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养老”致命:独居母亲枕下有盒避孕套
2021-07-01木木
木木
母亲的黄昏恋,居然要了她的命!急着去认罪的母亲男友,却不是凶手,他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
玩一把“云养老”,独居母亲竟“自杀”
刘晓萧,湖南省长沙市一家三甲医院的内科医生。2020年10月5日上午10点,她刚刚做完一台手术回到值班室,瞄了一下桌子上的手机,吓了一跳,从10分钟前开始,竟有15个未接陌生电话。
手机铃声再一次响了起来,她不耐烦地拿起手机接听,传来了一个急促的声音:“是刘晓萧吧?可打通了,你妈昨晚自杀了,现在才发现,你赶快回家!”她不敢大意,连忙拨打了母亲的电话,接电话的是母亲好友冯阿姨,她告诉刘晓萧,她母亲确实自杀了。
刘晓萧连忙找院领导请假,直接开车往老家赶去。一路上,她的大脑一刻也难以保持平静。母亲一直都性格开朗,之前也没有什么预兆,怎么会自杀呢?可是家里来的这么多未接来电,又让她确信这不是梦。
刘晓萧是独生女,父亲早年病逝,她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大学毕业后,她成了一名外科医生。工作几年,她拿出全部积蓄付了首付,在单位附近买了房子。她几次要母亲搬到省城和她一起住,可母亲离不开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多年的朋友同事,一再拒绝。
平时,刘晓萧因为工作太忙,谈恋爱都没有时间,更别说三天两头往家跑了,发达的网络让她也学会了给母亲“云养老”,除了每周固定和母亲视频,还会定期给她买足日常生活用品。逢年过节,她也会在网上提前预订各种保健品、礼物和鲜花送到家里,每年的体检也是她提前预约当地医院套餐……刘晓萧一直觉得,即使不在身边,她也能照顾好母亲。
刘母退休前在县文化局工作,平日里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有洁癖的她总会把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父亲死后,刘母逐渐从失去丈夫的痛苦中走了出来,退休后的她喜欢看书、旅游。在母亲的朋友圈里,刘晓萧经常看到她阳光的一面,几个老人在县城周边乡下游玩,母亲一身时髦的打扮,朝气得像年轻人。
独自生活并没有降低母亲的生活品质,即便这样,依旧对生活怀有无限热忱的母亲如今却选择了自杀,刘晓萧不明白,也找不到答案。
赶到家,门口聚满了人。看到刘晓萧来了,冯阿姨一把握住她的手就哭:“孩子,你可回来了,快进去看看你妈,你说这日子过得还挺滋润的,有什么事会让她想不开啊。”
冯阿姨告诉刘晓萧,每天早晨6点是她们雷打不动去公园打太极拳的时间,可这天她打了十几个电话都没人接,敲门也没人回应,她感觉不妙这才通知物业。
物业工作人员强行打开了房门,冯阿姨看到刘母趴在墙角,地上还有一摊血,身子都硬了。他们不敢乱动,就现场情况来看,得出的结论是自杀,而这个毫无警惕意识的断定,差点把刘晓萧死去的母亲变成冤死之魂。
刘晓萧看到母亲的尸体没有被动过的痕迹,身上还完整地穿着一身老年运动套装,书桌上的一杯咖啡还是满满的。刘晓萧看着眼前的母亲,僵硬的身体趴在冰冷的地面上,眼泪哗哗地流了出来。
“孩子,别光顾着哭,先把你妈抬到床上去吧,给她擦擦身子,让你妈干干净净地走。”冯阿姨说着也开始陪着她流泪。物业工作人员帮忙把刘母的尸体抬到了床上,冯阿姨从外面端了一盆温水,随手把卧室的门关上。
刘晓萧用毛巾蘸着温水想给母亲擦拭脸上的血迹,她一头齐肩的长发已被血迹粘在脸上,刘晓萧用手慢慢地把她脸上的头发拨到耳边,看到她的脸,吓得刘晓萧手里的毛巾都落在了地上。只见她脸色青紫,舌头伸出了嘴外,整个面部变得狰狞可怕。
枕下藏着秘密,黄昏恋浮出水面
