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剧的“两步半”信号
2021-07-06吕学平
吕学平
本土化的意义在于将“整体”逐渐局部化,使其更加适合局部环境。在中国音乐剧不断蓬勃发展的同时,海外音乐剧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必然存在着水土不服的现象。
音乐剧本土化的不同阶段反映着行业与市场的不同发展水平。从表层的语言文字,到更深层次的音乐,以及文化、叙事理念,中国音乐剧的发展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认知革新——究竟什么才是“中国叙事”。
以大时空包容小时空,中国的叙事风格是一种典型的大文化叙事模式。用大时空、大价值来定位文艺作品,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已经深入观众的骨髓,形成了习而不察的效果。因此在海外音乐剧进入中国后,必然需要考虑文化背景的因素。
2020年12月24日,缪时客及亚华湖院线联合出品制作的推理音乐剧《小说》中文版正式在上海人民大舞台拉开帷幕,首轮演出共计53场,实现了票房口碑双丰收。在首次引进音乐剧《小说》时,导演马达就带领主创团队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本土化改编。从剧本到音乐,从服化到舞美,以及整体宣传策划,都与韩国原版有着本质的区别。为了让音乐剧《小说》更加适应本土市场,主创团队在不改变原有故事框架的基础上,调整了戏剧内核,将其放置在更符合当代中国审美的语境之中。
该剧讲述了1932年人气连载小说《审判之罪》的作者格雷·亨特被发现在工作室里自杀。刑警休·戴克找到了小说编辑怀特·希斯曼,声称从格雷的书中发现了线索,并推理是怀特导致了格雷的死亡。音乐剧《小说》中文版由音乐剧演员郑云龙、宗俊涛、于晓璘、黄冠菘、冒海飞、王培杰、王乐天联合出演,不同的卡司搭配为观众呈现了截然不同的视听感受。在简单的故事架构之下,演员赋予角色灵魂与不同的性格特征,分别指向了不同的结局可能性。因此在演出过程中也引发了诸多针对剧情的讨论,掀起了观众三次创作的热潮。
四面转台舞美,带来了更加流畅的叙事效果,扎实有效的多媒体使舞台呈现拥有了更丰富的层次感。长达两个月的驻演,更使得音乐剧《小说》相关内容全网阅读互动量超3700万,成为近些年中国演艺市场中的现象级音乐剧。2020年12月19日于无锡大剧院进行免费公开预演之后,现场观众也将其称为“2020最值得一看的音乐剧”。在疫情逐渐稳定的特殊背景下,《小说》的火爆为演艺市场注入了活力,强化了内部循环体系,在艺术与商业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对于行业实现了正向回馈。
作为改编作品的中文版音乐剧《小说》,舞台呈现上更加突出1930年代美国金融危机的时代感,与当下现实相连接。与韩版不同的是,中方主创将《小说》中的“义警”概念深入挖掘,作家格雷与编辑怀特之间的对立演变成了两种价值观的冲突,揭开的是割裂的社会矛盾。这种恢宏叙事改编将原版《小说》中的“室内情景剧”调性消解,为观众展现的是时代的厚重和本土化再创作的可能性。
更宏观的视角,以小见大、以大演小的格局是中文叙事的习惯模式,而作为以音乐为载体的戏剧形式,音乐剧的歌曲也承担着叙事的任务。只是从古至今,占据中国文学主导地位的形式从来就不是小说或戏剧,而是诗。演唱的抒情化便成了中国音乐剧的一大特色。在改编《小说》的同时,导演马达对唱词进行了重新梳理,使其更符合中文的演唱习惯,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因母语的天然感染力,加之具有针对性的再创作之后,音乐剧《小说》的歌曲便获得了远超原版的震撼效果。如剧中一首饱受赞誉的歌曲《结局》歌词所示:
终于等到最后结局,
如狂风席卷世界,
散落空中的纸屑,
希望的火光终将熄灭。
意向化的描述,勾勒出了故事结局的苍凉感,狂风、纸屑、火光等等概念被提炼出来成为观众眼中清晰可见的画面,律感十足的音韵也抹平了生硬的翻译腔。
又如另一首歌曲《夜空中的繁星》中的歌词:
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
跟随来自心底的声音,
任命运捉弄,我坚信,
黑夜尽头,会迎来黎明。
这样的文字是中文独有的特色,它不承担叙事功能,而是为描绘角色内心情感、平铺作品氛围存在的。
中国文学犹如中国哲学一般,是以不断反复、流动和变化的方式构思,且同时强调流动的整体性,这与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在重新梳理音乐剧《小说》的剧情脉络后,故事呈现出了“事件”与“非事件”并列的现象,统观性的思维影响着主创对于作品的改编,一个强大而又厚实的主体概念统领全局,让这个发生在作家工作室的故事有了电影感,也被赋予了更大的叙事纵深。
作为近些年来中文音乐剧中少有的“大格局叙事”,《小说》探讨了更加深层次的哲学意义,救赎与被救赎的双向关系,剖析了作為特定时代背景下,人自身的身份认同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成了一部值得研究与讨论的作品。美国经济危机、十余年前的杀人狂、跨越多年的校园霸凌案,这些连接起了现时空的情节,使其在最终一刻突然炸裂,也让故事有了戛然而止的完整性。剧情发展的间隙有足够的留白,让观众想象、填充,即使在观演结束后,这些缝隙也会被观众的各式奇思填满,使得音乐剧《小说》舞台外的生命力更为长久。
海外音乐剧进入中国,如果仅仅是复刻和“中文化”,那么作为从业者的我们便成了“文化的搬运工”,并未真正服务于本土观众,仅仅只是充当了海外价值观、意识形态进入中国的助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中国艺术行业从业者在面对他国文化时的要求,也是通向至高艺术殿堂的手段之一。
中国音乐剧专业人才教育始于1992年,中央戏剧学院最早开设音乐剧专业,相较于欧美起步较晚,邻国日韩的音乐剧产业也远远走在中国前头,因此“三步走”战略应运而生。从原版引进到中文版复刻,再到原创,每一步都预示着本土音乐剧产业的巨大变革、相关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飞速进步,同时也代表着市场的残酷竞争。推理音乐剧《小说》此次展现的是中国本土创作者的自知与自觉,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再创作的难度并不亚于原创,它需要突破重重桎梏,真正站在中国文化的基石上去思考,去服务中国观众;也需要打破海外音乐剧对本土市场的影响,提升中国艺术创作者的自信,培育属于我们的受众。在中国音乐剧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音乐剧《小说》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提出了中文版音乐剧的另一种可能性,在2020年至2021年音乐剧市场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