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鞋的“肠梗阻”
2021-07-01石燕丽
石燕丽
年初开工,温州鞋厂猝不及防地迎来开门红,很多人认为实体向好、全国订单汇集,今年终于可以好好大干一场,甚至一些老板已经布局计划6月扩产能。
然而,忙过一阵后,该出的货出完,该来的淡季,如约而至,甚至稍有提前。很多工厂,5月份就开始被迫放假。
从“忙不出来”的开门拒客,到“订单不足”的两眼望穿秋水,只用了不到一个半月时间,温州制鞋工厂集体坐了一次过山车,之前有多喜悦,后来就有多丧气。
现在的商业竞争,更考验老板们的洞察力,考验大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考验对形势的预判及决策的能力。回过头看,繁荣假象恰似一次偶发的肠梗阻,表面的猝不及防,实际上背后都有因可循。我们暂且事后诸葛亮一下,以作前车之鉴。
首先,从供应链端看。2020年年初的疫情导致大部分厂家回款不良性,拖欠供应商款项的情况也更为严重。2021年元旦后,石家庄爆发大规模疫情,人心惶惶,于是产业链各端更加不敢备货。同时,石家庄疫情也让各工厂至少提前10天放假,再加之今年开工晚,春季比往年少了二十来天的货期。
其次,看零售端。年前被疫情吓住,很多人取消订单,而年后恰逢天气陡升高温,以及就地过年的政策,零售市场很旺,卖得很好,本来就不多的库存销售一空,于是开年后品牌们纷纷来温州加仓。
但是,无备货、原材料上涨、招工不足等等,每个环节都在加乘出货的阻力,导致生产挤爆,出不来货几乎成为厂家和品牌共同的痛。
可是,在这场“肠梗阻”中,没有一方得益。一片热火朝天后留下了遍地隐患:对工厂来说,高负荷下出现品质问题的鞋款变多,同时,因出货延误,难免被取消很多订单;对于销售端,错过了时间窗口,再好的鞋子也一文不值,自有渠道还能消化,可苦了纯批发商。这些,都把行业推向更恶性的一面。
那么,我们能看到什么问题呢?
对于品牌
1、要保持足够的视野,能够分辨大势,更要学会捕捉机会。我国疫情防控良好,偶发的疫情不可能再像2020年初一样,一定要对国家有信心。我们看到,大品牌公司单在年前依然按既定的销售节奏下单备货,部分有魄力有胆识的区域品牌也是如此,所以,他们没有因缺货而损失{肖售机会。事实上,很多区域性品牌定力不足,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摇摆,而很多机会的丧失,往往就因为对形势认知不清。
2、目前多数区域品牌依然是角逐产品力,还没有建立品牌驱动力,所以通常都是等市场反应后才敢下单,这同样会造成集中下单货期变长的问题。根据大品牌公司单的情况看,减少货品库存风险的必要方式之一就是,区域性品牌需要建立完善的商品企划体系,做好商品规划及波段规划,控制好商品运营节奏,不能完全等市场下单。
3、纯批发将越来越难做,必须建立一定的自营管道。当然,这背后考验的是直营能力。如果完全是经销渠道且不可掌控,则品牌的货品风险性很大,可掌控的渠道才是做品牌的底气。
4、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除了开发优质品类的供应链,更要加强与供应链的配合,令供应链向自己倾斜。
对于工厂
现在各厂家的订单断崖式下滑,养工人的压力很大,正好有时间重新审视自我。
1、不能单条腿走路,公司单和市场单并行,内销外贸并行。过程中,必定有很多矛盾点需要克服,就看老板的决心与突破能力。
2、尤其要提高管理能力,强化流程管理。在这场“肠梗塞”中,很多以前品质稳定的大厂,也难免多次翻船,反映出温州鞋厂整体粗放式管理的问题。表面上忙得热火朝天,实际上越忙越没挣到钱,而且年前规划的产能也没拉上去。可惜,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一到淡季,也无心抓管理强团队了。
3、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如今,客户下单都保守,基本靠补单,但往往补单时间也集中,加之市场流行变化越来越快,都对工厂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多向内求,梳理并制定客户战略。很多工厂习惯通过这种渠道去找客户,但经历过这次“肠梗塞”后,更多需先整顿内部,多向内求。每个工厂来来往往的客户,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但很多停留在“过客”层面,为什么?很少有工厂去分析。其实,零售市場反馈出的客户道理,之于工厂同样适用,与其不断拓展,不如深度配合,做精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