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牍”一词的起源与后世应用考

2021-07-01丁海斌刘卉芳

北京档案 2021年5期
关键词:起源词义

丁海斌 刘卉芳

摘要:据考证,“公牍”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的《戎幕闲谈》一书。它是由“公”和“牍”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在唐代以前,单音词“牍”就已经具备了文档含义,并组成了“竿牍”“案牍”等“牍族”文档名词。在宋代,“公牍”的使用次数大幅增加。在元代还出现了“公牍文”这种新的文体。清代其使用次数激增,民国时期出现了两部以“公牍”为名的著作,分别是《公牍学史》与《公牍通论》。到现代,“公牍”仅在人们引用旧时文献时才会出现。“公牍”的含义较为稳定,从出现之时就泛指公文,后代也沿用了这一词义,且多为官员、文人使用。

关键词:公牍 文档名词 起源 词义

Abstract:The word " Gongdu " was first found in the book " Rong Mu chat " of the Tang Dynasty. It is a two- syllable compound word composed of the words "Gong" and "Du".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the monosyllabic word "Du" already had the meaning of document, and formed the " The family of Du" such as "Gandu", "Andu", and so on. "Document noun.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use of the term "official docu? ment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n the Yuan dynasty, a new style of writing, "official documents", also ap? peared.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use of the term in? creased dramatically, and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 na period, there appeared two works in the name of"official documents", which are "History of Public Doc? uments " and "General Theory of Public Documents ". In the modern era, the term "public documents" only appears when people nowadays refer to the old docu? ment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word "official docu? ments" is more stable, from the emergence of the general refers to the official documents, the future generations also follow the meaning of this word, and mostly for officials, literati use.

Keywords: Gongdu; Document noun; Origin; Meaning

“公牍”作为一个强文档属性[1]名词,最早出现于唐代的《戎幕闲谈》一书,宋代使用的频次增多,并盛行于清代。在民国时期出现了兩部以“公牍”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分别是许同莘的《公牍学史》和徐望之的《公牍通论》。“公牍”一词使用频率现今虽有所减少,但对于研究我国古代、近代文档名词的发展演变仍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同时对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目前,学界关于该词的研究较少,有学者对“公牍”的起源及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2],但对“公牍”的组词条件及具体应用情况的分析仍有较大欠缺,对该词最早出现时间的考证也有所欠缺。笔者在此前的文章中对“公牍”有所涉及[3],但并未对该词进行单独的专门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对“公牍”的起源、形成、词义、应用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在该词最早出现时间的考证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以期取得一个更完整、更深入的研究成果。

一、“公牍”一词的起源

“公牍”是由“公”和“牍”两个词素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通常泛指公文。

(一)目前所知最早使用“公牍”一词的文献

关于“公牍”的起源,学术界此前的观点较为一致,均认为它起源于唐代范摅所著《云溪友议》:“初为西江王大夫仲舒从事,终日长吟,不亲公牍……”[4]经过笔者的考证,虽然“公牍”最早出现于唐代,但另有早于《云溪友议》的记载,即韦绚的《戎幕闲谈》,其云:“赞皇公曰:予昔为太原从事,睹公牍中文水县解牒……”[5]据考证,《戎幕闲谈》成书于太和五年(831)[6],《云溪友议》一书成书于唐僖宗时期(862—888)[7],两者相差约40年左右,所以可以认定“公牍”目前所知最早载于韦绚的《戎幕闲谈》一书。但两书中“公牍”所表达的词义均是泛指朝廷或衙府的公文,较为一致。

(二)“公”“牍”两词素组合的逻辑必然性

“公牍”通常泛指公文。中国古代具有公文含义的名词众多(包括“公文”一词),“公牍”出现时间是比较晚的,直到唐代才出现。那么,在“公牍”产生之前的具有公文含义的文档名词是什么情况呢?“公牍”的出现有何逻辑上的必然性呢?

