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木雕艺术与国画技法的创新融合

2021-07-06郑志杭

名家名作 2021年6期
关键词:木雕国画技法

郑志杭

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绘画形式,以宣纸、水墨、传统颜料为主要工具,潇洒挥笔,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学、对哲学独特的思考与表达,是中华艺术的集大成者,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的审美、技法值得其他形式艺术借鉴。

木雕在中国民间具有广阔的市场与悠久的传承历史,无论是建筑、家居、日用品还是室内摆件,都可以见到木雕的身影。虽然很常见,但是创作优秀的木雕作品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木雕艺术的突破既要靠技术的熟练,又要靠设计理念的创新,而这两者都可以向传统中国画学习,在借鉴中思考、进步。

笔者曾系统地学习中国画技法,同时在木雕领域也有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这样的“跨界”经历,可以深深地感觉到,木雕与国画有许多共同之处,向国画学习,融合其中的可取之处,是木雕艺术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实,在历史上,雕刻与绘画融合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秦汉时期的画像砖、隋唐时期的陵墓仪卫石刻、宋元时期的木雕、明清时期的留青竹刻等。这些都是艺术形式“跨界”创新的经典案例。具体到木雕而言,其中的点、线、面及组合方法等艺术语言,与国画具有诸多相通之处,这是二者创新融合的基础。

一、木雕与国画艺术的共同点

作为中华文化的体现,木雕和国画在艺术创作层面有许多共同点。

《菩萨立像》

首先,木雕与国画都注重内在的神似,中国画的精妙之处不在于模仿现实,而在于超越现实的神似,讲究“以意取像,以神写形”,反对一味地模仿自然,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取舍塑造,表达人文精神境界。木雕创作也是如此。通常而言,木雕师在设计作品时可以吸收和借鉴中国画的写意风格,在作品中融入艺术思考、人文价值,用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打破时空限制,自由创作,赋予现实事物艺术气息甚至诗意,巧妙地将玉的刚和画的柔结合在一起,产生绝美的艺术效果。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国画的一种延伸。

其次,无论是国画构图还是木雕作品的设计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归根结底,都是塑造形象的问题,形象是绘画、雕刻的生命,推而广之,也是一切艺术形式的基础。相对于木雕设计,国画创作的技法更加成熟、系统化,因此,木雕设计可以充分借鉴中国画的创作手法,注重整体的气韵,而不拘泥于具体的形象,风格要有个性,气魄要宏大,既要在整体上恢宏大气,又要在细节处细密瑰丽,如此设计的内容才能更加丰富,形式也会更加自由活泼。

最后,对线条的把控有许多相似点。在国画中,线条不仅是对事物、景物轮廓的抽象描绘,还承载着作者的思考与见解,线条中蕴含着力度感、质感,不同的线条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木雕也是如此,线条是木雕作品外在的“骨骼”,不仅塑造了作品的外形,而且体现着作者对美的认知、对生活的思考。此外,国画与木雕的线条都讲究流畅、平滑、自然,一气呵成,通过线条反映作品的立意,表达作者的态度。

综上所述,一尊优秀的木雕作品不亚于一幅好的国画,应该在设计和构图上学习国画,从而胜过画作。木雕师不仅要表现自己的雕刻技巧和整体设计,还要将自己的审美趣味注入其中,赋予木雕作品灵魂,使之与观者产生情感共鸣。

二、木雕设计对国画技法的借鉴

技法层面,木雕作品要想提升艺术价值,向国画“取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当然,这种学习应该在对国画艺术精心专研、熟悉掌握的前提下进行,在学习国画的过程中形成对文化艺术更深层次的认识,木雕作品的艺术内涵才能更加丰富,将雕刻与国画融合有利于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

木雕家要对所雕刻的对象细致地观察,在起稿时,可借鉴国画的构图思路,对作品做初步的构思。例如,可以借鉴国画对空间结构的表达,让作品有明暗、有层次、有灵性,让观者如临其境、幽思入怀,这也是传统工艺美术中经常用到的布局方法。

构图是基础,线条的应用是表现方式。设计时,在准确描绘物形、勾勒轮廓的基础上,特意强化某些线条的长短、粗细对比,带来立体感,可参考国画中锋运笔的技法,赋予作品雄伟磅礴的气势。熟练的木雕艺人可通过对线条的理解、运用塑造形象,体现个性化的思考。

在带有木纹、质地坚硬的木材上创作,如何保证线条的流畅是难点之一。再者,要用线条勾勒出画面,没有高超雕刻技术和不能熟练运用工具是无法完成创作的。因此,木雕创作者一样要具有一定的国画功底和基础,深入地研究国画的创作技巧,坚实的中国画基础对于木雕设计创作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三、木雕从业者应该具备的能力

木雕向国画学习,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极高的钻研能力、极大的耐心,优秀的木雕从业者需要有穿梭于木雕、国画两大艺术领域的跨界能力,才能用国画艺术为自己的作品“赋能”,提升木雕的创新水平。对于雕刻者而言,需要具备“学”和“用”两方面的基本功,以此作为水平提升的途径。

首先是博学,作为木雕从业者,必须先打破思维的边界,认识到国画艺术中构图、布局、造型等因素对于木雕创作的巨大价值,把自己的角色从“手艺人”转变为“学习者”,阅读相关书籍,或参观美术馆、博物馆,零距离接触大师画作,思考木雕创作中可以改进、借鉴的地方。系统地学习国画知识是提升木雕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笔者曾先后师从徐庆平、孟伟哉等画家,专研国画艺术,通过这些经历,对文化、艺术有了许多全新的认识,也为木雕创作打开了新思路。

其次是善用,学以致用才是提高之道。善用离不开苦练,从业者在学习、掌握国画艺术的基础上,还应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雕刻中多运用、多总结。模仿与复刻,是提升自己雕刻技能的两大有效举措。在国内外各知名艺术馆、博物馆中收藏有许多雕刻艺术珍品,这些作品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绘画的影响,借鉴了绘画的技法,可以作为直接运用的蓝本,在模仿中学习,与自己的艺术风格结合,焕发出新的生机。

《佛陀头像》

总之,“跨界”是木雕创新发展的必然之举,而国画与木雕有诸多融通之处,是跨界学习的最佳范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融合各类艺术的长处,才能将木雕艺术推上更高的水平,创作出更多的精品。

猜你喜欢

木雕国画技法
国画《鲦鱼》
国画《鲿》
手绘技法表现
《难忘岁月》(国画)
作品一
木雕鱼
秀秀台
国画等
木雕创作随想
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