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5G+工业互联网”助力线缆制造数字化转型
2021-07-06张贤根谢书鸿徐金田
张贤根 谢书鸿 徐金田
摘要: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线缆制造急需解决工厂产业链上下游工序复杂、工厂跨区域、距离远、生产机台离散以及数据入网施工难度大等行业问题。直击线缆行业制造过程中的痛点,基于自身优势,运用5G网络覆盖,基于互联网平台,建设5G深度运用的十大典型场景,推进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关键词:线缆制造;5G;数字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智能安全
1 引言
5G拥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和海量连接的特性,为工业互联网基础网络建设及融合创新应用提供支撑和保障。目前5G技术逐步转入商用阶段,中国信通院院长刘多提出:“5G开启出万物互联的新时代,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是重要方向,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改变。”2019年工信部发布政策性文件《“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落地实施,重点打造5个公共服务平台,10个重点行业,20个以上的典型工业场景。海尔大规模定制集成测试平台、上海商飞视频检测安装缺陷和AR辅助飞机装配、南方电网承载电网的配电业务、广西柳工装载机远程控制和环境监控以及青岛港岸桥吊车远程操作[1]等,均实现5G技术深度融合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线缆制造企业经营发展遇到很多挑战。主要痛点如下:
1)人口红利消失。对于劳动密集型线缆制造企业,随着劳动力短缺、成本上升,人口红利逐步消失。
2)市场竞争加剧。伴随光纤、光缆行业需求增长放缓,以及各厂家对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价格竞争趋于白热化。需要从经营过程深度挖掘生产数据,寻找降本点、突破点,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生产效率和品质合格率。
3)多机交互受限于网络。部分网络基础建设存在数据分散、前期采集容量偏小,限制了大数据分析的效果、多机交互受限制于网络实时性要求。
4)上下游产业链数据孤岛。上下游数据孤立,相互之间未有效衔接,质量数据分散。
中天科技作为线缆行业中数字化建设的领头企业,目前已建设线缆行业首个工业互联网“ASUN”平台,首家上线运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已拥有4个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示范、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21个示范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和智能车间。面对5G的新一代通信技术转入制造业,中天科技率先于2019年开始部署“5G+工业互联网”方面相關技术,2020年4月正式启动“5G+工业互联网”项目,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
2 基本思路
根据中天科技线缆产业链厂区分布区域广,应用场景多,网络要求高的特点,采用3.5 GHz频段,建设5G专网(SA网络)。5G企业专网在服务范围、网络能力、隔离度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均依照线缆行业特点,进行定制化的部署。
结合各工厂实际环境,通过在工厂不同位置“安装宏站,结合微站”的方式来实现应用区域覆盖。室外宏站部署,针对标准型厂房,无信号屏蔽的单位,采取室外5G室外宏站覆盖。室分微站部署:考虑厂房和相关区域存在信号屏蔽的环境,采用室内微站(PRRU)覆盖。
企业内部基于5G网络实现分散设备互联,数据集成。企业间利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基于ASUN平台进行数据互联互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协同制造,大数据集成分析。
3 总体框架
中天科技公司深度与电信、移动、联通和华为合作,基于5G企业专网,建设“两线”“四区”“十场景”,如图1所示。两线:通信产业线和海洋产业线;四区:中天路区域、小海区域、江边区域和如东区域;十场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智能检测、智能生产、智能展示、远程运维、智能安全、远程监造、多机交互、智能巡检、智能生产和智能仓储物流。
4 建设内容
4.1 建设5G企业专网
围绕各工厂场景需求,部署“两线”“四区”5G网络覆盖,如图2所示,实现跨区域网络互联互通,支持大数据分析处理。
1)各个厂区5G应用终端通过厂区5G宏站、室分站点接入,汇聚层汇聚。
2)园区E部署高配版MEC,实现CDE三个园区数据汇聚、分流;园区A、园区B各部署一套标配版MEC,实现本地数据汇聚、分流;每套MEC设备通过双光路上联汇聚层网络。
3)各园区内部通过现有内网互联互通,内网互联线路带宽视应用情况灵活扩容;园区A、园区B上联至集团总部“ASUN”平台,平台的数据可通过高速专线实现。
4)规划APN区分普通用户与MEC用户,SMF基于终端的位置和APN选择UPF,企业终端接入企业园区的MEC,通过MEC设备访问企业内部服务器,本地闭环,数据不出园区。
5)基于运营商级别的系统安全架构,可有效保证5G企业专网的安全性。对MEC网络实现接入控制,用户权限控制,防止非法用户访问企业内网。防火墙接入控制,企业内网与MEC之间设置防火墙,遵循企业原网络防火墙保护机制。
4.2 十大典型场景建设内容
(1)场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基于5G网络深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运用,建设供应链协同、全流程追溯平台,如图3所示。通过5G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融合,将线缆产业链实现数据全连接,正向监控产品从生产/加工到售后的产品状态信息,反向追溯从售后服务到前期生产过程各环节中产品的质量信息。通过标识解析服务,对物料、订单、物流和质量等信息进行统一标识,构建完整的档案,为生产商、服务商和客户提供完善的质量信息追溯服务,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系统构建产业链协同,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资源、形成数据资产,进行挖掘分析,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运营活动,实现资源共享,设备集约使用,优化产品设计、生产安排和产品交付,进而提升产品竞争力。
(2)场景二:智能检测