1.“公牍”出现前的公文类名词。我国古代有两种公文类名词与“公牍”一词的出现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其一是一般性的公文类名词,其二是与“公牍”关系密切的“牍族”类表达公文含义的名词。

从公文类名词这个整体上来看,由于社会实践的需求,公文类名词早已产生。唐代以前具有通用性公文含义的名词有“公文”“牍书”“案牍”“文案”与“吏牍”等5种,出现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如“公文”一词,出现于东汉末年,《汉纪·武帝纪》云:“书记繁于公文,私务众于官事。”[8]

此外,从“牍族”这一类文档名词本身来看,在“牍族”内部已经出现了具有公文含义的名词,所以“公牍”的出现是具有必然性的。“牍族”文档名词的出现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如“竿牍”一词。唐代以及唐以前强文档属性的“牍族”名词包括“奏牍”“牍聿”“吏牍”“案牍”等。“奏牍”是指奏章;“吏牍”一词就是指代官府的公文;而“案牍”一词除了泛指公文之外,还可以指代专门的档案;“牍聿”是用于公务活动的簿籍。从总体上看,“牍族”的这些强文档属性的名词共可分为两类:一类除了公文的含义之外包含有多种义项,另一类则是专指性较强的公文类名词。稍后产生的“公牍”一词则属于后一类。

2.“公牍”一词产生的必然性。第一,单音节词复音化(以双音节词为主)是古代词汇发展的一般规律。“公”作为一个单音节词,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广泛使用。早期的“公”字多表示君主或是一种尊称。在春秋时期,“公”延伸出了“公家”“公众的”之义,并在东汉末年就与“文”字组成了“公文”一词。“牍”则具有较专一的文档含义,它的本意是写字用的木片。《说文解字》有云:“牍,书版也。长一尺,既书曰牍,未书曰椠。”[9]其本身就有公文、档案的含义,并以它为主词素参与组合了许多双音节文档名词,如“吏牍”“案牍”等,见“年经月纬……翻吏牍,搜断简……”[10]。谢朓《落日怅望·昧旦多纷喧》有云:“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11]这里的“吏牍”“案牍”皆指公文。所以说“公”与“牍”两词素在组词之前都已经分别应用在表达公文含义的词组中了。“公牍”的组合也就有了一定的逻辑必然性。第二,从当时文档名词发展的阶段来看,“牍族”文档名词的发展在唐代整体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在这一时期,“牍”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单音节名词,除了“公牍”,还形成了许多类似的双音节文档名词,如“匦牍”“讼牍”等。所以“公牍”在这一时代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第三,“公牍”产生的具体原因,是为了区分公、私文件。“牍族”名词产生较晚,族内亦有一个进化过程。初期,唐以前以“牍”“牍书”等较为泛化的单、双音节名词为主,尚无指称较为细致的名词。而到了唐代盛世,指称趋于细致的双音词数量越来越多,于是出现了“公牍”等“牍族”双音节词名词,出现了“牍”的公、私之分。“牍”作为单音节在唐代已很少使用了,据笔者统计,“牍”作为单音词出现的数量约占到该时期包含有“牍”的文献总数的1/6。许同莘在《公牍学史》中说道:“曰公信,曰简牍,此为公牍二字之滥觞。古人但云简牍,不云公牍者,后世私人笔札,亦谓之牍,故加公字以别之。古人治事,有公而无私。凡书于牍书者,其事皆公事,其言皆公言,言牍则公字之义已具,不待言也。”[12]

二、“公牍”一词的应用与演变

“公牍”从唐代产生到后代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虽然语义变化不大,但其在不同朝代的应用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以及具体含义。

(一)“公牍”一词发展演变的基本历史脉络

1.我国古代文献中的“公牍”。“公牍”一词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使用频率整体上偏低,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出现次数仅为69次。“公牍”一词本身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唐、五代是其起源时期,仅出现3次(如图2所示)。前述之唐代《戎幕闲谈》《云溪友议》各1次;五代仅1次,即《疑狱集10卷》(卷十)《易贵杖石买纸》:“数日出公牍,泛买诸贾人纸。”[13]其词义延续了唐代的“泛指朝廷或衙府的公文”這一含义,指的就是与官方活动有关的文书材料。宋代是其快速发展时期,共出现了35次,涉及了史部、子部、集部等类文献,集部最为集中,占到了该时期出现总次数的60%。此外,与前朝相比,“公牍”在宋代还第一次出现在了史部文献中,占到了该时期出现总次数的17.1%。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中国史学,莫盛于宋”[14],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公牍”在这一时期第一次出现在史部文献当中。元代是其衰落时期,仅出现3次,涉及两部文献,分别是《析津志辑佚》和《至顺镇江志》,其属于历史语言的运用,在元的当代语言中难得见到,这主要与元代特殊的公文语言——蒙古文和公牍文有关,汉语言文档名词在这一时期整体上呈现出衰落的趋势。明代是其恢复时期,仅出现20次,使用频率仍然偏低。这一时期明太祖的改革虽然恢复了的正统地位,但由于在这一时期“册族”名词较为流行,“牍族”名词的使用量整体都偏少,“公牍”一词仅出现在子部、集部和史部中。如《庚巳编》中:“谓玘曰:‘知汝有吏才,特召来为我掌四殿八厢公牍。”[15]

