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生活
——鞍山市深化“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综述

2021-07-04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12期
关键词:鞍山市党群基层

进入新时代,我国城乡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服务需求多样化,迫切需要构建连接党委政府和城乡群众的“一张网”,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群众;迫切需要创新服务群众方式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迫切需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使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有机衔接、良性互动,及时解决好基层的难题和群众的问题,这是新时代给党的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提出的鲜活课题。

鞍山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社会治理各方面各环节,深化“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强化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职责,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有效途径,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生活。

“党群一张网”什么样?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工作方向

推进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统筹谋划,只有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才能明确方向,解决好“为了什么、向何处去”这一问题。

做好“以点带面”。鞍山市委制定出台《中共鞍山市委关于深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决定》,对试点工作作出总体设计和详细部署。市委组织部把抓好试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履行牵头抓总、制定政策、创新机制、督导考核等职责,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党群一张网”建设工作。

坚持“三个引领”。一是坚持政治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作用,确保政治方向不偏离。市委推动鞍山师范学院成立社会治理学院,总结实践经验、加强理论探索、培养治理人才。对7900多名党支部书记进行全员轮训,引导他们增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坚持组织引领,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提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群服务中心服务载体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各类组织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三是坚持机制引领,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等机制,以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社会治理“千条线”。例如,海城市中小村党委制定实行“三制五法七公约”,真正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实现“三个互动”。一是与群众互动,各级党组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运用8890 总平台和“党群一张网”,宣传党的政策,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诉求,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实现网络平台和实体大厅、线上运行和线下服务一体化。二是与基层互动,通过人往基层走、权力向基层下放,有效解决上下沟通不顺畅、基层权责不统一等突出问题,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组织全市1281 名党政领导干部与乡街村社建立互动联系点。把每周五确定为“党团活动日”,各级机关深入基层送政策、送帮扶、访实情。三是与企业互动,通过8890 总平台联动政银税企对接服务中心,实行领导干部到企业现场办公制度,选派企业信息员1.7 万余人,使企业需求上行和惠企政策下行的渠道畅通。今年年初以来,副市级以上领导深入275 户企业解决问题700 余个,企业信息员帮助解决问题6000 余个。

“党群一张网”怎么织?整合功能平台,搭好基本架构

如何设计智慧化服务平台,如何整合资源,又如何有序铺开、实体运作?鞍山市在建设“党群一张网”进程中下功夫、求实效。

设立“一委一办”机构。“一委”,即鞍山市群众工作委员会,作为全市抓基层、抓治理、抓群众工作的常态化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基层社会治理总体规划和全面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破解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难题,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把关定向,由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主任。“一办”,即鞍山市群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具体办事机构,负责落实市群众工作委员会工作部署,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对群众诉求办理工作履行指导、协调、督办、考核职责,推动市委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由宏观到具体、从预期变为现实。

“一委一办”坚持以事为轴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解决重大问题,建立“平台吹哨、部门和地区报到”机制,形成整合协同效应;实行重大疑难诉求“一把手”批办制度,以机制创新破解民生难题;市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现场办公会,推动解决疑难问题;建立管理监督机制,实行全过程管控;建立回访评价机制,形成闭环管理。

打造“党群一张网”。整合智慧党建、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综合治理等网络功能平台,充分发挥网格全覆盖、多功能、动态监管、即时服务的优势,以党组织为联结,以党员为骨干,有效联通各类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充分实现党建、治理、服务“三网融合”。

2019 年,鞍山市取消政府各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热线电话,将原有的“12345 政府服务热线”“民心网”“警务110”等百余个诉求反映渠道整合为鞍山市12345(8890)互动平台,依托市公共服务集团组建呼叫中心,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运行,全天候受理群众诉求。2020 年,同步上线“鞍山三个面向互动宝”手机APP,集成诉求办理、政策咨询等10 项功能。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66 个责任单位与平台联网;有2.5万余个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办理人员与平台连接,随时接收指令、对民生诉求的办理情况进行反馈;有1.3 万余名群众、2.4 万家企业、近万个基层单位入网……有效实现“一网治理、一网服务、一网指挥、一体督办”。

构建“党群服务体系”。实体化管理指挥中心设在鞍山市党群服务中心,各成员单位派人进驻管理“指挥部”办公,统筹负责诉求受理、分转、审核、回访、督办、分析等工作,政府部门、银行、税务组成联合协同小组,专门负责受理诉求,做到“一屏观全城、一网管所有”。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每周都到“指挥部”现场办公,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经常到平台接听电话,带动各级领导干部主动到平台受理诉求。

鞍山市12345(8890)互动平台实行24 小时轮流值班制度,打造“不下班服务中心”和“市域问题协调调度中心”。在县(市)区设工作站,在市县部门、乡镇(街道)设立联网点,村和社区建立诉求办理情况台账,通过从事业单位调剂或购买服务的方式,安排1279 名专职办件员,建立并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党群服务中心体系,一揽子组织协调诉求办理工作。在市县乡三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四平台”(党建服务、8890 诉求办理、8890 便民服务、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在社区(村)设立“六站”,其中“四站”与“四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另设8890 幸福驿站和贫困户救助站。截至目前,鞍山市党群服务中心已实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全部覆盖、有效运行。

