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计算机教学探析

2021-07-01郑梦楠

成长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学初中

郑梦楠

摘 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成为初中计算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教育事业进入信息化时代。基于此,本文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初中计算机教学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探析该背景下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初中 计算机教学

1 引言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通过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化抽象为具体,缓解初中计算机较为枯燥的教学氛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信息化手段使用过度以及教学评价不合理等问题,所以,探析该背景下的初中计算机教学是必要的。

2 分析初中计算机教学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给初中计算机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初中院校基本上已經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并配备了相关设施,但在其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具体而言,第一,信息化手段使用过度,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信息化教学手段,过度使用的情况下使得学生被信息化平台及技术吸引,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同时会浪费教师准备过程中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第二,教学评价不合理,仍使用传统上级操作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投入的精力,极易对学生造成打击,不利于计算机素养的形成。

3 探析初中计算机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策略

3.1 革新教学观念,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开展初中计算机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革新自身教学观念,提高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重视程度,将其合理运用到教育工作中,主动学习信息软件和平台,实现熟练操作,形成互联网思维。一方面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良好基础,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满足学生计算机学习需求。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立足于计算机课程教材,通过对其进行全面分析掌握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内在联系,之后使用信息化技术对其进行教学设计,深化重难点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不可过于依赖信息化教学手段,且尽量避免在基础性知识教学中使用该手段,避免学生过于注重信息化技术,影响教学质量[1]。

3.2 应用翻转课堂,开展分层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在传授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可以使用翻转课堂这一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分层教学,实现多种教学手段的有机整合,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计算机基础水平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在学生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加入良性竞争机制,使各水平学生都能够获得成长。教师应使用翻转课堂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第一,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前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掌握重点和难点,之后将基础知识点进行整理,将其整理为课前导入上传到微课等信息化平台上,要求学生提前下载、浏览和学习,实现课前预习内容的精心设计。同时,教师可以在信息平台上寻找相关视频分享给学生,使学生利用预习时间对知识点以及重难点进行初步掌握,便于课上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第二,课上教学。在开展课上教学时,根据学生课前预习反馈对不同层次学生下发不同任务,并通过小组讨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课上时间较短,教师需要对课堂时间进行妥善安排。之后,以组别的方式针对疑难点进行集体答疑解惑,发挥自身引导和鼓励作用,尽量使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分析问题解决方法,使不同水平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深化计算机相关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印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3 结合网络优势,搭建交流平台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使用信息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建立和谐、平等师生关系,且便于计算机教学指导。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微信群作为师生交流的主要媒介,通过该平台可以将预习资料以及要求实时传达给学生,对于学生遇到学习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与其一同探讨解决思路,实现课堂教学的合理延伸。另外,在信息平台上具有十分丰富的计算机教学资源,通过结合网络优势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丰富计算机教学内容,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使其掌握更多有关计算机的知识技能。另外,通过结合互联网平台上的计算机资源,教师可以不定期举办精品课件设计比赛,针对某一简单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对其进行课件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会巩固学生计算机知识,提高其灵活运用的能力,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以计算机素养为核心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2]。

3.4 优化教学评价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育评价方式也呈多元化发展,为此,在该背景下,教师应对计算机教学评价进行优化,采取多元化评价模式,强化评价工作的反馈作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具体而言,应从多个方面开展教学评价,主要可分为课前预习评价、课上评价以及考试评价。在开展课前预习评价时,教师可以根据线上平台预习资料的下载量和浏览量对学生预习状况进行初步掌握,之后通过课上的预习反馈对学生进行评价;课上评价主要包括计算机问题讨论情况、合作能力、积极发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考试评价主要包括计算机理论考试和上机操作等方面。通过细化各项指标,一方面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另一方面能够保护学生计算机学习积极性,又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要求初中计算机教师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为此,教师应革新自身教学观念,以分层教学法为基础应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明平.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0(23):117.

[2] 王祯.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计算机教学的创新思考[J].中国新通信,2020,22(01):205.

天津市卓群中学 (天津市 300000)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学初中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