2.我国近现代文献中的“公牍”。近代,“公牍”一词的使用频率显著提升,且集中出现在晚清时期的文献中,共计244次(如表1所示)。在晚清的文献中,“公牍”大量出现在了《出使英法俄国日记》《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续》这类考察报告中。同时也第一次出现在了丛书与通俗小说中。如《香艳丛书》中的《梵门绮语录》有记载:“其词矞皇华赡,风发韵流,实为公牍中不可多得之文字。”[16]又如小说《老残游记》中:“老残道:公牍如此多,贵东一人问案来得及吗?”[17]在这些作品中,“公牍”均泛指公文,这表明“公牍”一词在这一时期已经非常口语化了。

继承与创新是民国时期文档名词发展的主旋律,而“公牍”一词就属于继承古代文档名词的典型。它基本沿用了古代的词义用法,且义项单一。笔者通过对大量重要文献[18]进行检索后发现,“公牍”在这一时期共出现了40次,出现的次数并不多,这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公文”一词已经被广泛使用,所以泛指公文的“公牍”一词的使用次数有所减少,而且这一时期“公牍”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对清代文献的辑录中,说明“公牍”一词在这一时期通常是后人引用前人文献时才会使用到的,即作为历史语言被使用的。如《碑传集补》《八指头陀诗续集》等文献中出现的“公牍”一词。

在这一时期,“公牍”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了文书学和档案学领域。这一时期出现了两部以“公牍”为名的著作,其中一部是徐望之的《公牍通论》。他在书中对“公牍”的起源进行了这样的描述:“人类有政治之组织,即有法令。有文字之法令,即有公牍。”在“公牍”出现之前,官方的文书称“公文”或“文牍”等。但后世将此类公文统称为“牍”,而“公牍”的出现则是为了与私人文牍进行区分。这样的描述着重强调了公牍的官方属性,这与前人的定义是一脉相承,如清代的薛福成在《出使四国公牍序》中有云:“公牍之体,曰奏疏,下告上之辞化;曰咨文,平等相告者也;其虽平等而稍示不敢与抗者,则曰咨呈;曰劄文,曰批答,上行下之辞也:其施之言稍下而非所属者,则曰照会;曰书函,上下平等,皆可通行者也;曰详文,曰禀牍,皆以下官,告其上官者也,官在两司上者,可勿用。”[19]他们对“公牍”的描述均突出其“公家”的性质,这一点是后世也认同的。而到了民国时期,孙中山创立民主政体,“天下为公”,“公牍”一词中的“公”的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事务的“公务”活动的含义凸显出来,徐望之先生称之为“处理公务时期”,“公牍”一词的含义虽仍为处理政治事务的文书材料,但其具体内容和材料种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徐望之先生对民国时期“公牍”的类型进行了总结归纳,在民国时期上行的公文可分为九种,下行的有六种,平行的有两种。[20]民国时期另一部以“公牍”为名的著作是许同莘的《公牍学史》,该书围绕“牍史”“牍髓”和“治牍须知”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展开。这两部著作虽都产生于民国时期,但是《公牍通论》成书于“行政效率运动”之前,而《公牍学史》则成书于该运动之后,这一时期倡导文书档案改革,为公牍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所以,《公牍学史》对于“公牍”的研究更为系统且深入,但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中国文书学和档案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代“公牍”一词的含义仍延续了原有的含义,词义基本没有变化。笔者使用“中国知识网络出版总库”,选取了1949年至2020年间的文献,统计分析“公牍”一词在当代的使用情况。从文献内容来看,“公牍”一词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学与图书情报档案等学科领域使用(如表2所示),主题涉及对“公牍文”“公牍学”“公牍”以及《公牍学史》和《公牍通论》这两本著作的研究。主要是后人引用前人文献或是后人对前人涉及“公牍”文献的研究。“公牍”这个词已经不作为现代汉语词汇被使用了。

