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朔东露天矿采区过渡期生产接续研究
2021-07-02董淑斌马海渊傅新华
刘 果,许 昌,孙 宽,董淑斌,马海渊,傅新华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东露天矿,山西 朔州 036006)
采用综合工艺开采,剥离采用单斗卡车工艺,采煤采用端帮半固定式破碎站半连续工艺,即分别在4#煤底板和9#煤底板设置端帮半固定式破碎站,原煤经一次破碎后经端帮带式输送机转载,经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输送至选煤厂。由于采区过渡涉及均衡剥采比、原煤运输系统改造、土场空间、运输系统布置、产量接续等新课题,需要提前对采取过渡方案进行研究[1]。
1 采区过渡研究必要性
采区过渡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物料排弃运距的远近、产量的接续,严重影响露天矿的总体经济效益[2]。露天煤矿转向过渡期间的开拓运输系统也较为复杂,如果组织管理不当,将会使运距增大、运输系统混乱,影响露天矿的正常生产[3]。借鉴行业内其他露天矿采区转向经验,从原采区实现完全转至新采区具有时间长、运输系统布置需要重新优化、排土空间紧张等新情况,需要提前进行可行性研究[4]。按照初步规划,东露天矿首采区向西靠界后,向北转向进入二采区,未来6 年内将是采区过渡期,需要提前进行中期生产组织规划。考虑南端帮半固定式运煤系统掘进要避开北岭矿界,4#煤破碎口端帮巷剩余移设空间仅为1 190 m,为防止下部9#煤破碎口影响内排空间释放,过渡期内需要完成将运煤系统按计划改造至地面,对日后转向工作存在的难题进行预判,实现原煤入口接续平稳[5]。首采区出入沟系统由南帮1380 干道,经1380 坡道~1320 坡道至工作帮1320 平盘工作面,此外,由南帮1380 坡道~1350 坡道,经内排土场1350 坡道~1320 坡道~1290 坡道~4#煤底板移动联络道路至矿坑北部,需要考虑二采区工作面如何与现有出入沟衔接问题,故开展东露天矿采区过渡期间生产接续研究具有必要性、紧迫性[6]。
2 均衡生产剥采比确定
2.1 首采区剩余工程量
采用3Dmine 软件对首采区进行开采后建模,利用地质模型报告首采区剩余工程量,保证了计算准确性。北端帮地表高程1 430 m,分别在1420、1400、1380 平盘预留30 m 宽道路供外包小车行驶,下部1350、1320、1290、4#煤底板平盘预留40 m 道路宽度供自营卡车行驶,下部4下1至11#煤底板5 个平盘并段开采。南端帮地表高程1 370 m,在1350 平盘预留30 m 宽道路供外包小车行驶,下部1320、1290、1260、1230 平盘和4#煤底板平盘预留40 m 道路宽度供自营卡车行驶,下部4下1至1#1 煤底板5个平盘并段开采。西端帮地表高程1 340 m,11#煤底板高程1 120 m,在1320、1290、1260、1230 平盘和4 煤底板平盘预留40 m 道路宽度供自营卡车行驶,下部4下1至11#煤底板5 个平盘并段开采。
2.2 均衡剥采比
为了掌握二采区需要超前剥离的工程量,计划按照北端帮原4#煤靠界位置,按照1320 平盘及以下平盘宽度90 m,1335 平盘及上部平盘宽度60 m进行缓帮工程量计算,即二采区过渡至4#煤顶板位置。通过上述工程位置建模,采用3Dmine 软件中“块体”-“块体报告”功能,计算不同工程位置情况下对应的工程量。通过建模计算可知,从目前矿坑要过渡至二采区11#煤底板,需要剥离工程量73 412 万m3及采煤量13 323 万t,其中首采区剩余剥离工程量51 104 万m3,采煤量13 548 万t;首采区完全靠界至二采区过渡4#煤顶板位置需要增加剥离工程量11 438 万m3;二采区过渡至4#煤顶板位置至完全转向需要增加剥离工程量10 870 万m3,可采出原煤452 万t。由此可知,均衡剥采比为5.51 m3/t。
2.3 排定中长期计划
按照年计划2 000 万t,分别对2020 年下半年和2021—2025 年编制中长期计划,平朔东露天矿2020—2026 年生产计划见表1,可知二采区开始剥离作业时间为2022 年,二采区采煤作业时间为2024 年。
表1 平朔东露天矿2020—2026 年生产计划
2.4 内排空间
根据平朔东露天矿采区转向方案,排土场整体按最高1 450 m 水平排弃,通过首采区与二采区底部11#煤全留沟模型计算可知,2020 年6 月底至采区过渡至11#煤底板位置,内排土场整体帮坡角小于19°情况下,土场空间剩余容量为8.1 亿m3(沉降系数为1.2),满足采区过渡期间排土场空间需求,故推荐在11 煤底板留沟方式进行排土过渡[7],其中最下面1 个台阶采用高段排土,缩短卡车运距[8]。全留沟情况下首采区剩余土场空间见表2。
