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无罪 溺者自误
2021-07-01蒋振远
蒋振远
烦恼皆出自人心
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使我们永葆活力,让我们的生活充实而富有情趣。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正如其所言:“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是他能在漂泊中活得活色生香,正得益于他广泛的兴趣爱好。他爱游山玩水,善吟诗填词,能绘画书法,甚至还烧得一手好菜,纵然是枯燥乏味的日子,他也过得妙趣横生。这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生活,既拯救了苏轼,更滋润了苏轼,让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奇才。
兴趣爱好,人人都有,它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可是如果人们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无法自拔,这兴趣爱好便会成为一匹脱缰野马,让人无法掌控,乃至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
若是在兴趣爱好上投入过多的精力,且这份爱好算不上高雅,于身有害,于心无益,那它就成了一种不良嗜好。譬如,从古至今无数人沉溺在财色中难以自拔,结果白白断送了自己的未来。即如商纣王,本是商朝一代中兴之帝,却因他沉溺在对苏妲己的爱恋中,败坏了纲纪,断送了商朝,终将大好河山拱手送予了周武王。孰料800年后,武王的子孙周幽王更甚于商纣王,只因想博得宠妃褒姒一笑,遂上演商朝版“狼来了”,一次次“烽火戏诸侯”。他怎么也没想到,他下令在城楼上燃起的烽火,焚毁了诸侯对他的忠心与信任,也引燃了外族入侵的野心。
相较于色,财字更是令许多人难以自持,从刘瑾、和珅到今天的大大小小的“老虎”“苍蝇”,他们中不乏人才,却都在金钱的诱惑中迷失了本心。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爱财无可厚非,但若是失去分寸,全身心沉溺于一个“钱”字,终将变成金钱的奴隶和囚徒。
爱好无罪,但须持之有度。那么什么是度?传说苏轼、王安石和宋神宗赵顼三人曾在一起研讨如何看待“酒色财气”,三人分别作了一首打油诗,王安石诗云:“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機。”神宗诗曰:“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这两首诗分别从反面和正面揭示了酒色财气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而苏轼的“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则提出了面对酒色财气必须把持的度,如果把握好了这个度,酒色财气可以助人修身养性,可以使社会安定繁荣;反之,一不小心突破了这个度,酒色财气则会伤人毁家,危害社会安定。
所以,我们很难给兴趣爱好下一个善恶优劣的定论,关键还在于人们能不能把握住合理的度。爱好,既能使人奋发向上,也会令人坠入深渊,你怎么对待它,它就会怎么对待你。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王淦生老师点评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文史资料为论据,阐述了兴趣爱好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在作者看来,爱好无罪,溺者自误。即便是令不少正人君子畏忌的“酒色财气”,也大有它的积极意义,关键是我们必须把握好对各种兴趣爱好的度,“有度”,爱好可以使人修身养性;“无度”,则会令人万劫不复。作者所引材料都很好地佐证了其观点,有说服力。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