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探析

2021-07-04王灿

科学与财富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政治工作思政教育

王灿

摘  要: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综合考虑学生综合素质全面需求,开展有效思政教学工作。文章对思政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高校思政;思想政治;政治工作;思政教育

引言

当代社会需要的是理论与技能兼备的实践型、创新型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应当担当起自己的实践育人责任。由于各高校对实践育人的认知不足,育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出现了实践育人活动效果不理想,大学生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不匹配的现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整合优化资源、健全教育机制、创新育人理念、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大学生的自身成长。

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可以说是站在新的起点上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要坚持遵循立德树人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并落实到教育的每个细节和每个环节中去,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优秀人才,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当前,思想文化领域斗争异常尖锐、异常复杂,历史虚无主义、民族社会主义、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构成了严峻挑战,当今市场充斥着逐利性、功利性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思想的发展与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党和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中一些腐朽消极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因此,只有顺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都与意识形态的安全密不可分。高校的思政课堂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是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主阵地和最前沿。大学生作为推动未来祖国向前发展的重要“主力军”,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他们具备的意识形态素养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党和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这也就足以说明高校思政課堂在党和国家开展的意识形态的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创新高校思政工作是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迫切需要。

2思政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2.1实践教学环节不够清晰具体

素质教育教学工作下存在诸多问题,在学生课表中却难以发现任何形式的实践教学安排,即没有任何形式、地点及时间上的安排,甚至部分院校即使在课表上进行了相应的安排,但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难以得到切实的落实。通常来讲,思政实践课环节在学分、学时的基础上,还需要有考核、操作、规范、课表及计划层面的要求,唯有如此,才能让思政实践科恒更系统、体系、独立,才能让学生在思政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和发展。然而由于思政实践教学环节不够清晰、不够具体,甚至存在缺失的问题,导致思政实践教学,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升,进而导致思政理论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受到影响。

2.2建设机制不够完善

课程思政是全新的思政教育理念,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作为支撑。然而我国高校现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理念,却难以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功能和作用,无法在有限时间内构建出涵盖评价机制、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领导机制的制度体系,进而导致顶层设计缺乏依据、执行部门缺乏章程,教师教学缺乏约束,致使课程思政建设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高校党委的责任体系不够明确,不同课程的德育功能不够明显,教师在评价机制、运行机制及管理机制中的责任不够明确,且缺乏整套的培养方案,致使课程思政建设出现流程紊乱、形式固化、思想僵化等问题。

2.3思政教育方式与内容单一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给教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转变,特别是一些新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新奇的体验。对于学生来说,当前的思政教育形式较为单一,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影响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大多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吸引学生,还有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将马列原著中的内容教给学生,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思政教育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也同样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3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具体策略

3.1规范操作,统一流程

通过制度制定的方式,帮助教师明确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授课形式、实践地点及教学目标,使教师能够根据相关的操作,更好地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活动。高校还应结合思政理论教学的特征,制定总体规划与阶段目标,让思政实践教学“有方向”“有依托”。而在流程上,高校应在做好专门管理、领导机制及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引导教师将教学内容的普遍性与科学性体现出来,根据实践教学活动,统一流程,让思政实践教学活动更加规范、更加合理。进而帮助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和发展。此外,高校还要明确思政教育与勤工俭学、社团活动、实习实践的区别,要在明确实践目标的基础上,将思政实践教学的课程融入其中,使思政教育内容更好地渗透到不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以此形成系统的整体。

3.2提升课程思政的构建能力

首先,应构建专业化的、现代化的课程思政领导小组,要明确课程思政构建内容、目标及方法,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帮助专业教师理清育德意识和育人意识之间的关系,以思政教师为抓手,提升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和意识。其次,构建专业的培训机制,着重培养专业教师的思政素养、马克思理论知识,帮助教师明确思政教育在学科建设中的价值,注重立德树人理念在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相互结合中的应用。关注学生主体意识对课程思政的影响,通过理论研究形成以“润物无声”为主、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最后,构建以思政教师为龙头的教学队伍,着力构建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机制,利用制度手段发挥思政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引导功能。此外,高校应根据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目标及原则,结合专业课程的课设特点,构建出全新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该机制主要包括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应用及延伸;思政元素在专业教学中的体现、表达及应用,课程思政对思政课程的反馈及引导等。即思政课程结合课程思政的实践状况,合理规范课程内容、培养方向和教学方法,以此使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

3.3积极促进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高校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的知识教育,更应该关注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素质,综合考虑学生在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教育,做到全面培养。高校的思政教育必须要和学校的管理工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建立起一个相应的行政管理机制,建立起一个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不同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应做到与时俱进。形式上不断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网站的艺术性、趣味性,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日后还需要注重教师素质培养,加强教育方式方法创新,以提高高校思政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任宏伟.浅谈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1):437.

[2]唐艳华.大数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J].文教资料,2017,2(23):26.

[3]高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7,1(12):57.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政治工作思政教育
谈高校思政课堂的文化建设
试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