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寿山石雕刻与传统国画的融合
2021-07-06孙文和
孙文和
寿山石是地壳变动、火山运动和地质演变形成的天然雕刻材料,由于其本身柔软易攻而成为雕刻者的最爱。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寿山石文化早已经和我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进而形成了当下远近闻名、博大精深的寿山石文化。寿山石文化的形成与中国许多传说相关,也正是寿山石的存在印证了“女娲补天遗石”“凤凰彩卵留人间”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对寿山石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何利用艺术手段和理念挖掘寿山石文化的艺术价值成为现代寿山石雕刻者的使命和责任。
一、寿山石高浮雕创作概述
寿山石的雕刻技法有很多,如浮雕、圆雕、镂雕、镶嵌等,在这众多的雕刻技法中,高浮雕是与传统国画最相融的雕刻技法。高浮雕技法讲究以刀代笔,利用刀在寿山石上进行传统国画的创作。高浮雕在寿山石雕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雕刻者都利用三维形体的空间起伏或夸张的处理手法来充分表现出人物重叠交错、起伏变化的复杂层次关系。高浮雕技法是国画在石雕上延伸的最佳雕刻技法。高浮雕的艺术创作常常以国画中的人物、花鸟鱼虫等为创作题材。雕刻者利用手中的刻刀雕刻出国画中特有的线条。国画的线条与寿山石的纹路相互映衬和融合,表现出了寿山石雕刻的艺术美。
高浮雕的艺术创作往往需要融合国画元素才能完成。为此,寿山石雕刻者往往需要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在高浮雕创作中,人物雕刻讲究形神兼备,同时雕刻者要按照石头的纹理走向和材质特点表现出国画的线条等多种传统国画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山水为题材的高浮雕艺术作品在构思、雕刻上要求非常严格,为了突出山水画的特点,往往合理布局国画的整片景色。
二、寿山石雕刻与传统国画的融合
寿山石本身质地柔软细腻、色彩绚丽、晶莹剔透。由于寿山石易雕的特点,其在很早的时候便被人们当作雕刻的材料。在福建考古文化中人们曾发现了利用寿山石制作而成的石器。从这点便能看出,很早寿山石就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中,中国传统寿山石雕刻文化如何传承下去一直是困扰现代雕刻者的难题。传统工艺要想在现代发展下去唯一的道路就是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寿山石雕刻者需要赋予寿山石雕刻新的意义,要用新的雕刻思维去诠释雕刻作品。如将西方抽象、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融入传统寿山石雕刻中,通过对人体比例的夸张刻画来加强对人物形态的展现。
寿山石雕刻手法是呈现作品的重要手段。雕刻者需要拥有一定的造型功底和艺术表现手法。艺术本身是没有界限的,寿山石雕刻文化在发展中融合了传统国画中的许多元素。以传统国画为雕刻题材,雕刻者需要思考如何将国画中表达的意境同样表现在雕刻文化中,利用国画的创作手法和理念来丰富寿山石雕刻的理论基础,以此来创新传统的寿山石雕刻文化。下面笔者结合作品《福山秀水吉祥红》《古寨晓韵》《佛性禅心》来谈谈寿山石雕刻与传统国画的融合。
(一)国画《福山秀水图》在寿山石上的创作
山水在中国人眼中一直很有深意,而《福山秀水图》更是意味着招财进宝。笔者以此画为原型在寿山石上尽可能地还原画中的意境,巧妙利用俏色雕刻手法,创作了寿山石雕作品《福山秀水吉祥红》(如图1)。笔者认为,高浮雕艺术手法就是在寿山石上延续国画的艺术魅力。整件作品以山为主体,根据寿山石石料的自然形状、色泽和纹理因材施艺,将天然美和艺术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红色部分雕刻成被云霞笼罩的红色山顶,白色部分雕刻成流畅的瀑布,充沛的水源汇聚成聚宝盆的形状,瀑布两旁松柏挺立。整件作品采用的是全景远式构图来表现远景和近景之间的层次关系,给人一种内心富足的感觉。在雕刻细节的处理上,利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体现了整件作品的层次感。从雕刻好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整个山被云霞笼罩,象征着红运当头。而山中挺拔的松柏象征着聚宝生财,瀑布从上而下有生生不息之感,寓意财源滚滚。
图1 《福山秀水吉祥红》
(二)国画《古寨晓韵》在寿山石上的创作
国画《古寨晓韵》属于满幅构图。整幅画呈现S形的走向。画中的山水都有源头,山脉此起彼伏从远景处连接到近景处,同时又从近景处连接到远景处。水从山上的深处流出,一直流到了近景处。整幅画突出了山水的特点,在这幅画中能看到山有静感、树有灵感、水有动感,看完这幅画之后让人心情舒畅、回味无穷。笔者以国画《古寨晓韵》为题材,利用俏色手法雕刻了寿山石雕作品《古寨晓韵》(如图2),同样延续了国画的精髓,整件作品所呈现出的画面有着清晰的对比和无穷的变化。作品中的景物相互映衬,每个景物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拿掉任何一个景物,整个画面就会显得不和谐。从空间的角度来看,这件石雕作品的设计非常饱满,这与原画满幅构图相类似。整幅画显得古朴雅致,让人看了之后有回味无穷的感觉。
图2 《古寨晓韵》
(三)国画《佛性禅心》在寿山石上的创作
艺术创作是寿山石的主体,巧用俏色是寿山石雕刻的主旋律。雕刻者要因势象形、扬长避短,以娴熟的技巧充分展现寿山石的天资丽质,赋予顽石无限的艺术生命。寿山石雕《佛性禅心》(如图3)就巧妙运用俏色技法,能够看出原石的色调为其整体添加了许多自然的趣味和生机。整件作品的线条雕刻得细腻流畅,佛陀跌迦端坐在祥云之上,从其神情看出了四大皆空、万物无碍于心的禅定境界,整件作品禅韵生幽,让人看去有大彻大悟、看破红尘的奇效,在肉眼可见的雕刻处能够看到细小的纹路,仔细看去佛陀的表情十分传神。
图3 《佛性禅心》
寿山石雕作品《平步青云》延续了山水雕刻的特点。整件作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并且两部分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左半部分树木枝叶繁茂,还有友人登高望远。在山顶处还有一处亭子,远远看去,友人相伴向远处的亭中走去。右半部分雕刻以山为主体。两部分相比较,右半部分的风景显得有些凄凉。冷色调的风景与暖色调的风景相融在一起,会让人的心情产生起伏。这件作品正如其名字一样,有着对自身前程的愿景,故作品有着仕途顺利的寓意。
总的来说,艺术家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开阔自己的眼界,从而获得创作的灵感。传统的寿山石雕刻文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雕刻者采用国画的创作理念和原理创作新的寿山石雕刻作品已经成为寿山石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只有走创新发展的道路,才能永远保持寿山石雕刻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