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对阵痛分娩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研究
2021-07-05徐媛
徐媛
【摘要】目的:研究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初产妇阵痛分娩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初产妇,本次实验在2019年4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0年4月,实验对象共计90人。随机编号结果的奇偶性为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对照组产妇接受基础护理,实验组产妇接受连续性助产护理,对两组产妇阵痛评分、自然分娩率、总产程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1.95±0.71)分及(3.63±0.88)分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产妇阵痛评分,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高,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88.89%及77.78%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低,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深入的分析,(226.85±102.51)分钟及(431.52±124.83)分钟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产妇总产程,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长,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在初产妇护理中连续性助产护理的效果优于基础护理,其在降低产妇阵痛评分、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总产程方面作用较为突出。
【关键词】初产妇;基础护理;连续性助产护理;阵痛分娩;自然分娩率
由于初产妇对分娩知识的了解较少,在分娩时往往会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这种情况下,分娩结局必然会受到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严重时会危及孕产妇及胎婴儿的生命安全。在民众健康意识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产妇护理水平成为当前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这种情况下,对比分析基础护理及连续性助产护理在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是十分有必要的。参与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实验的初产妇人数为90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本院就诊的90例初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将奇数编号产妇划分为对照组,将偶数编号产妇划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30.5±1.7)岁,分娩孕周38~41周,实验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0.7±1.8)岁,分娩孕周39~41周。两组产妇基础信息差异微小,资料可以用于比较(P>0.05)[1]。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基础护理,实验组产妇接受连续性助产护理。在连续性助产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坚持一对一助产护理的原则,分析产妇的实际情况及心理状态,以此为依据制定助产护理方案,为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规范护理工作的开展。而且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在分娩前向产妇讲解分娩知识及技巧,帮助产妇掌握拉玛泽呼吸法,以此减轻阵痛。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加强对产妇心理的干预,放松产妇的身心,帮助产妇正确看待分娩,使产妇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此提高护理工作的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1.3判断标准对两组产妇阵痛评分、自然分娩率、总产程进行分析和对比。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
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2.1两组产妇阵痛评分
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1.95±0.71)分及(3.63±0.88)分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产妇阵痛评分,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高,差异较为凸显,(P<0.05)。
2.2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
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88.89%及77.78%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对照组自然分娩的产妇人数为35人,实验组自然分娩的产妇人数为40人,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低,差异较为凸显(P<0.05)[3],见表1。
3讨论
连续性助产护理在初产妇护理中的表现相比基础护理更加理想。连续性助产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产前、产中及产后对患者实施全过程的护理,以此保证初产妇正確看待分娩,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帮助护理人员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此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改善分娩结局,缩短产妇的总产程。实验结果显示,在初产妇护理中连续性助产护理的效果优于基础护理[4]。
本次实验表明,连续性助产护理在降低初产妇阵痛评分、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总产程方面有着十分理想的效果。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明确连续性助产护理的作用及优势,并注意在初产妇护理中进行实践,以此提高护理工作的水平,为初产妇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胡愈芝.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阵痛分娩以及自然分娩率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9):73-75.
[2]刘静,高娟.连续性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对阵痛分娩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研究[J].贵州医药,2020,44(9):1479-1480.
[3]杨薇.连续性助产服务护理在初产妇围分娩期的干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4):280-281.
[4]周芹,张少华.连续助产护理法在初产妇护理中的实践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8):1364-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