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康复的影响

2021-07-06马玉静

婚育与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影响探究

马玉静

【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康复的影响。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产后复查盆底肌力4级以下自然分娩产妇86名,将这些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人,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盆底肌训练方法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之前两组盆底肌力与漏尿次数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康复有积极作用,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探究;生物反馈电刺激;改善产后盆底肌康复;影响

分娩是一个幸福又充满危险的过程,以自然分娩为例,盆底肌肉、筋膜因分娩过度扩张而导致弹性减弱,对女性的生理健康造成影响,大小便失禁问题给女性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困扰。因此就需要借助现代医学手段,帮助产妇恢复盆底肌能力,传统康复方式起到的效果甚微,引入生物反馈电刺激后,产妇恢复能力进一步提升。本文就此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进行复查的产妇86名,皆为足月顺产,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3人。对照组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5.35±11.39)岁;观察组产妇,年龄26-38岁,平均年龄(26.35±12.59)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向产妇介绍产后盆底肌可能出现的问题,康复的目的、方法,指导产妇生活中进行凯格尔运动,或借助阴道哑铃,哑铃消毒后放入阴道,夹住哑铃十分钟,逐渐增加哑铃的重量,锻炼阴道壁肌肉力量。

1.2.2观察组:观察组则是借助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每周训练2次,每次半个小时,训练以产妇的耐受为标准逐渐增加电流强度,使得产妇可以感受肌肉收缩,通过肌电图,应用听视觉信号将肌肉活动情况传达给产妇。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盆底肌能力恢复情况依据相关量表进行评定,就干预前后的尿失禁问题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数据,对所获取的数据展开全面分析,以此比较两组康复的方法的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比较(x±s)

2.2两组产妇的治疗有效性,见表2。

表2 产妇的治疗有效性分析[门(%)]

3讨论

生育是每个适龄期妇女的权利,但是生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些风险,对产妇的生命健康以及心理造成影响,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庭成员给予她们足够的关怀,不仅要做好生育中的工作,还要对产后出现的问题给予科學治疗。

盆底肌无力是很多产妇在自然分娩后会出现的病症,这种病症不仅会影响产妇的性生活,还会给产妇带来很多生理问题,例如尿失禁,如不能及时解决会给产妇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她们正常生活。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协助产妇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传统的康复训练动作单一,持续周期长,很多患者缺乏长期锻炼的意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应用机械技术,通过无创治疗,让患者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增强会阴部肌肉的反应能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该技术操作过程简单,更加直观地将治疗效果展现给医护人员以及产妇,便于制定更好的康复计划,指导产妇的康复训练活动,总之借助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手段可以重塑盆底肌的功能,使产妇尽快摆脱尿失禁等问题的影响,更早地回归正常生活,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4结束语

孕妇在孕期以及产后会承受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双重折磨,从生理上分析,妊娠期间由于子宫及胎儿的增大,给予盆底肌很大的压力,在生育过程中,对阴道及盆底肌造成更大的伤害,导致盆底肌肉松弛,终致漏尿等问题的发生,因此需要通过康复训练使得盆底肌恢复正常。生物反馈电刺激在临床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提高了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情况。

猜你喜欢

影响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探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