表2 全留沟情况下首采区剩余土场空间
考虑到最小工程量完成转向,建议按照均衡剥采比确定年度采剥工程量,当首采区推进至西帮时,每完成1 个平盘靠界,二采区就完成该平盘及地表以上平盘恢复至正常平盘宽度-“双坑布置+直角转向”方式,减少超前剥离工程量。
3 原煤运输系统布置
3.1 原煤运输系统行走路径
按照规划,原煤运输系统提升至地面后在地表设置半固定式破碎站,原煤经带式输送机走廊运输至选煤厂。为了减少地表破碎站占压煤炭资源,将破碎站选址在首采区和二采区90°夹角位置,沿北帮1400 干道至首采区东北部复垦区,经内排土场1450平盘至首采区东南部1400 平盘设备停放场地,然后接现有驱动机房。该方案具有转载点少、利用土场空间施工速度快、方便与选煤厂已有系统衔接等特点。原煤地面运输系统行走路径如图1。
图1 原煤地面运输系统行走路径
3.2 原煤运输系统投用
根据巷道二期掘进工程和地质条件,4#煤因背斜构造先上山掘进,过背斜顶后下山掘进,合理选择上山掘进位置,为此,确定2020 年10 月下旬投用的4#煤8#端帮巷移设步距480 m(提前50 m 上山掘进),由于需要避开北岭矿采空区20 m 距离,原煤运输系统4#煤主运大巷剩余740 m,预留30 m 设计联络巷,初步计划分355、355 m 2 次移至次端帮破碎口,根据生产经验4 煤破碎口1 年移设1 次,预计4#煤10#破碎口2022 年10 月底移设(距离首采区西部最终4#煤境界1 210 m),按照9#煤破碎口滞后3 个月时间移设,即2023 年1 月底投用最后1个9#煤破碎口(距离首采区西部最终11#煤境界1 330 m),移设后释放空间5 个月使用完毕,预计破碎口可服务至2023 年上半年,此时南部内排土场处于正常排弃状态。
从土场空间容量来看,按照排土场最高排弃1 450 m 水平计算,从2020 年6 月底至原煤运输系统提升至地面前土场空间容量为46 328 万m3,原煤运输系统投用至地面前土场空间见表3。
表3 原煤运输系统投用至地面前土场空间
按照年产原煤2 000 万t,过渡期均衡生产剥采比5.51 m3/t 计算,年剥离量为11 020 万m3,年排弃矸石量275 万m3,可服务时间为4.10 年,即2024 年7 月底。综合南部破碎口释放内排空间和整体土场容量空间可知,按照地面运输胶带调试期6 个月计算,再预留6 个月土场空间,地面运输胶带最迟试运行时间为2023 年7 月底左右。
4 出入沟系统选择
按照从2021 年初开始施工,至2026 年底完成,共计6 年时间完成转向,故需要提前考虑工业广场至二采区出入沟道路,防止空间被内排土场占压。出入沟系统有3 种方案:①方案1:按照现有门岗→南帮出入沟道路→南帮1320 干道→首采区西帮1320平盘干道→二采区端帮(西帮)联络道路→至矿坑1290 平盘,出入沟长度7 050 m;②方案2:现有门岗→南帮出入沟道路→南帮1320 干道→内排土场1320 工作面→二采区端帮(东帮)联络道路→至矿坑1290 平盘,出入沟长度9 300 m;③方案3:采用经首采区内排土场方式,即现有门岗→平行地面带式输送机内排土场1400~1450 联络道→1450~1400联络道→首采区北帮1400 干道→二采区端帮(东帮)联络道路——至矿坑1290 平盘,出入沟长度5 500 m。出入沟3 种方案优缺点比较如下:
1)方案1。方案1 优点:①利用地表地形(高程1 330 m),利于形成南帮1320 干道和西帮1320 干道,方便与二采区1290 平盘联通;②南帮布置有加油站,方便卡车排土后去加油站加油;③道路拐弯少,利于安全通行。方案1 缺点:西帮预留1320 干道,宽度40 m,影响内排空间。
2)方案2。方案2 优点:不需要在二采区端帮设置出入沟,通过内排土场1320 干道即可至矿坑中部。方案2 缺点:①出入沟距离长,不利于高效通行;②内排土场跟进速度快,道路服务时间短。
3)方案3。方案3 优点:①运距近,与原煤运输系统平行布置交叉少;②在采区端帮(东帮)设置出入沟,利于卡车经端帮联络道至1400 破碎站卸煤。方案3 缺点:与外包卡车去内排土场有交叉。
综合考虑,选取方案3 作为二采区出入沟系统布置方案,与外包交叉问题可通过修筑栈桥分流车流解决。
5 结语
1)未来6 年为平朔东露天矿首采区向二采区过渡期,过渡期均衡剥采比为5.51 m3/t。
2)研究了原煤运输系统剩余工程量和地面运煤系统布置方案,地面原煤运输系统最迟投用日期为2023 年7 月。
3)工业广场至二采区工作帮道路推荐采用经首采区内排土场方式,以缩短出入沟长度,提高生产组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