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老年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7-06徐婷婷王悦
徐婷婷 王悦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60岁以上神经内科1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症状改善程度、心理状态,并调查两组满意度评价。结果:护理1个月后.实验组SO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对照组躯体化、敏感、焦虑、偏执、恐怖与人际关系敏感等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提升老年病康复效果,改善其心理状态,有利于病情康复,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病;心理状态
老年病又称老年疾病,指人类在老年期(大于等于60岁)所患的与衰老有关的疾病,并且有自身特点的疾病。研究表明,脑卒中为老年病住院的主要患者群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干预,实验组实施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40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12±5.56)岁,观察组,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0.13±5.25)岁。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伴吞咽障碍诊断标准;②认知行为正常;③个人资料齐全,患者了解本次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对认知内容进行干预,根据患者本身文化程度、患者存在的知识接收能力,对患者采用较为适宜的方式普及疾病知识,确保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并且针对患者在治疗和就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答,消除其存在的困惑,减轻不安,积极配合治疗。②对患者采取情绪干预,医护人员需时刻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为患者讲解情绪与疾病恢复的相关性,以及消极情绪对预后效果产生的负面影响,告知患者应保持轻松的心态,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会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同时将会邀请一些成功康复的患者现场传授自身经验,增强患者康复及预后的信心。③针对患者社会性支持,鼓励患者保持社会性,坚持与外界进行有效沟通,家属应多鼓励患者,给予患者关爱,增加交流、互动的机会,从而帮助患者建立合理认知,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采用SCL-90评分症状自评量表,选取躯体化、敏感、焦虑、偏执、恐怖与人际关系敏感等指标进行分析,得分越高表示心理状况越好。将护理满意度量表作为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评价等级,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結果
两组护理SCL-90评分比较:对照组躯体化、敏感、焦虑、偏执、恐怖和人际关系敏感等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实验组(t=3.330、5.593、9.185、6.051、4.903、5.379,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目前是我国主要的相关科室患者来源,但由于患病人群大多为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从而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抑郁等负性心理,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影响患者预后恢复。因此,针对老年病患者治疗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的预后满意程度较护理前有明显提升,且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另外实验组护理后的心理健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老年病的不良临床症状体验,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有利于恢复健康,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