线,构建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

2.2.1 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合理设置学习项目

学习项目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将不同知识和技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教师可以根据学习项目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内容.深入分析《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之间,先修的不同学科知识与本课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梳理出系统性强的知识结构,再通过设置学习项目将其落实和强化.这两部分内容的学习项目设置需相互结合,相互形成促进机制,其内在联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于理论教学内容而言,教师需通过精选参考书,结合专业核心期刊和行业政策法规等,丰富和更新已有的基础知识体系,同时要求学生将这些新增参考书作为课外读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后期实践学习项目的需求,使理论到实践的学习平稳过渡,衔接顺畅.然后,再根据知识间的相关性和教学的需要,在相应章节将某些局部范围内自成一体的内容,设置为相对独立的大学习项目和小学习项目.大学习项目的综合性强,知识面广,适宜小组学习;小学习项目的知识面较小,适宜个体学习.但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仍然以非学习项目为主,因为这部分需要教师的主导.

图1 《城市设计》课程完整知识体系构建示意图

为了控制学习的有效性,学习项目设置的数量在对应章节不超过2个,并通过控制学生与教师的课堂学时比例来实现(见表1).在基础理论篇的学习中,因这部分知识的教师引导性强,因此设置了两个小学习项目;师生课堂学时构成为“4+2”.在设计要素和景观构成篇,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和延续性设置了一个大学习项目,师生课堂学时构成为“2+2”.在典型空间类型设计+案例分析篇,根据内容的多样性以及学生已学的基础知识,设置了两个大学习项目,师生课堂学时构成为“4+4”.

表1 《城市设计》理论部分教学内容的学习项目设计示例

实践教学内容是直接通过实践项目来落实,是理论运用、技能与技术训练的一体化载体.因此,设置的实践项目需是综合性的,要以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并与实际项目接轨,要形成完整的城市设计技术体系,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实践学习项目设置的基本要求同理论部分一致.首先是以理论基础知识的重新梳理、丰富和更新为基础,使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结合形成互促的作用;其次,结合地方优势,使学习项目地域化、真实化,并形成课程的特色;同时为学习项目匹配相关的辅助设计技术,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此外,还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在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后将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为不同类型和层面的城市设计实践项目供学生选择,改变原来全班使用同一个虚拟项目的不利情况.具体的学习项目都设置在内江市范围内,涵盖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包括了中心城区、大学校园、居住区、广场等城市典型空间类型;需要使用的辅助技术是相对系统性的,包括了从基础的CAD到较高端的无人机和三维激光扫描仪(见表2).

表2 内江师范学院《城市设计》实践项目类型选择

2.2.2 以学习项目为桥梁,有效衔接理论与实践

理论与实践衔接的实质是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上的融会贯通,实现的途径就是将联系密切的知识、技术等设置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项目,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得以系统地学习.因此,在上述理论与实践学习项目的设置基础上,进一步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关联性的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融入关联性强的学习项目中,并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学习项目成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做”相统一的工厂.例如在理论部分“典型空间类型+案例分析篇”设置的学习项目需同实践部分的中心城区或老旧居住区改造项目等相结合;而在实践部分的学习项目又要考虑前期的理论基础,避免与之脱节,“另起炉灶”.以此使前面的理论学习能指导后期的实践学习,反之实践学习的过程又是对理论的强化和补充.与此同时,可通过与地方专业一线单位合作的方式,获取现实的教学材料,使设置的学习项目具有真实性,并且在教学中让学生也有意识地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去.在设置学习项目的过程中,需重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效结合,利用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起“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互促机制,使设置的学习项目既对理论具有落实、强化、提升的作用,又能促进实践项目的进一步完善.