作为一名医生,刘晓萧知道一个撞墙自杀的人,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模样,这样的面部,像是被人掐死的。她不敢大意,仔细看了母亲的脖子,果然有一道紫色的掐痕。
母亲不是自杀的,绝对不是!刘晓萧又急忙查看母亲头部出血的部位,心里已是悲憤交集,头部的伤口共有3处,都是撞击形成的伤口。
这种伤口怎么能瞒过一个医生的眼睛?一个想自杀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撞击的行为能力,母亲的死另有原因,刘晓萧颤抖着手拿起手机报警。
警察很快就赶了过来,法医在仔细勘查后告诉刘晓萧,刘母真的不是自杀。法医在刘母的脖子上提取了指纹,并对她身体做了外观检查,并没有发现其他致命伤,然后在房间内很多地方也做了指纹提取,在征求了刘晓萧的意见之后,将尸体送去了解剖室。警察走后,刘晓萧在房间里收拾母亲的遗物时,又有了一个意外发现——母亲卧室的枕头底下,竟然有一盒开封的避孕套。
难道母亲和男人同居了?刘晓萧急忙把那盒开封的避孕套交给了宋队长,宋队长立刻让技术人员在避孕套包装上提取了指纹。冯阿姨这才告诉了刘晓萧一个秘密:“你妈还不想让你知道,觉得还不到时候,她最近和一个名叫吴由山的老人关系亲密,并且准备时机成熟后,两个人就会正式结婚,和她住在一起的男人只能是吴由山。”
根据这个线索,警察找到了吴由山,因刘晓萧提出申请,要求一同前去见见这位与母亲同居的男人,宋科长答应了,并让她不要情绪过于激动。
在公安局,刘晓萧见到了这名看起来身材挺拔的老人。他是名退休的企业干部,老婆在十年前因突发心脏病死亡,此后一直独身。吴由山知道刘母遇害后先是露出惊讶的样子,尔后表现得万分痛苦,也很快承认了他和刘母的关系:“我们俩无论从学识和思想意识上都很合拍,彼此都很欣赏对方。”他说他不可能杀害刘母。
经过对比,避孕套包装上确实有吴由山的指纹,可是仅仅是和刘母同居,不能作为犯罪的证据,警察对吴由山问话之后,就让他回了家。
让刘晓萧意外的是,第二天早上,警方忽然给她打来电话,说吴由山到公安局自首了。一夜之间,吴有山从据理力争到主动自首,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刘晓萧连忙赶了过去,宋科长告诉她,老人虽然自首,却又拿不出作案证据。并且,通过指纹对比,刘母脖颈上的指纹也不是他留下来的。老人为什么把这个罪过揽在自己身上呢?宋科长告诉了刘晓萧他们的分析:这个凶手一定是和老人有着密切关系的人,要不然老人会冒着死罪的危险来自首吗?
案子很快水落石出,10月7日,凶手终于露出了水面。宋队长告诉了刘晓萧破案的经过。
因为老人的自首,警方很快就提取了和老人有密切关系的人的指纹,通过对比,老人的女儿吴洁进入警察的视线。警方对比了吴洁的指纹,与刘母脖子上面留下的指纹一致。
在铁的事实面前,吴洁只好承认了作案事实,并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父亲吴由山造成的。吴由山在女儿交代了作案过程后,通过冯阿姨给刘晓萧带去口信,说要见她一面。
刘晓萧想知道这个吴洁和自己母亲到底有多大的仇恨才会下此毒手,考虑再三,她还是去见了吴由山一面。再次见面,吴由山憔悴了不少,进门后先是给刘晓萧鞠了个躬,然后把一个牛皮纸袋递到她的面前:“这里是50万元钱……就当是我给你们的一点补偿,你妈没了,我……我对不起她,吴洁……她真的不该……”说完,老人就呜呜地哭了起来。
“顶罪”揭开真相,陪伴是最佳尽孝
原来,吴由山47岁时,老婆就死了,而他老婆的死和他有很大的关系,那时的吴由山是县棉纺厂的副厂长,老婆心脏不好,病休在家。
在吴洁21岁那年,吴由山和厂里的一个小姑娘有过暧昧关系,不久就被老婆发现,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吴洁知道父亲的劣行后,自然站到了母亲那一边,并决定在父母离婚后跟随母亲。