建立“统一问题池”。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线上线下办理诉求情况全部纳入“问题池”,建立“受理—分转—审核—分析—调查—督办”闭环办理机制。不断完善群众诉求办结情况回访制度,对群众不满意的诉求件,立即启动督办程序。督办后,群众如果依然不满意,将严肃问责相关责任人。将群众诉求办理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评先评优、绩效考核、提拔重用的重要参考。每天对平台数据进行分析研判,以内参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并通报各地区和相关部门;每月、每季度形成分析报告,报送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全力当好“参谋助手”。全面推进数据共享,服务各级党委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公共服务单位,助其在预警指挥、舆情处置等方面作出正确决策部署。

“问题池”对群众的诉求逐一建档,生成“身份证号码”,动态记录办理情况和评价情况,随时可查可评可监测。例如,依据平台对社会治理的大数据智能分析结果,制定出台《鞍山市稳定问题清单及责任分工方案》和《维稳安保工作导则》,进一步提高了维稳安保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制度化水平;对老旧小区公共设施维修管理、噪声污染、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困难等11 类问题,逐一进行数据分析,找准问题根源,制定规范性制度文件,从源头上予以解决;针对“平台时常接到案件线索,警务110 却时常接到非警诉求”的实际情况,推进实现即时互转,切实提高服务和治理效率……

鞍山市铁西区共和街道共和社区的党员志愿者手绘墙画扮靓小区

鞍山市12345(8890)互动平台的工作人员在处理群众诉求时,坚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能办的马上办,并告知流程和时限,对不合理的诉求则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让群众充分体会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温度。该平台现已受理诉求120 万件,办结率99.8%,群众和企业满意率达95%,着力实现“输入的是矛盾和问题,输出的是群众企业满意”这一目标。2020 年度,鞍山市12345(8890)互动平台荣获“全国政务热线卓越百姓服务奖”。

“党群一张网”啥效果?服务叫得响,治理更通畅

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实践探索,鞍山市“党群一张网”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受到群众的高度评价。

面向群众,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平台受理比较集中的诉求,开展党员干部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为1348 户居民办理房产证,解决医保、社保问题18132个,清欠农民工工资2316 万元,落实惠民政策还利于民4.5 亿元。平台在鞍钢厂办大集体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减压阀”作用,组织鞍钢和市直有关部门进驻平台,及时解答相关咨询,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办理诉求800 余件;针对一些职工反映的生活困难诉求,协调鞍钢对15 万名大集体职工进行全面排查,对2000 多名困难职工进行重点帮扶,保证鞍钢大集体改革顺利完成。

面向企业,解决创新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依托鞍山市12345(8890)互动平台和政银税企中心,组织1.7万名企业信息员和75 个帮扶小组深入企业收集问题,组织审批、执法、银行、税务等部门线上线下对接企业,受理诉求,解读政策,提供“一站式”服务。例如,2020 年,有百余家企业反映存在“人才短缺、招工难”问题,平台通过宣传人才政策、开展校地合作、举办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等方式,加大人才引进和招工力度,目前已解决175 家企业“用工荒”问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企业面临资金短缺困难,在平台的指挥下,工作专班迅速成立,仅一个月就帮助251 家市场主体修复信用记录,为企业融资扫清障碍。

面向基层,解难题、转作风、建队伍。制定出台《鞍山市群众诉求办理条例》 《党组织和党员办理诉求办法》 《乡镇(街道)工作职责清单》 《村(社区)为民服务事项清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有效保障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取得实效。印发《致全市广大基层党组织的一封信》,开展问题和意见建议有奖征集活动。建立村(社区)支部书记通信员制度,121 名通信员将基层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向市委反映。例如,2020 年3 月,平台接到基层反映“村(社区)干部待遇偏低,岗位吸引力低,工作积极性差”的问题,鞍山市迅速制定对策,每年增加2628.4 万元财政预算,为社区工作者每人每月增加500 元补贴。

多年来,鞍山市按照“明责、赋权、扩能”的要求,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不断赋予乡镇(街道)相应职责权限,持续加强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保障,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坚持“依靠群众管理服务群众”的理念,动员各种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服务团队发挥作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体系,培育发展社会组织1156 个、心理疏导团队成员500 余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36 个、民间调解组织80 余个。建立23 支青年奋斗者团队,组织1398 名青年干部人才积极投身服务企业和群众工作。发展壮大“郭明义爱心团队”,目前已有31 万余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

猜你喜欢

鞍山市党群基层
成长相册
拱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家门口的“红色家园”
基层巡览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Factors that affect students’oral ability and their strategies
电力企业党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对策
新形势下企业党群工作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从函数角度探索数列的求和方法
论党群工作在电力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