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数学

2021-07-01张国英

成长 2021年7期
关键词:代码创设数字

张国英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不上学的时间也没有什么体力劳动,基本就是吃、喝、玩、打游戏,学知识既不好吃也不好玩,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就像一种负担,要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老师的教学方法就要推陈出新,让课堂丰富有趣。尤其是数学,就感觉是跟一堆数字打交道,枯燥无趣。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和数学打交道,比如一睁开眼睛,我们就要看看现在几点啦,买东西我们要算价钱,出门我们要想一想坐哪条公交路线最合适……,这些都是用数学来解决。所以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学数学就是在学习怎样生活,我们要把这种观念带给学生,他们就会觉得数学是生活的需要,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因此我们要创设不同教学情境,让生活走進数学课堂。

1 生活化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引进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如教学《元 角 分》这一单元《简单的计算》这节课时,因为学生太小,刚学了两位数的加减法,虽然说是简单的计算,对于他们还是太难了,尤其是涉及到整元减去几元几角的时候,要经过单位的换算,把一级单位变成两级单位来进行计算。为了让他们能更好的理解这样的问题,我先要求他们拿着整元数去超市买东西,把自己买花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记录下来,来到课堂上,同学们把自己计算的方法给大家讲一下,通过初步了解和认识这类的计算,我又给他们总结了一个简单可行的计算方法。

我们在拿着整元数去减几元几角的时候,先从整元里边拿出一元来,因为用1元= 10 角,就用这10角减减数里的几角,剩下几角就是几角。再用拿出一元后剩下的元去减减数的几元,得出还剩几元。例如 10 元钱花了 6 元 7 角,我先从 10 元里边拿出1元,因为1元等=10 角,10角- 7 角= 3 角。10元拿出1元后还剩9元,9元-6元=3元,因此10元-6元7角=3元3角。这样就把整元减几元几角,变成了几元10角减几元几角,元减元,角减角,学生又好理解,又好计算。把复杂的又难理解的计算变成直观的旧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情景创设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如,放学后接送孩子的家长多,造成车辆人流的堵塞这一校园周边交通现状,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给学校设计一个交通疏导解决方案学生利用学过的统计与分类等知识,提出了可以按年级分批走,也提出了把家长按步行的,骑自行车的,开汽车的分成三类,又提出按上学走右边放学走左边进行分流,还有的同学提出按班级分开走,单数班级在右边,双数班级在左边……,这些都是分类的知识,并且涉及了多种标准的分类,学生兴趣十分浓厚。课堂上的许多数学问题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我们只要把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做题时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情景,数学题也会变得有亲切感和熟悉感,在学习过程中还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2 趣味性情景

我们都知道有兴趣学生才喜欢学,在一些简单的例题教学中,把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课堂,创造性的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在观察插图的过程中,进行大胆的猜测和合理的想象,创设趣味的情境,也可以设计一些有趣新奇的教育游戏,控制好游戏的节奏,数量和难度,是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开展教育游戏,通过数学竞赛游戏来提高做题速度,激发集体的做题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乘加乘减》这一节时,我引入《熊出没》情节,光头强偷偷砍了许多树,打算用他的车拉走,他一车只能拉6根,拉了7车还剩下4根木头,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学生很自然的想到动画片的场景,并提出问题: 一共砍了多少根木头?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是学生的知识面得以延伸与拓展。培养他们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设计的活动,使学生加强认识。

人是通过画面达到记忆的目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应该从心理学角度去呼应小学生的天性,根据他们的喜好和兴趣,创设性的运用各种新颖多变的游戏活动,让数学学习有画面感,让小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习中开发动手与动脑能力。

3 扩展性情境

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都无不展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所在,数学给我们现代生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便利。数学课上的知识有时不只针对一类题型,他可能把生活中许多的数学知识点总结出一类特点,放到课堂上来总结认识。如三年级数学课本上的《数字代码》就属于总结性的章节,用数字作代码在我们生活中是有广泛应用的,尤其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角角落落,达到了让我们熟视无睹的程度。我给学生布置课后的任务,让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寻找,可以问父母,可以看报纸,可以通过网络上搜寻,动手去查找有关数子编码方面的知识与资料,进行调查收集数据,自己先做一些研究性学习,然后再将自己的资料带进课堂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也更能让他们深切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经过观察,同学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许多用到数字的地方: 红绿灯的倒计时,车牌照,身份证号码,列车号……。我再从里面引出类似身份证,车牌号这样的数字不是随意编排的,每个数字所在的位置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比如身份证号,前 1、2 位数字是省代码,前 3 、4位数字是市代码,前 5、6 位数字是区县代码,7~ 14位是出生年月日,15~16位是所在派出所代码,17位表示性别,单数为男性,双数位女性。最后一位数是校验码,可以是数字,有时也用X表示。我打开他们的基本信息,让他们找到自己的身份证号跟同学交流下,每个数字的不同意义。正好班上有一对双胞胎,我让学生观察他们的身份证号码,只有最后两位不同,一个表示性别,一个是校验码,其他都一样。即使是双胞胎性别相同,最后两位数也能把两个人区别开。所以身份证具有唯一性,没有两个一样的人,也没有两个一样的身份证号。再进行课下拓展,找找看生活中还有哪些数字代码是类似情况。

让学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才能让数学再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也更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数学不是课本上一堆简单的数字,数学既是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因此,数学课上只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远远不够,仅停留在表面的教学活动情景创设上也是不够的,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教师要具有善于创设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手段,为学生铺设一条“美”和“活”的数学学习之路。

河北省衡水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善彰小学 (河北省衡水市 053000)

猜你喜欢

代码创设数字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答数字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神秘的代码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数字看G20
近期连续上涨7天以上的股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