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肝健脾法治疗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2021-07-05于国华

婚育与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于国华

【摘要】目的:疏肝健脾法治疗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益肝灵片治疗和疏肝健脾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实施疏肝健脾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值,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疏肝健脾法;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效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以及与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害,根据病情的轻重可分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与之相关的肝硬化、肝细胞癌[1]。此病的治疗主要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维护抗氧化平衡,降脂药物是西医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常用药物,但长期服用降低西药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且可能加重肝损伤[2]。我国中医认为此病发病机理为本虚标实,肝脾肾虚为本,湿热、痰浊、瘀血为标,结合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痰浊”“湿阻”“胁痛”“积聚”“臌胀”“黄疸”等范畴,运用中药治疗此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3]。本研究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疏肝健脾法治疗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护肝胶囊和疏肝健脾法治疗。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45.28±4.56)岁;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9~64岁,平均年龄(46.72±4.25)岁。对两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并同意;2西医临床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3中医辨证为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

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2严重心、肾功能障碍患者;3恶性肿瘤患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5精神障碍患者;6入组前两周内服用影响脂质代谢药物患者;7依从性差患者。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口服益肝灵片(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1021961)治疗,2粒/次,2次/d,连续服用8周。观察组接受疏肝健脾法治疗,给予患者清脂护肝汤,药方为荷叶30g,竹叶15g,郁金15g,赤芍15g,茯苓18g,泽兰10g,白芍各10g,白术20g,云苓20g,草决明20g,焦山楂20g,藿香12g。用水煎服,1剂/d,3次/d,连续服用8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小时,肝功能、血脂指标恢复正常为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血脂指标下降>50%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肝功能、血脂指标下降20%~50%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肝功能、血脂指标下降<20%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主要包括脘腹作胀、口干不欲饮、胁痛等3个项目,每项满分为3分,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越严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值

脘腹作胀、口干不欲饮、胁痛治疗前,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脂情况治疗前,两组的肝功能、血脂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血脂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3。

3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其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结直肠肿瘤密切相关[4]。随着代谢综合征和肥胖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慢性肝脏疾病[5]。此病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肝细胞的脂肪变性以及脂肪在肝脏内的蓄积[6]。中医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位在肝,与脾、胃、肾关系密切,发病原因主要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7]。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内结、瘀血阻滞,形成湿、痰、瘀互结,痹阻于肝脏脉络而成[8]。

清脂护肝汤由荷叶、竹叶、郁金、赤芍、茯苓、泽兰、白芍、白术、云苓、草决明、焦山楂、藿香等药材组成,其中白术具有健脾益气之功效;郁金具有行气解郁之功效;荷叶、竹叶具有性热解毒之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效[9]。将数种药材并用,共奏疏肝健脾、清热利湿的功效。从本次研究结果可得知,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实施疏肝健脾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值,降低患者血脂水平。

综上所述,对对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实施疏肝健脾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晓星,刘延东,杨川.保肝解毒汤保留灌肠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20,48(10):47-51.

[2]詹瀟潇,梁惠卿,唐金模.基于“痰湿”理论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0,30(1):90-92.

[3]杨旻昕,洪庆祥,岑怡.清降保龄液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9,41(2):200-204.

[4]王宏志,计春燕,屈银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6):154-155.

[5]龚亚华,张银华,陈建杰,等.健脾理气化湿方配方颗粒治疗脾虚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疗效及对FFA,HOMA-IR,APRI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7):200-204.

[6]徐立,陈良臻,庄桂凤,等.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12):127-132.

[7]洪美凤,涂仁安.疏肝清热利湿汤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1):88-90.

[8]万晓燕.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效果观察[J].健康之友,2019,30(11):111-112.

[9]谢晓彤,王笑梅,肖家军,等.小陷胸汤加味治疗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45例[J].河南中医,2020,40(9):1332-1335.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