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和现代渔业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2021-07-07浙江省龙游县浙江龙和水产养殖公司324400张双其

新农村(浙江) 2021年7期
关键词:渔业水产养殖

浙江省龙游县浙江龙和水产养殖公司(324400)张双其

围绕一条草鱼,位于浙江省龙游县的浙江龙和水产养殖开发公司(以下简称龙和渔业)沉淀发展了16年。在当前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为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龙和渔业立足企业发展,聚焦三产融合,围绕产品提质、文化拓展、结构调整、模式创新四个核心问题,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交易成本、缩小边际成本、延伸产业链、打造生态圈、转变发展方式为突破口,构建出一个可精准扶贫、可壮村富民、可持续发展、可规模复制的渔业产业共享经济体系。形成文化端助推销售端,销售端助推生产端,生产端赋能文化端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闭环,拓宽了产业发展新空间,打造出渔业产业运营新体系,创造了业态互助赋能新价值。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1.产业高质量发展

龙和渔业建立280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的科技养殖示范基地,养殖严格按照无公害草鱼标准化养殖规程,获得农业部第七批健康示范养殖场的称号;产品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衢州市名牌产品、衢州市著名商标等荣誉,连续10年,供应杭州西湖醋鱼原料鱼85%以上市场。2016年,列为G20峰会西湖醋鱼的专供原料鱼,成为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保证的典范。助推公司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养殖,并形成产销倒挂,已连续多年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淡水鱼产供销企业。

在养殖过程中,技术团队通过不断创新产业组织方式,探索实践了行业领先的“四大生态养殖技术”和“三大生态管理经验”,形成一套完善的“龙和高产高效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入选浙江省2018年度“绿色发展好模式”。该养殖模式将鱼塘亩产量从2000斤(1斤=500克)普遍提升到3500斤,并实现养殖尾水“零排放”。

2018年,公司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和宁波大学周岐存教授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专家工作站,开展基因育种优化、生态循环等关键领域研究项目,成为龙游农业线的“第一站”,强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了龙和渔业向大型现代化综合渔业企业迈进的科技支撑。

2.转型升级跨界融合

龙和渔业投资1.8亿元,建立占地1200余亩的“龙和渔业文化园”,园区按照“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规划,定位渔业改革创新实践平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以水产养殖区为主导,集休闲娱乐、科普培训、休闲垂钓、餐饮服务、旅游观光等区域融合为一体,设有科技养殖示范中心,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垂钓中心,以及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渔文化中心,形成了独特的休闲观光园区,同时向科普教育基地、研发基地、实践基地建设推进,实现一地多功能,逐步形成一个“农旅、体旅、文旅”相融合的新型田园综合体,形成养殖+销售+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链体系。

近年来,园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40余场、中小学学生科普实践9000余人次;国家级垂钓赛事40余场、商业赛事30余场,拉动日常休闲垂钓赛事每年100场以上,吸引网红直播等线上流量3亿人次以上。渐渐成为浙西旅游细分市场中的一张国家级“金名片”,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事业和体育运动的发展,推进了淡水养殖业的转型升级。

3.全产业链创新突破

在传统的活鱼销售板块,全市场构建、全行业布局、跨省域发展,销售网络达江、浙、沪、赣、闽、粤、鄂、湘、冀、津、皖、鲁等12省市,鲜活水产品年销量15000余吨。形成了杭州、上海、温州、宁波等大型水产批发市场,世纪联华、永辉、物美、三江购物等大型商超,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盒马生鲜等大型线上平台的三线并举销售网络,实现95%以上的订单渔业,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

2019年,为解决淡水鱼营销市场中存在的供销不平衡、恶性竞争、运营体制不健康等突出问题。龙和渔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创新“营销合作联盟”新模式,与浙赣地区八大经销商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联合成立紧密型经营体——龙和水产浙赣联盟。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成本控制,既提高了市场竞争优势,做大做强了水产经营,又调整了市场供需关系平衡,减少了水产品的消耗和浪费。

在农产品初加工冷链物流板块,根据国家净菜上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工程的发展要求,重新定位市场和未来消费趋势,作出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的发展举措,完成了“龙和冷鲜鱼”“龙和保鲜鱼”系列产品的前期开发和模式创新。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液氮深冷锁鲜技术和氮气气调保鲜技术,对淡水鲜活产品进行冷链加工。产品相对可以标准化,运输成本更低,储藏更方便,供货期长达6个月,可突破鲜活水产品对时间、区域的限制,形成新的销售网络,同时将为货源端的养殖带动,提供更加坚实的销售保障。以龙和渔业与12省市销售网络为支撑,涵盖生产、加工、销售、银行、保险、农户、村集体等多主体跨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构建养殖、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体系。

4.共建共享乡村受益

龙和渔业自2011年起便联合主管部门、业内专家和养殖户,成立了“龙游县龙和水产技术推广协会”,建立起县域内品种互补、技术互助、销售互联的共享共赢机制,持续开办专业技术型讲堂——“龙和讲习所”,累计培训农民3000人次,培养出87名水产类技术职称人才,带领出200多科技养殖户,辐射养殖面积3.5万亩,推动了区域水产产业的健康发展,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技协、全国科普惠农优秀农技协。

2019年,龙和渔业以深化“两山”转化改革为创新举措,重塑水产养殖合作发展体系,建立起“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龙和渔业共享发展新模式”。通过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起产业、生态、文化、人才、技术、资金的合作帮扶长效机制,让多方主体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打造出可规模化复制的“水塘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收益有分红”幸福经济模式,精准对接结对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产业链要素配置的深度融合。具体做法是:通过龙和渔业担保,让作为养殖合伙人的农民或村集体从产业链金融中获得助农资金,资金首托支付给鱼苗、鱼药、饲料企业,以龙和渔业的集团采购价折算成生产资料,送达养殖合伙人。后续由龙和渔业提供养殖技术支持和组织销售,养殖合伙人享受0.8元/斤的固定收益+市场行情溢价分红。

该模式通过资金合理运转,有效切断了农户经济利益与生产资料间的利益粘连,让农户的施力点完全放在劳动质量上,间接完成了农业生产诚信体系建设,有效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改变了传统农业体系中,养殖端承受最大市场风险的弊端,从而把市场风险完全转嫁给具备市场经营意识的龙头企业去承担,把养殖户变为类工业体系中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不受市场影响获得稳定收益。

该模式推动了传统小农经济与现代渔业的有机衔接,推动了规模化、精细化、产业化特色渔业产业集群的建设,可优化村级“三资”配置,提升村级自我“造血”功能。目前,已签约3个经济薄弱村、5个家庭农场、2个贫困户、3名优秀员工。综合带动村集体年增收45万、家庭农场50万、贫困户10万、优秀员工18万。为村集体培养养殖致富能手8人,年增收56万元。

下一步,龙和渔业将着力做好“四篇文章”:即做优做精“冷鲜鱼、保鲜鱼”产业孵化,启动龙和渔业冷链加工物流园项目建设;做强做大“龙和水产浙赣联盟”;做稳做实龙和“文化发展”;做细做活“共享发展新模式”的区域化复制。

猜你喜欢

渔业水产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证”规企业,振兴水产!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当代水产 腾氏水产商务网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