建设基于5G网络的智能表面缺陷检测平台,如图4所示。使用工业摄像机实时拍摄图片,通过5G网络将多地工厂多台设备的检测数据上传至MEC平台,通过边缘计算分析,图像识别,提取图像中的特征,包括边缘、线条和纹理等特征,建立模型,实时与缺陷模型进行核对,确定缺陷类别,明确缺陷的详细坐标。
充分利用5G的高带宽特性,实现高质量检测图像数据实时上传到云服务,云服务器端基于检测图像实时和历史图像数据的深度学习,实现算法自我优化。在边缘侧基于图像处理结果,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实现质量识别和质量预测算法,通过算法的自我更新及工艺的自我提升,实现流水线生产流程的质量提升。
(3)场景三:智能展示
基于5G网络实现设备全连接、数据全集成,建设数字孪生展示平台,如图5所示。数字孪生技术针对线缆行业的运行方式,进行数字建模。以数字化方式为设备建设数字孪生体,通过拟真的数字化模型,在虚拟空间调试、实验,以让机器的运行、室内运输和线缆收放线达到最佳效果;采用全域感知、运行监测,并整合历史积累数据进行运算,做到快速及时地输出信息,利用高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和信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不仅能够对新工厂设备进行监测,实现故障预判和及时维修,还可以实现远程操控,远程维修,极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安全性[3]。
(4)场景四:远程运維
基于5G网络低时延、高带宽特点,建设多地工厂异地远程运维系统,如图6所示。针对光纤工厂分布于国内外多地的特殊性,通过搭建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利用5G同步性低于20 ms特性,建立数字化远程运维服务[2]。现场人员仅需穿戴智能头盔即可与远程专家实时互动,数字化远程运维方案基于平台设备连接、设备管理能力,解决各地工厂设备灵活管理和监控需求,并提供数据分析服务。从工业智能网关、行业云构建等多维度构建数字化远程运维服务。
(5)场景五:智能安全
基于5G网络,建设安全行为监测平台,如图7所示。系统以视频处理、模式识别和深度学习等技术为基础,采用视频+深度学习的技术手段代替人工现场监督的方式。
根据线缆企业的安全生产需求,通过定制化开发一套智能视觉分析系统,对视频画面中的职工行为进行跟踪检测、模型分析和识别比对,当出现违规行为时,系统自动预警并推送通知发出声光报警,第一时间提醒职工进行安全行为自检。高危情况可联动关停设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及时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6)场景六:远程监造
基于5G建设远程监造平台,如图8所示。针对工厂、施工现场偏远地区(例如海缆施工),将工厂数据对接工业互联网平台,获取生产数据、检测数据、厂验数据及设备运行数据;对接视频系统,获取现场实时视频流;利用5G大带宽、低时延特性,打造远程监造平台。远程查看实时生产执行情况、项目进度以及生产现场情况。准确掌握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工艺质量状况和设备的使用情况,对质量数据进行有效地统计分析,及时发现质量问题,进行质量改进,提升质量水平,实现产品缺陷的报警,有效避免人工监造的疏漏,实现监造的全天候无缝衔接。
(7)场景七:多机交互
基于5G网络,建设多机协同系统,如图9所示。系统解决设备之间端到端数据通信和交互,实现机械手、物流系统、生产设备、小车相互交互和实时协同作业。当生产设备生产结束后,设备PLC给出动作指令至机器人,机器人接收到动作指令后立即开始执行既定程序,自动完成半成品预制棒的装卸工作,全程无需人员手动操作。
采用5G网络的覆盖,摆脱了线缆“束缚”,有效支持移动小车的通讯与设备的数据交互控制。网络建设增强补短,采用无缝切换模式,解决网络数据包丢失问题。运用5G网络切片技术,结合机器人+视觉技术,实现从生产到成品出库的物流自动化。
(8)场景八:智能巡检
运用5G巡检机器人对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巡检。车间内定量的数据通过采集模块直接采集,而生产过程中关于定性的数据无法采集,一直依赖人工点检。巡检机器人将生产过程中定性的数据,如图10所示,通过图像识别进行采集,提取图像中的特征,包括边缘、线条和纹理等特征,与正常状态进行对比,识别劣化变化过程,有效替代人工巡检。同时基于5G网络,保证大量图片数据能够得到快速传输,多台移动巡检机器人数据的数据全部集成至边缘计算平台,进行分析并不断优化模型,提高识别率。对于无法识别的数据,及时回传给后端指挥人员以图示化的显示,方便值班人员进行快速决策。
(9)场景九:智能生产
建设5G网络,实现生产数据的互联互通,助力智能生产。解决传统工业以太网依赖于物理网络的架设,工业数据采集在传输速率、覆盖范围、延迟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局限性。应用5G+融合数字化组网方式,能够充分利用5G的原生特性,通过接入工业网关,解决带宽与时延问题。对原来设备进行5G智能传输改造,实现系统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同时能够对物理网“剪辫子”,降低传输负荷。智能生产系统如图11所示。
(10)场景十:智能仓储物流
建设基于5G网络的智能立体车库,如图12所示。5G技术解决传统立库无线切换延时、漫游卡顿的问题,保证夹爪在定位每个库位时精确高效。利用5G低时延技术(端到端时延 10 ms)[3],实现跨区域、大距离信号传输稳定的要求,同时解决了高速运动设备线缆传输高柔性需求的难题。
5 建设成效
通过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实践,实现现场数据集成整合率100%,设备联网率100%,有效助力企业数字化建设。整体“棒纤缆”产业链生产效率提升18%,运营成本降低15%,减少人工25%,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90%。
中天科技通过“5G+工业互联网”项目实施在线缆行业的先导应用,给同行及后来者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和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运营方案,形成商业运营服务模式,带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深入应用及示范推广。探索5G智慧工业网络的标准生态,形成产业链生态合作示范。
参考文献
[1] 谢倩.“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J].中国电信业,2020(8):18-21.
[2] 张宝英.5G 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十四五”时期[J].经济研究参考,2020(10):21-32.
[3] 徐洪海.5G+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J].电气时代,2020(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