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大党何以永远年轻

2021-07-06蔡建军

党的生活·青海 2021年6期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革命

蔡建军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如何让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永远年轻,既是重大的现实理论课题,也是在实践中方能探寻的答案。

一、坚定信仰信念:筑牢“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灵魂

中国共产党因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而诞生,也因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而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一路走来步伐坚定、百折不挠,就是内心有强大信仰;之所以能够经受住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就是因为心怀坚定的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提供永久性、方向性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党的百年奋斗,靠的是信仰,为的是理想。

回望历史风云,无论风雨坎坷、挫折艰险,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指引下,共产党人的信仰始终坚如磐石、屹立不倒。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的武功秘籍。

当前,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各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要想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信心,勇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前进。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提供长时段、长周期的切入点。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是一个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党员不是没有共产主义理想而徒有其“党员”之名的人,更不是通过入党到党内来捞好处的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密码”是永远高擎共产主义信仰,这是我们血液中流淌的红色基因,是我们坚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犹如启明星,照亮中国共产党人前行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提供现阶段、现时代的立足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远大的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但脱离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践行理想信念体现在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上,体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就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今天,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正需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品味“信仰的味道”,传承好“真理的火炬”。

二、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俯首甘为儒子牛”的为民情怀

人民至上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必须站稳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始终根植人民,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站稳人民立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党的一大将新生政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深刻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永葆为民初心,坚定人民立场,这是我们党百年行程中璀璨夺目的精神旗帜,也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法宝。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贯穿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一条主线,也是贯穿我们党治国理政全过程最亮丽的政治底色。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100多万名党员,能够从“红船”到“巨轮”,并且展现出无比光明的未来,从来都是紧紧地依靠人民,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读懂了党百年来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深厚感情,就能明白人民群众为什么信赖党、拥护党、紧跟党,就能知道党的根基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不断造福人民。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以人民拥护为最大动力,以造福人民为最大功绩,一以贯之地为人民谋幸福。

为人民谋幸福,不是抽象的,必须落在实处、见诸行动。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时代主题涤故更新,不变的永远是我们着眼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半条被子”的故事,还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钉钉子精神,都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人民正是通过一件件实事认识、拥护、笃信我们的党;我们的党正是通过为群众办成一件件实事,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堅持人民至上就要始终根植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栉风沐雨、苦难辉煌,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靠的就是始终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

百年党史,初心在民。共产党人时时刻刻扎根在人民中间,永远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中“开鲜花”。正如一首歌所表达的:“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历史一再表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永远打不断的“补给线”、摧不垮的“根据地”,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我们党面对风险挑战的最强靠山、长期稳定执政的最大底气。

三、矢志坚守根本:保持“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思想定力

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就不会有坚强的政党。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

必须始终不渝把牢指导地位不偏。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之本,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中国共产党人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最根本的就是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确立其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根本指导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指引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展现出巨大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引领力,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高擎马克思主义精神旗帜,就是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不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百年党史反复证明,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中,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与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仅体现在“四个自信”上,更重要和最根本的体现在“两个维护”上。只有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必须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不改。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取得的宝贵成果,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途径。在前进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浪袭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成就不能丢失、根本优势不能放弃、根本路径不能偏离,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篇章。

四、勇于自我革命:弘扬“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

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作为世界最大的执政大党,只有自身过硬,才能挑得起担子、扛得起使命。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题中之义。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党在“一大”纲领中就郑重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现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要推进社会革命,必须进行自我革命。

自我革命的勇气从哪里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不注意提升自身修养,腐化蜕变,违反党纪国法,都要被严肃问责、严格惩处。纵观百年党史,我们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今天,面对党情国情世情的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更加复杂,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更加严峻,勇于自我革命的要求更迫切、标准也更高。只有一以贯之进行党的自我革命,才能以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破解历史周期率的重要之策。“赶考”是一个长期、重大、艰巨的课题,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关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思考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只有把自身建设得坚强有力,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

回望百年党史,我们党正是从一次次刀刃向内的自我修复中浴火重生,实现凤凰涅槃。正因为我党一直居安思危,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才成为百年大党、世界大党,练就了中国共产党人自我净化的“绝世武功”,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这是党赢得人民信任和支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强国必先强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打虎”“拍蝇”“猎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中央政治局制定的八项规定,改变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这既彰显了我们党自我净化机制的强大力量,也显示出了我们党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设成为世界上强大政党的决心与能力。历史将证明,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新跨越。

五、夯实组织建设:确保“渠清为有活水来”的力量源泉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组织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备的强大优势。

要激活肌体细胞。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其作用能否发挥好,直接关系到党能否保持青春活力。探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密码,答案不是因为其党员人数多,而在于其建党质量高。“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要永葆青春活力,必须做到理想不褪色,信仰不动摇,宗旨不淡化,初心不改变,思想不僵化,斗志不滑坡,精神不懈怠,要求不放松,行为不暮气。只有这样,百年大党才能更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

要构筑战斗堡垒。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就是因为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191.4万名,党的基层组织468.1万个,是世界第一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党的肌体是否坚强有力,取决于党的基层组织是否坚强有力。要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要打造钢铁队伍。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有组织的部队,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铁的纪律是其组织性的重要体现。每名党员都是党组织中的一分子,忠诚于党组织、服从于党组织是天经地义的基本要求。在新时代,共产党员更需要强化组织意识,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强大凝聚力和执行力,庞大的队伍不仅没有散,而且越来越团结、越来越强大。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基层组织经脉气血畅通,党员干部队伍充满活力,形成了“民主+集中”的效应,有效发挥了政治效能。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永葆“赶考”初心,践行“追梦”使命,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接力赛。

使命在肩,永不止步。站在“兩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中国共产党要永远成功、永远辉煌,必须将初心变恒心,视使命为生命,弘扬优良传统,继续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永远年轻。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革命
信仰
漫画
中国的出行革命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