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下的财务工作转型研究
2021-07-02曹良艳
曹良艳
摘 要:为了提升国企财务工作的效果,本文主要对国企改革下的财务工作转型进行研究,文中先分析了国企改革下财务工作转型的必要性,之后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转型策略,包括提升人员的专业性;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内控制度,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企改革;财务工作;转型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党中央及时启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深化改革政策,如融资、国资国企、税收政策等,体现了对国有企业的迫切要求。国企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改革的效果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群众利益。尤其是国内外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内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让国企的压力提升,面临较多的问题。财务管理属于国企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工作的效果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对此,国企需要适应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促进财务管理转型,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为国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国企改革下的财务工作转型的必要性
第一,符合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国企改革旨在做大做强企业,确保国有资产的价值,以免导致流失问题,提升国有资本的活力。首先,在深化改革背景下,重点在于产权改革,实施产权改革,需要调整经营管理模式,企业应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优化经营管理的效果。计划经济模式下,财务管理具有传统、粗放的特点,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的要求,需要对财务工作进行转型和升级,以适应时代发展以及国企改革的要求;其次,当前国企要加入市场经济竞争中,导致企业面对更大的风险,需要企业注重财务风险,加大管理控制力度[1]。以往财务管理中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工作人员没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导致经营管理对象增加,带来了更多的风险。若是缺乏项目成本预算,不合理的投入资金建设,就会在项目中投入大量资金,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带来风险。第二,适应财务工作内容要求。以往财务管理只是完成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管理企业生产中的资金运动和其形成的企业与各方的经济关系。当前经营管理理念发生了转变,财务管理也需要依据《企业财务通则》,促进内容转型,明确改革之后的财务基本内容。企业需要结合当前财务管理的情况,促进企业转型以及升级,保证财务工作与国企改革相符,具有合理性。
2、国企改革下财务工作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会遇到很多的风险,事后管理的方式无法发挥出作用,企业各项经济活动都会在财务数据中进行量化。财务除了可以体现结果之外,还能结合数据趋向,最大化的降低风险,进而确保收益稳定性。第二,财务人员的专业性不足。首先,一些财务人员并未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没有利用合理的手段对风险实施管理。其次,人员的专业性不足。一些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较强的专业能力,导致无法有效的把握复杂的市场。体现在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没有自觉的学习财务管理有关的知识,缺乏创新思维及能力。且信息技术水平不高,不能在工作中灵活的应用先进的技术,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利于工作转型[2]。第三,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部分企业制定的制度运用时间较长,并未及时的更新,导致制度内容无法跟随企业发展要求。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在相关的经济发展活动中,提升了财务风险产生的概率。
3、國企改革下的财务工作转型策略
3.1提升人员的专业性
财务人员是落实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其专业性以及对于工作的重视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的开展,这就要求企业注重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第一,企业要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基于改革有关的制度,如福利待遇、薪酬等等,吸引优秀的人才,减少人才流动问题。第二,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比如在岗培训、轮岗、职称评审和转岗等,注重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加强其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素质水平和职业道德培养,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适应财务工作转型要求。再次,财务管理部门要运用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法,比如投入产出法、目标管理法等等,改变以往单一的核算方式,向控制型、预算型和分析型财务管理方式发展[3]。第四,企业应该立足于自身发展中的问题,和新知识进行结合,提升创新能力,推动改革发展。比如业财融合就是一种发展趋势,能够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让业务实现流程化,有利于提升工作的高效性。这就要求企业引入和运用业财融合方式,促进改革发展。
3.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在财务管理中,企业需要注重风险管理,这就需建立完善的制度,并且坚持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第一,有效地利用相关的手段,比如财务分析、预测等等,基于对比分析国内外相同行业和自身不同阶段发展的情况,落实全面预算工作,构建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避免和减少财务风险的产生。财务分析法包括比率分析、趋势分析以及比较分析法等等,预测法包括回归分析、销售百分比、计算机预测法等等。第二,企业要加强资金使用及管理,尤其是大额资金应用时,需要集体讨论、研究,通过和签字后才能落实。第三,如果企业中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中运作,就要构建健全的配套制度,尽可能的选择比较安全、稳定的方式投资,比如银行保险理赔产品[4]。除了能够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之外,还能减少国有资本风险。第四,企业需要树立较强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避免重要的技术以及财务信息外泄。比如拿邮箱安全来说,应该定期组织人员实施教育培训,除了要自查企业内信息资产之外,还要从技术层面防止数据泄露问题。内部人员应该意识到邮箱安全的重要性,设置有难度的密码,开启客户端授权码,进而保证使用环境的安全性。
3.3加强信息化建设
当前很多国企对于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水平有限,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运用多元化的系统,比如库存管理、公文信息、合同管理、费用审批系统等等,各种系统间的关联性不大,导致产生资源浪费问题,还会影响集成化管理信息目标的达成。对此,企业就要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建设,结合经营范围和业务类型,合理的选择专业性较强的IT企业,基于管理目标和业务特点基础上,分析和完善管理流程,有针对性地建设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建设合理的系统,可以促进综合管理信息目标的达成,减少资源浪费问题,促进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
3.4构建内控制度
企业在转型中会产生很多风险,这就需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第一,企业领导要注重财务工作转型,加强财务管理和内控工作,对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为制度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建议,促进企业财务工作转型,提升内控制度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第二,在转型中要找出财务内控制度中的问题,尤其是复杂、不合理的流程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应对措施,完善财务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需要积极的调整经营管理模式,财务也要结合改革特点,全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实现战略转型。基于财务转型,能够防止国有企业改革中因为转型不到位而影响到财务的合理性、专业性、重视度等。对此,在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的创新,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减少国企发展中的财务风险,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红. 内控视角下国企改革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3):170-171.
[2]张亮. 新常态下国企改革与财务管理转型的探讨[J]. 环球市场,2021(30):98-99.
[3]陈晔. 国企深化改革背景下财务管理转型探究[J]. 财会学习,2020(5):22-23.
[4]赵毓岚. 在业财融合趋势下国有企业财务转型定位探究[J]. 财讯,2020(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