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07-06侯晓琨
侯晓琨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山东东营 257034
结直肠癌为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全球新发癌症的第3位,成为威胁人们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因素。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最有效方法,而护理作为外科手术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围术期予以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1]。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是在快速康复医学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及康复护理内涵不断延伸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理念,旨在通过医生和护士的密切配合,从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各因素出发,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加快患者康复进程。该文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纳入80例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予以80例患者随机分配,分配过程中先对患者的入院奇偶号进行记录,然后将入院号为奇数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入院号为偶数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各组均40例。最后将两组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于统计软件中录入、计算,显示所得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能开展临床对比研究。同时,该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中对照组4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①前基础准备。清洁肠道,给肠道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预防术后感染;指导患者进食营养易消化饮食,忌辛辣刺激生冷食物。②一般教育。通过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完善患者对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认知,包括手术方法、效果、注意事项等,提高手术治疗依从性。③术中手术配合。于手术开展过程中,密切配合手术医师完成各项手术操作,促进手术顺利开展[2]。④术后体征监测。术后加强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⑤康复指导。指导患者开展合理的康复训练,包括直肠感觉训练、生物反馈训练、腹部按摩等,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3]。
观察组40例患者行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制定康复护理方案。以技术、人文、精神、科学护理内容为横轴,以术前-术中-术后时间分段为纵轴,重建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崭新工作格局,由医生、麻醉师、护士共同参与诊疗计划的制定,共同制定康复护理方案[4]。(2)实施康复护理服务。①术前护理。除予以患者手术基础准备、肠道准备外,加强患者手术治疗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以促进认知体系的完善,提高手术治疗依从性;同时,根据患者生理特点适当补充葡萄糖液以维持良好的生理状态,提高手术耐受力[5];另外,联合患者家属共同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缓解紧张、焦虑心理,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②术中管理。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测,及时发现患者异常症状,遵医嘱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同时,一切从患者和手术医生的需要出发,提高手术配合度,以加快手术进程[6]。③术后护理。出血、感染、吻合口漏等均是结直肠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类型,术后护理中密切监测患者症状表现及体征变化,准确识别更并发症前兆症状,并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根据患者手术效果及生理状态,帮助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指导方案[7];强化镇痛管理,督促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效提早排气时间。围术期加强肠内营养,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效果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胃肠减压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
1.3.2 护理满意度 根据医院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评价分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级别,满意度为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之和[8]。满意:患者对护士的护理内容、护理方法和护理态度均表示满意;基本满意:护士的护理内容、护理方法和护理态度良好;不满意:护士护理内容不全面,护理方法不合理,护理态度不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胃肠减压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s)
?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对照组依次为95.00%、75.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体制的不断推进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医疗模式外科技术不断向专科化、复杂化发展,先进医疗设备不断涌入,新的尖端手术不断开展,临床护理必须由单一化向高度专业化、一专多能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9]。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是在快速康复外科(FTS)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下应运而生的新型护理理念,旨在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健康患者康复进程目的,通过医护协作,为患者提供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的责任制整体医疗服务,重建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崭新工作格局,进而减少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10]。该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于结直肠癌围术期护理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加快患者康复进程。传统护理模式下,手术室护士能力全而不精,完全随机式护理配合已满足不了患者的护理需求,如何突破传统治护模式,全面、动态掌握患者身心状况,为患者提供全面且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是医护人员思考的重要问题[11]。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改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打破医疗、护理两条线的现状,重建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崭新工作格局,护士全程参与诊疗及护理计划的制定,共同讨论治疗护理方案,大大地缩短了医护患之间的距离,保证了彼此的沟通与交流畅通,在为患者提供整体的基础上提供整体医疗服务,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12-13]。井涛等[1]探讨了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大肠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将6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依次为 (2.08±0.51)d、(1.48±0.82)d、(4.71±1.20)d,对照组依次为(3.81±0.75)d、(3.27±0.68)d、(8.61±1.06)d,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平均胃肠减压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依次为(18.46±4.35)h、(25.47±7.46)h、(29.47±8.46)h、(30.10±9.24)h、(8.24±1.55)d,对照组依次为(29.15±6.35)h、(47.25±10.33)h、(48.58±9.36)h、(61.35±14.24)h、(14.64±3.25)d,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即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进程及术后康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与文献研究结果一致。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该研究中,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对照组依次为95.00%、75.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即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能更好的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满意度。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是在当前护理质量管理内涵不断延伸和护士专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型护理模式,其不仅增强了医护患的凝聚力,加强团队合作,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护士业务水平和协调能力,更加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15]。
综上所述,与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能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