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馆展百作推出优秀文艺作品 展示平台牢记使命
2021-07-0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举国上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省文联积极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深入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高质量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作为四川文艺宣传舆论主阵地,《现代艺术》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主动作为、自觉担当、生动实践,围绕省文联中心工作,《现代艺术》2021年4期和5期连续推出“百刊话百家”“百馆展百作”姊妹特辑,旨在推出优秀文艺人才,推出优秀文艺作品,讲好四川文艺故事,传播四川文艺声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助力四川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用心、用情、用功、用智呈现巴蜀大地独具特色的文艺气质。
本期特辑,我们以“百馆展百作 文艺赞百年”为主题,携手全省或由党委政府部门主办,或在文化主管单位备案,或有合法公开营业资质,或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服务于广大艺术工作者的作品展陈展示馆室百家,集中推出百件优秀艺术作品。这些馆室,包括并不限于传统意义下的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馆、文化馆,同时包括具有一定展陈展示功能的艺术工作室、文化基地、传承中心、新文艺组织、艺产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等,它们星罗棋布,遍布全川,气象万千,有如众多艺术群星,璀璨着巴蜀大地。这些作品,或为历代馆藏,从历史深处走来,见证着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或为当代力作,来源于现实实践,书写着新时代、新生活、新气象;既包括书画国粹,又包含民间工艺,还囊括非遗技艺,它们以其独特的技艺与精美的艺术呈现,加以历史和文化的底蕴,成为具有中国鲜明民族风格和以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这些作者,大多数身处体制外,没有机制保障,没有经费支持,没有人才供给,他们凭借着对艺术的挚爱,对文化的自觉,对美的追求和享受,耐着岁月的寂寞,耐着生活的清贫,植根广袤的大地,不断创作出接地气、有情感、有温度、有厚度的艺术佳作,丰富着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满足着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
在特辑的组织编辑过程中,我们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惊叹折服,为民间文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花园惊艳自豪,为艺术工作者皓首穷经、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惊羡倾心。我们心怀敬畏,心念感恩,力求传神达意,唯愿异彩纷呈,将遴选的百件作品分门别类为:“画”“书”“砚”“根” “伞”“灯”“影” “皮”“丝” “漆”“陶”“锦”“繡”“剪”“编”“塑”“雕”17个类别。(需要说明的是,此分类仅为方便作品呈现和读者阅读,并不代表相应艺术门类和市州地区的艺术特色。同时限于特辑容量,所辑馆室和作品挂一漏万,敬请读者和作者见谅。)它们是:笔精墨妙的绘画、书法,化石木为神奇的砚、根艺术,是古朴怀旧、精致唯美的油纸伞,流光溢彩、美不胜收的花灯,是定格岁月留存记忆的视觉影像,是“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的皮影,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工艺美术瑰宝——金银花丝工艺,是古朴浑厚、高雅丰腴的漆艺,是来于大地来于生活的千古陶艺,是丝丝韶华的蜀锦、蜀绣,是大美至朴、和谐恬静的剪纸,是心灵手巧、竖经横纬的竹编,是一刀一刻皆匠心的雕与塑……这些艺术作品凝聚了作者浓厚的情感、高超的技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蕴涵着不可言喻的艺术价值,它们作为图像、史证、审美,展示着人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折射出人类物质和精神的伟大创造。
值此“礼赞百年”系列策划之“百刊话百家”“百馆展百作”姊妹特辑完整出版之际,《现代艺术》全体杂志人由然感慨:作为记录者和书写者,在此向每一位作者致敬!感谢你们演绎时光静美,创造传世佳作;作为编辑者和传播者,在此向每一位读者致敬!你们的阅读、认可与分享,是我们坚守、前行的动力和勇气;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礼赞建党百年,讴歌中华大美,推出优秀人才,推出优秀作品,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前路漫漫亦灿灿,当下默默亦念念,守正创新,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