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和乌蔹莓的鉴别
2021-07-01郭瑜霞杜倩李靖珺
郭瑜霞 杜倩 李靖珺
绞股蓝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干燥全草,性微寒,味苦,微甘,能补气生津、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并有降血脂、抗疲劳、抗溃疡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绞股蓝疗疾保健的知名度不仅在医学界较高,而且在广大民众中也出现了采药应用高潮。但是知其名不識其物者特多,包括部分医药工作者普遍地将葡萄科乌蔹莓称为“绞股蓝”或称是绞股蓝的一个种等混淆为葫芦科绞股蓝。由于绞股蓝和乌蔹莓的争议较大,现将绞股蓝和乌蔹莓的区别介绍如下:
1科属
绞股蓝为葫芦科,乌蔹莓为葡萄科。
2植物形态
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鸟趾状复叶互生,卷须生于叶腋,小叶常5~7片。花单性、黄色、雌雄异株;花萼及花冠裂片5;雄花组成圆锥花序,花序轴纤细,多分枝,花丝短,联合成柱,花药着生于顶端;雌花为圆锥花序,较雄花序短小;子房下位,球形,2~3室,花柱3枚,短而叉开;柱头2裂,浆果。葡萄科乌蔹莓属多年蔓生草本植物。鸟趾状复叶互生,卷须与叶对生,小叶5。聚伞花序腋生;两性花;花小,萼不明显;花瓣4,黄绿色;雄蕊4,与花瓣对生;花盘小,4裂,与子房合生;子房2室。浆果,熟时黑色。花期6月,果熟8~9月。子房上位,2心皮构成2室。
3味道区别
乌蔹莓和绞股蓝的味道不同,前者味道偏苦,并且人们难以忍受,后者苦中带有一丝甘甜,并伴有淡淡的香味,用水泡后能提神[1]。
4生长地区别
绞股蓝主要生长于我国以南的地区,喜欢生长在溪边、不向阳的腐殖质土壤地区。乌蔹莓则喜欢生长在树林、田边等地区,喜欢较为粘重的土壤,而且性喜光照充足的环境,所以一般生长在向阳地带。
5功效的区别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镇静、安眠、降血脂的功效,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肝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动脉硬化、白发、偏头痛、肿瘤。乌蔹莓又名五爪藤、五爪金龙、乌蔹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痈肿、疔疮、痄腮、丹毒、风湿痛、黄疸、痢疾、尿血、白浊。
6药理作用比较
绞股蓝与乌蔹莓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但历代本草多将这两种药物混用,认为两者都可以食用,都有消炎解毒的功效。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乌蔹莓图谱中的卷须生于叶腋下,《中药大辞典》中载乌蔹莓异名绞股蓝,《救荒本草》记载绞股蓝作救荒的野菜食用。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绞股蓝与乌蔹莓药理作用与临床用途截然不同。
6.1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
6.1.1 调节免疫功能
绞股蓝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各项药理学实验证明,绞股蓝煎剂对实验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都会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双向的,一定浓度下能够增强免疫能力,但剂量加大后又对免疫起着抑制作用。
6.1.2 降血脂作用
黄雪萍以洛伐他汀为对照来观察绞股蓝的降血脂作用,结果表明,绞股蓝在降低血液甘油三酯、胆固醇方面的疗效与洛伐他汀接近,但不良反应非常小。而王树桂等在研究复方绞股蓝胶囊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影响时,发现使用绞股蓝后能够明显提高小鼠的SOD(过氧化物歧化酶),降低MDA(丙二醛,脂类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对机体起着保护作用。
6.1.3 降血糖作用
魏守蓉等在研究绞股蓝多糖在降低血糖作用的实验中,发现绞股蓝能够降低血糖浓度,但对正常血糖无影响。其降血糖机制可能与绞股蓝多糖刺激胰岛素的释放或促胰岛炎恢复,抑制α-淀粉酶,延缓碳水化合物在小肠的吸收有关。
6.1.4 降血压作用
王俊棠等在临床观察绞股蓝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中发现,绞股蓝对高血压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是绞股蓝内所含的生理活性成分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化学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6.1.5 抗肿瘤作用
绞股蓝总皂苷有较强的抑制与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在体外实验中,绞股蓝总皂苷对各种类型的肿瘤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王玉琴等的研究表明,绞股蓝总皂苷对小鼠S180移植性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绞股蓝也同样具有明显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一方面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另一方面绞股蓝总皂苷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6.1.6 其它作用
绞股蓝还具有保肝护肝、抗衰老、延长寿命、预防癌症等作用。
6.2 乌蔹莓的药理作用
6.2.1 抗菌
乌蔹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地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痈疮等。
6.2.2 抗病毒
乌蔹莓注射液对腺病毒3型、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有明显抑制作用。
6.2.3 活血散瘀
乌蔹莓能明显抑制ADP、胶原蛋白诱导的大鼠血小板的聚集,证明乌蔹莓有活血散瘀、消肿的功效。
7小结
绞股蓝和乌蔹莓不管在植物形态、味道、生长环境和功效上都有较大的区别,正确区别和鉴别两种植物,对更好地开发、利用绞股蓝的药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人类健康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太霞,李金亭,李景原,等.绞股蓝与乌蔹莓药用部分的显微鉴别[J].中草药,2003,33(5):46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