就在父母为离婚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吴洁的母亲心脏病突发死了,而在母亲死亡的那天夜里,父亲却被人发现还和情人在一起,吴洁的母亲连被抢救的时间都没有。“那晚,我和小姑娘见面其实不是我女儿想象的那样,我是去给姑娘送了点钱,总要有个了结。”
吴洁把母亲的死因全部算在了父亲的身上,从那以后,父女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吴洁嫁人后,几乎和父亲不再交流,吴由山说:“她对我的怨气始终没消,也感觉不到父女之间的感情。”
吴由山和刘母相识半年后偶尔会住在一起,两个老人都认为找到了余生可以牵手相扶的人,不久,吴洁知道了这件事,几次上门前去讽刺挖苦。因为这件事,吴洁去父亲的家里越来越频繁,可是她去的目的只是为了争吵。
在最后一次争吵中,吴由山也被惹怒了,扬手打了女儿几个耳光,并说要和女儿断绝父女关系,还说要把所有的遗产送给那个陪他一起终老的人,并从此不再让吴洁进他的家门。这让吴洁认为,吴由山不但要把遗产留给刘母,并且要和她断绝父女关系,吴由山的决绝让吴洁气愤至极。
无处泄愤的吴洁去了刘母家,这种兴师问罪的见面方式也惹恼了刘母。两人动了手,吴洁则一把把刘母推倒在了墙角,刘母当场昏迷。余怒未消的吴洁又拽着刘母的头连续撞到墙上后,接着掐住了她的脖子,直到她没了呼吸。
第二天,吴洁知道了警察已经在追查此事,当她看到吴由山被警方带到公安局后,以为自己已经躲过一劫,没想到吴由山很快又被放了出来。
“我的女儿再次找到了我,这一次却是让我来救她的命。”吴由山说,“我听完女儿对我说的话,当时就被吓了个半死,她……她竟敢杀人!”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吴由山说:“断绝父女关系和遗产的事情本就是气愤之言,没想到她却当了真。”吴由山答应了女儿的请求,决定顶替女儿去自首。
可是想顶罪,哪有那么容易!吴由山根本就没有作案的证据,也正是他的这次“顶罪”,让警察对他的亲人产生怀疑,吴洁才最终被抓获。说到最后,吴由山再次对刘晓萧鞠了躬,他把那个牛皮纸袋放到她的面前:“这些东西对我已经没用了。”说完转身走了。
冯阿姨打开那个纸袋,禁不住大吃一惊,里面不仅仅是那50万元钱,还有吴由山的房产证。房产证里还夹着一份遗嘱。遗嘱的大体意思就是,当他死后,自愿把他名下的房子无偿送给刘晓萧,作为他替女儿的赎罪。
刘晓萧生怕吴由山会出什么事情,拿着牛皮纸袋追了上去,却早已看不见老人的踪影。
10月17日,刘晓萧在冯阿姨的陪同下再次去了吴由山的家,到了那里,大门已经紧紧关闭。预感不好的刘晓萧打通了他的电话,吴由山告诉她们,他在女儿服刑的附近租了房子:“就是希望能多见一面就多见一面。”当刘晓萧说要归还他的房产证时,老人再一次拒绝。
2020年12月,吴洁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吴由山因包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刘晓萧每每想起母亲,她总觉得自己少做了些什么。也许,目前大家对老年人的关爱只是浮于表层,没有细致到深处,是当今社会普遍的现象。
工作、应酬、学习,我们总是有足够的理由远离父母,把“云养老”当成了一种替代。却没有想到,当我们的父母逐渐老了,他们本该有的戒备和防范意识也在逐渐消失,很多事,他們已经力不从心。而所有的这些,都需要亲情的贴身相护去弥补“云养老”所缺失的一面。
“养老”,如何去“养”?这个“养”字,不仅仅是一句话、一口饭那么简单,它应该还包含着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一份近在身边的亲情。
养老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问题,子女应当如何尽孝,值得我们深思。
编辑/徐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