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概念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初探

2021-07-01肖云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土壤概念过程

肖云

摘要:地理概念作为高中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是支撑学生快速准确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进行问题推理的前提。地理概念在高中整个教材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地理概念学习方面认识的不足以及学习方法的不合理和老师不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授方法,导致学生理解问题出现障碍,思维很难进一步拓展,严重影响教学成果。文章通过四个教学案例的探讨,提出关于地理概念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地理概念问题  教学策略

高考评评价体系中必备知识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于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由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构成,是应对情境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复杂的产生式系统1。从上面的的表述可知,地理概念是地理思维的起点,是应对复杂情境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地理概念是地理事物现象或地理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认识各种地理事物的基础,是区分不同地理事物的依据,是进行地理思维的细胞,因此,地理概念的理解是地理学习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一、地理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地理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起始于一般的基础的地理概念。地理概念的理解是如此重要,而这恰恰正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最薄弱环节,也是老师们每最容易忽视的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解题。教学的成效既与老师的教有关,也与学生的学习有密切关系。

(1)学生方面的主要问题:①学习兴趣不强。学生认为概念学习较枯燥无味,在试题中考查不是很多,不需要花费时间学习。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大大降低了对地理原理和理论的理解程度。②学习方法单一。学生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地理概念,学习方法枯燥、单一,缺乏科学的方法指导,导致学习地理热情较低靡。这种学习方法不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经常得到模糊或大概的印象。③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较强,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占有一定的空间,按照时间的先后发展,学生很难想象出来。大多数学生认为尤其是对自然概念的学习难度较大,说明了中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仍有不足,逻辑思维能力需进一步提升。④辨析能力不足。学生对一些相近的地理概念往往不能加以辨别。如“地形”、“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等。这是由于对地理概念的本质属性把握不清,对概念一知半解。

(2)老师方面的问题:①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概念无关紧要,只是对概念加以讲述然后举例说明,不讲授概念的来龙去脉,完全由老师一人完成,缺少学生自主建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②对学生的认知基础置若罔闻学生在学习地理概念前,已有关于这个概念的初步认知,但是教师若对学生的认知不加理睬,往往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在同一频道上,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花费大力气却不见成效。③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体的认知能力水平是有差异的。一些老师忽视学情,不能针对本班情况,精准施教,造成学生认知思维的障碍。

二、地理教学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地让概念服务教学,笔者针对地理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实践。下面结合案例予以说明。

案例一(2020年全国卷Ⅰ 44  题改编)高原鼠兔多穴居于植被低矮的高山草甸地区,因啃食植物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甸退化的有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土壤全氮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通常土壤肥力越高,植被生长越好,生态系统抗退化能力越强。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有鼠兔活动)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

指出当土壤全氮含量最高时,有效洞口的密度数值,并分析此时高原鼠兔密度对土壤的影响。

解题过程:当土壤全氮含量最高时,有效洞口的密度数值可通过读图即可得知。有效洞口密度增加表示高原鼠兔增加。借助土壤的组成要素可知,合适的高原鼠兔的数量增加使其挖洞数量增加,土壤更加疏松,土壤的透气性增加,渗透到土壤中的水分也会增多,其粪便增加,使土壤中的有机质会增加,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矿物质也会增多。

教学启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较强,知识比较零碎,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化零为整,构建关于土壤一节的如图所示的概念体系,此类问题迎刃而解。

案例二(2021年滨州一模)锢囚锋是由气旋中两条移动速度不相同的锋合并而成,它的天气仍然保留着原来两条锋的天气特征。下图为北美洲中纬度某锢囚锋形成演变的前后两个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示锢囚锋形成过程中()

A.暖锋移动速度较快 B.冷锋移动速度较慢

C.暖锋受到地形阻挡 D.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试题分析:此题滨州的难度系数为58%,很多学生选为D。究其原因,学生不能在新情景下学习新的概念,然后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来回答。从材料中锢囚锋是由气旋中两条移动速度不相同的鋒合并而成可知,锢囚锋出现在气旋中。从图中可知,冷锋追赶上暖锋,两条锋合并在一起。D选项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

教学启示:把握锋的本质内涵和种属分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进而运用规律和原理,推测其影响下的天气状况。锋是具有不同密度的气团之间的交界面,通常一个气团比另一个气团暖和含有更多的水分2。锋面可形成与任何两个不同的气团之间。锋面的基本形式有有五种:暖锋、冷锋、准静止锋、锢囚锋和干线3。这样再做2020年山东关于干线的高考题就不难了。地理概念进行推理的起点,准确理解其内涵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

案例三河漫滩

教学过程:将长时间尺度的河漫滩的形成过程分解,如河漫滩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它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什么外力作用?这种作用会对河谷形态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会怎么样?如果地壳抬升,河漫滩又会怎样变化?河流的上游有没有河漫滩?然后展示雅鲁藏布江的河漫滩,为何此处会形成深切河谷的河漫滩,请描述它的形成过程。

教学策略:将复杂抽象事物的形成过程设置为层层递进的小问题,逐个击破,化繁为简,降低教学的难度,便于学生对地貌过程的形成与演变有深入的分析和透彻的理解,让学生意识到当条件发生变化时,事物的演化是不同的。既要认识河漫滩一般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也要通过展示的图片中河漫滩的形态推测其形成过程,认识到河漫滩也会分布在上游地区。

三小结

地理概念教学作为地理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体系,把握地理概念的本质,将下位种属概念进一步划分,区分其不同,将概念细化成小问题,步步深入,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洞悉概念背后的成因、过程、原理、规律,从而提高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

[2] (美)Frederick K.Lutgens  Edward J.Tarbuck.气象学与生活[M].陈星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土壤概念过程
土壤
改造土壤小能手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土壤的平行宇宙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