(二)“公牍”一词总体应用情况分析

通过前述情况可知,“公牍”作为强文档属性的名词之一,最早出现于唐代,并在后代得到不断的继承和发展。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公牍”一词的使用有如下规律。

1.整体上使用频率偏低。据笔者的统计,“公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的次数为311次,笔者选取了同一族类比较有代表性的文档名词“尺牍”“案牍”与其进行比较。据笔者统计,“尺牍”出现的次数为1028次,“案牍”出现的次数为644次,“公牍”的使用频率为0.112,与其他牍族名词“尺牍”(0.399)、“案牍”(0.25)相比,其使用频率偏低。[21]从使用时间上来看,相比“公文”“案牍”等公文类的名词,“公牍”在我国各历史时期文献中出现的频率皆偏低,近代虽有公牍学著作出现,但其作为历史语言存在的趋势已经显现,而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很少使用,只是在人们引用旧时文献时作为历史语言使用,所以它属于较典型的古典类文档名词。

“公牍”在古代文献中使用频率较低,与其中“公”字的屬性有关。“公”取义“公家的、公众的”,这并不符合当时“家天下”的社会制度。同样原因,“公文”一词与其一样,在古代文献中使用量也不高。

2.使用连续性较强且词义较为稳定。“公牍”从唐代开始出现,虽然在唐、五代和元代出现的次数较少,但一直都在使用,而近现代也有所应有,没有出现断代的现象。从词义上来看,“公牍”一词从初始时期就泛指“公文”,后代也延续了这一词义,其含义指代清晰明确,义项单一、稳定。

3.文献应用范围较广,知识分子使用率较高。“公牍”一词广泛分布于经、史、子、集、丛书、通俗小说六大部类的文献之中,以史部、子部、集部三大部类居多,涉及政治、文化、历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这些文献的作者多为官员、文人,而且政治性特征较为明显。在古代,“公牍”一词出现与使用的时间是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时代,官员多为知识分子,儒官一体,所以“公牍”这种公务特征较为明显的词汇,使用者多为官僚知识分子。近代亦有类似的情况。

总的说来,“公牍”一词的特点与它的特性有关,该词不是一种通俗用语,是一个“雅词”。所以,它的使用频率就不会高,主要是知识分子使用。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这种“雅词”生命力较强,所以连续性较好。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档案史史料学”(项目编号:19BTQ095)研究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强文档属性和弱文档属性的“牍族”名词,其区分标准是词义本身的意思。强文档属性,是指该词文档含义的义项是其主要义项或专指义项,文书、档案的含义较为明确;弱文档属性,指其文档含义不强的文档名词,它们在书札、信件、笔记等含义上具有专指性质。

[2]林家骊,黄燕平.中国古代秘书学史之“公牍”二字演变[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3(5):62-68.

[3]丁海斌,岳展弘.中国古代“牍族”文档名词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6(5):21-26.

[4]范摅.云溪友议[M].北京:中华书局,1991:64.

[5]陶宗仪.说郛(第2册)[M].北京:中国书店,1986:105.

[6]王齐洲,毕彩霞.《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小说集解[M].长沙:岳麓书社,2009:533.

[7]曲琨.范摅生平事迹考辨[J].兰台世界,2008(12):61-62.

[8]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9:211.

[9]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36.

[10]孙衣言,张如元.瓯海轶闻[M].上海:上海社會科学院出版社,2005:1573.

[11]任继愈.中华传世文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417.

[12]许同莘.公牍学史[M]//《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档案学经典著作第1卷.上海:世界图书上海出版公司,2013:476.

[13]吴心浩.中国历代名案[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293.

[1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0.

[15]陆粲,郑晓.庚巳编今言类编[M].马镛,杨晓波,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84.

[16]笔记小说大观:五编[M]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3833.

[17]刘鹗.老残游记[M].钟夫,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81.

[18]笔者于2019年11月份对《中国基本古籍库》民国时期的全文献进行了检索,共检出12部相关文献。

[19]薛福成.庸庵随笔[M].邓亦兵,编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194.

[20]徐望之.公牍通论[M]//《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档案学经典著作第1卷.上海:世界图书上海出版公司,2013:11;13;37.

[21]丁海斌,岳展弘.中国古代“牍族”文档名词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6(5):21-26.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起源词义
圣诞节的起源
奥运会的起源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清明节的起源
法律解释中的词义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试论汉日同形词词义的异同
字意与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