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植树造林面临问题及建议
2021-07-05莒县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陈志敏
莒县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 陈志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开展“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的实施意见》要求,近年来,全省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科学绿化国土行动,森林资源总量实现大幅度增长,林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果显著。
拿莒县来说:自2015年春,在全日照市率先实施道路绿化、水系绿化、荒山绿化、退耕还绿、村镇绿化、城市绿化为重点的“六绿”工程,从2016年开始实施镇村兴绿、庭院妆绿、退耕还绿、通道连绿、水系扩绿、湿地添绿、城区增绿、荒山披绿、封山护绿、苗木生绿等十绿工程,历时五年,共完成造林24万余亩,全县宜林荒山、荒岭、荒滩等大都已经绿化。随着两轮大规模林业会战的收官,客观分析和 “回头看”,近几年莒县生态建设步伐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但造林绿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有不少,特别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文件的规定,当前植树造林面临的问题突出在:
一方面,造林面临无地可造。根据“三调”最新成果,初步统计:目前莒县除去耕地、基本农田、道路、村镇等建设和水面、有林地,全县范围内可造林的地块几乎不存在。
另一方面,造林绿化投资回收期长、眼前效益低,导致造林资金投入后劲不足。经过前几年政府大力鼓励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吸引了大量民企投资林业,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林农(林企)没有收到所期望的收益,特别是造林绿化与工业项目相比,更注重的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造成社会资本投资林业的积极性大幅度降低,成规模、档次高的造林绿化片区小,不能承担林业重大项目的落地。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一环,也是贯彻落实“两山论”的主要抓手。其实“含绿量”就是“含金量”,生态环境资源有多大、绿色发展空间有多远、多广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能实现绿色发展,也就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竞争力核心。对此建议:
一是切实解决无地可造林的困境。对25度以上坡耕地,坚持推行退耕还林,对15度以上坡耕地,逐步推行退耕还林。同时,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确实不适合发展粮食作物的土地,根据实际情况和农民意愿,积极退耕还林还草。
二是对“国土三调”所辖的草地进行筛选,结合立地条件,因地制宜,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投入专项绿化资金,公开招标,实行“工程造林”,走科学、生态的造林绿化之路,树立“政府花钱买生态”的长久理念。
三是充分挖掘现有林地潜力,通过改造、引进、更新品种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进一步增强造林绿化建设的吸引力,引导社会各类资本的再次投入。
四是对现有生态公益林加大管护投入。把有效的林业专项资金用在生态林保护上,严格落实封山育林管理办法,设立专门的封山育林基金,保护好已取得的绿化成果,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生态建设积极性。
莒县丹凤山荒山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