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龙虾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
2021-07-06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
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
我国小龙虾产业规模加速增长,养殖面积持续扩大,主产区明显聚焦,产量快速增长,消费量大幅提升,消费市场多元化发展,消费区域分布广泛,加工业呈现出特色化、精深化稳步发展态势。未来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亟待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从注重生产向打造全产业链转变,从经验养殖向新技术、新模式研发转变,从散户、小户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转变。
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连续5年持续增长,2018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突破1680万亩,较2017年增长约40%。2018年,全国有小龙虾养殖报告的省份共计21个,其中,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五省分别占全国总产量和总面积的95%和90%,黑龙江和山西为新增省份。
2018年,全国小龙虾总产量为163.87万吨,总产值约3692亿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45.1%和37.5%,产量和产值均创历史新高。
小龙虾养殖模式主要有稻田养殖、池塘养殖、大水面养殖、藕塘养殖、虾蟹混养等类型。其中,稻田养殖面积和产量占比均在70%以上。
近年来,小龙虾消费量持续增长,与养殖量保持高度一致,基本处于自给自足、产销平衡的消费状态。消费渠道线上线下联动,小龙虾餐饮门店数量火爆增长的同时,外卖成为小龙虾消费的一个重要渠道。2018年仅通过美团平台就消费了约4.5万吨小龙虾。
加工流通体系日趋完善。2018年加工量约为40.9万吨,比2017年增长32.2%。小龙虾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苏,4省加工量合计近32万吨,占全国加工总量的78.24%。小龙虾交易市场与冷链物流等流通体系建设愈加完善,冷链配送与物流体系建设快速发展。电商巨头凭借着“物流+电商”的双重功能进入小龙虾产业,在保障小龙虾运输成活率和品质的前提下,能够24小时内送达全国各地。
受国际贸易形势、国内原料市场变化、国内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小龙虾出口量明显下降,但进口量大幅增长。2018年,我国小龙虾出口量降至1.08万吨,出口额降至1.88亿美元,较2017年分别下降了43.50%和12.66%。2018年小龙虾出口平均单价每公斤17.38美元,比2017年涨54.49%。2018年我国小龙虾出口到美国5491.84吨,出口额为9625万美元,分别占我国小龙虾出口总量和出口总额的50.8%和51.2%;同期出口到丹麦、瑞典等欧洲国家4290.98吨,出口额为7663万美元。
小龙虾进口量持续大幅上涨,80%来自埃及。2018年,小龙虾进口量2394.13吨、进口额800.96万美元,较2017年分别上升了66.73%、17.33%。2016年以来,小龙虾进口单价持续下跌,2018年跌至每公斤3.35美元。
成本收益。近年来,小龙虾养殖利润空间逐年收缩,主要是养殖成本增长和市场价格下跌所致。2019年,30%以上的小龙虾养殖户亏损,新养殖户90%以上亏损。规模化、有经验的养殖户通过养殖大规格虾及提前上市等方式获得高额利润。
小龙虾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目前,稻田养虾工程改造已到位,且效益明显高于单一水稻种植。但2019年小龙虾价格下跌打击了养殖户积极性,预计2020年养殖面积增速将放缓。
小龙虾产业加工规模也在不断增长,精深加工将成为未来小龙虾产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未来小龙虾价格仍会随季节变化呈现明显的“V”字形波动,但价格高峰和低谷的出现时间将提前。
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发展小龙虾产业、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成为小龙虾养殖重点区域的一个共同点。
推广稻虾综合种养,提升收益实现快速脱贫。稻虾综合种养在不影响水稻种植及产量收益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小龙虾养殖提高亩均收益。变废为宝,生态环保与高附加值双丰收。虾壳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既解决了生态环保难题,也延长了小龙虾产业链条,研发销售高附加值产品并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另外,以小龙虾养殖为抓手带动乡村旅游新业态,不仅带动乡村产业发展,还能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小龙虾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
全产业链发展失衡,产后环节配套严重不足。各地小龙虾产业扶持方向主要聚焦在生产环节,对加工、流通、交易等环节投入不足,产业链发展不均衡。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小龙虾野生资源从2006年开始以每年30%的速度急剧下降。小龙虾苗种原塘口自繁自育,易造成养殖密度掌控难、养殖产量和规格难以提升等问题,小龙虾种质质量退化。
养殖技术服务的供给差距越来越大,养殖水环境控制差、饲料浪费、品质和产量不高等问题突出,大量养殖户亏损严重。
市场交易平台建设不完善,新户和小散户交易困难、小商贩压价,造成丰产不丰收。规模化加工企业少、精深加工技术工艺落后、小龙虾综合利用不够、加工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阻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风险分析。小龙虾养殖极易受气候影响,春季持续低温、高温阴雨天气等异常气候对小龙虾上市时间、规格、产量、病害、应激死亡等情况均有直接影响。每年5、6月份,小龙虾病害容易大量暴发。清塘不彻底、虾苗投放密度不当、出塘不及时等问题均可能加大春夏疫病发作风险。
目前,小龙虾市场监管体系、质量标准、行业规范等仍不完善,随时可能会影响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
政策措施建议
优化养殖模式,错峰上市提升效益。养殖户可以改春季投苗模式为秋季投放亲虾繁殖虾苗模式。一方面,在3月底、4月初开始起捕繁殖后的亲虾上市,提前错峰销售,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自行解决来年养殖所需虾苗,或对外出售部分虾苗以增加养殖效益。
提升品质、创建品牌,延长产业链。政府部门应鼓励大虾养殖、娱乐养殖、高品质出口、供销一条龙和食品深加工等全产业链的延伸发展,提升产品品質,创建行业优质品牌。
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养殖技术。应注重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应用;精细可控的健康养殖管理有待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制订急需加快;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建立小龙虾食品安全溯源体系。规模化养殖基地、示范区、养殖企业等可引入智慧农业技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打造从虾苗、养殖、加工、运输、到终端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溯源体系。
(报告撰写人:陆学文,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任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副所长、副研究员;戴红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