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恒的瞬息

2021-07-06撰文水天中

艺术品鉴 2021年16期
关键词:群像先贤气象

撰文=水天中

“先生之风——谌河历史肖像书写”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2021年 展览现场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时间短暂而影响深远的文化转变阶段。从几千年历史的角度衡量,它只是一闪而过的瞬息,但从民族文化和国家发展看,这个瞬息又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性意义,这就是20 世纪初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标志的历史阶段。而作为这一历史阶段发动并引领新文化启蒙运动的人物,他们既具有开阔的历史性思考,又各具不同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背景。他们从内心到外表的差异性,构成一个文化组合的精神景观。这些背景与禀赋各有千秋的文人,在思考中国历史的时候,有各自不同的动机与结论。正如历史学家所说,形成这一群体的基本因素并非性格和生活方式的统一性,而是思想上认定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他们具有一种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平衡。他们在历史整体性方面相伴相随地追求家国的改革,这种“和而不同”的结合,构成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化气象。

只要提到那些代表性人物,就会让百年后的我们萌生无穷的想象——蔡元培、王国维、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辜鸿铭、沈尹默……近年国内观众已经从影视、戏剧和文学作品中看到过今人对这些先贤形象的理解与想象。但以多幅绘画形式整体回顾不同组合的历史群贤,谌河“先生之风”群像创作则开风气之先。

画家选择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样式,既继承了传统书画的写意精神,从意、气、神的层面,仰观先贤个性气象;又利用了写实绘画再现历史形象的能量,使他们的形象可以捉摸,可以比较和想象,使他们宁静的组合构成“强烈的瞬间定型化”,从而构成具有独创因素的形式。近几年描绘“五四”文化人的绘画作品并不少见,但谌河的个性化手法,确实是对中国文人书画一贯气象的发展与继承,又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拓精神一脉相承。在历史脚步不断前行的今天,由当年文化群体的后继者塑造百年前的先辈形象,使这组创作成为家族文化背景和一贯的艺术追求自然融合的果实。这种文化背景和伦理传承,给了谌河扎实的构思与创作基础,它绝非“戏说”,绝非“想当然”,绝非“脸谱化”……这使对那些先生多少有所了解的我们,在这组历史人物群像作品前,感受到艺术处理的认同与历史记忆的信赖。

文化与历史在不断变迁,不断发展,而它的内在精神却得到一以贯之的延续。谌河的历史人物群像作品与长安古城的观众见面,确实是“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最佳阐释。

猜你喜欢

群像先贤气象
与先贤共度午后
伟大的中华治水先贤——史禄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一生多旦”与清代“红楼戏”对十二钗群像的重塑
气象战士之歌
大国气象
慷慨宗祠祭先贤
群像
尊师重教的古代先贤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