2.3 以学习项目为平台,综合多种教学方法,最大化学习效率

项目式教学理念的基础支撑理论为情境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在这三大理论支撑下,项目式教学理念认同高效率地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是需要学习者在他人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适宜的方法实现.该理念更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项目任务为依托,通过多样化的策略完成学习任务、展示学习成果[13].显然,不同知识和技术以及学生学习规律对教学方法的不同要求都能在学习项目这个平台上得以合理解决.因此,根据这些典型的特征要求,《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首先是要以项目学习方式为主,贯彻情境性、开放性、建构性等特征.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针对城市设计知识和技术体系本身的特性.再次,教师要将教学经验、换位思考和行业工作特点相结合,尽可能地让学生最大化学习效率.最后,应兼顾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效衔接在教学方法上的延伸,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

实践探索中,理论教学总体上采用“教师讲授+项目学习”为主的综合教学方法.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在讲授过程中加入讨论、提问、视频展示等方法,在项目学习中综合了小组协作及讨论、项目汇报、点评等方法,并且二者可借助新媒体技术为辅助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是针对课程的基础知识或入门知识,如表1中所示 “基础理论篇”中关于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项目学习法则是针对设置的学习项目,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案例讲解以及一些相应的提示,学生在课下将学习项目的任务完成,然后将结果呈现于课堂.学习项目根据大小,采用小组协作(3—5人/组)和个人独立两种方式来完成.例如 “在XX市选取两个典型的空间进行城市设计分析”的教学方法,可先由教师通过讲授指点小组做好项目学习的准备工作;再在小组协作过程中通过微信或课堂等线上线下的方式对小组进行必要指导;最后于课堂汇报学习成果,且教师和其他学生可共同点评,既能促进相互学习,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实践学习项目总体采用“指导+小组协作+讨论+汇报”的组合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中,学习项目需以小组(3—5人/组,自由组合)协作来完成,每组任选一个项目,小组之间不得重复选择(如表2).学习项目需划分为不同的学习阶段,每个阶段分步骤实施,教学方法则与每个步骤匹配,并通过不同学习内容、阶段和步骤之间的多次反馈构成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网络(见图2).这种网络式教学方法具有循环往复性,能起到落实、强化、提升理论的作用,又能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如图2所示,将每个实践学习项目分为准备、方案创作和汇报三个学习阶段.每个阶段再根据不同的步骤配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准备阶段就有制定任务书、现场踏勘、调研报告三大步骤.在制定任务书时,以讲授法加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写出完整而合理的项目任务书;然后,带着学生在选定的项目现场进行踏勘,现场讲解和指导等方法完成这个步骤;接着教师从旁指导学生撰写项目调研报告;最后学生汇报调研结果,教师则需点评并和小组进行讨论,以查漏补缺,最终完善调研报告.

图2 《城市设计》实践项目教学方法设计网络图

2.4 利用学习项目,构建综合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是检验效果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大多数采用考核的方式,而考核又可以由多种具体形式构成.项目式理念下的课程教学决定了教学评价的综合性,不是单纯地以期末考试和图纸成果来进行成绩的评定,而是注重过程和能力,将各学习内容和学习阶段的真实表现体现在最后的成绩中.构建《城市设计》课程的综合教学评价体系,是通过有机组合多种具体考核形式来实现.

首先,将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以分别进行考核;其次,确定学习项目和非学习项目的考核内容及时间,尤其要通过学习项目的过程性(阶段性)和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建立时间连贯、内容多样、反映真实的评价框架,并强调平时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再次,确定各考核内容的评价方法;最后,确定各考核内容的权重系数,形成多指标累加计分的评价体系,具体构成如表3所示.例如,2017级在实践部分的考核为:实践成绩(占总成绩50%)=准备和操作+方案创作+方案汇报.

表3 《城市设计》课程综合评价体系之实践部分评价体系

3 结语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常态”时期,城市设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建设、国土空间规划、解决现代城市复杂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与设计类专业的重要课程,须顺应时代需求,积极更新升级教学模式.目前,内师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校制宜地引入项目式教学理念,以2017级人文与城规专业学生为对象,对《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了实践探索.这次改革帮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践、完善和强化学生的知识与技术体系、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同时,在《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在理论部分过于强调设置学习项目,数量偏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压力;教学改革对教学环节的设计重视不够;教学评价体系中的考核内容及其权重设置还需进一步论证;对实践效果的评价还缺乏系统性、深入性和定量性的研究,这些不足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更精准化、精细化、深入化处理.

猜你喜欢

城市设计教学内容理论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探讨
高铁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探讨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