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服质量与缺失的标准

2021-07-01许欢

中国纤检 2021年6期
关键词:汉服标准质量

文/本刊记者 许欢

近来,汉服市场火爆的话题不绝于耳,汉服质量的吐嘈也喋喋不休。尤其汉服与普通服装不同,其质量所涉及的范围要更为广泛,如果对汉服研究与开发不够深入、工艺技术薄弱、产品设计不符合汉服规范,都会影响汉服质量。因此,汉服质量提升需要用标准化体系来支撑。

汉服市场呈爆发式增长

今年5月,“汉服市场爆发”的话题登顶新浪微博热搜,阅读量过亿。据央视财经报道,今年我国汉服市场规模或超100亿元。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Q1中国汉服市场运行状况监测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汉服爱好者达到356.1万人,同比增长74.4%;2016—2019年,中国汉服爱好者数量连续4年保持70%以上高增长。

去年8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天猫服饰发布的《2020汉服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近3年来,在阿里平台下单购买过汉服的消费者人数逼近2000万,汉服市场呈爆发式增长;2019年,淘宝平台的汉服成交金额首次突破20亿元;在天猫购买汉服消费者中,女性消费者占比近八成,其中90后和95后是消费主力;在抖音平台,以汉服为主题的短视频超过100万条,总播放量超过300亿次。种种迹象表明,汉服已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据悉,随着95后和00后群体消费能力提升,个性化消费需求开始暴涨,作为小众消费的汉服市场也表现出超强的消费力。未来,随着新生代消费群体成长,小众兴趣类消费市场将涌现出百亿、千亿甚至万亿级别的市场潜力。

然而,汉服这类小众服饰爆发式增长背后,是众多汉服爱好者最为担忧的质量问题。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购买汉服时,一半以上的人最为关注质量,其次为款式设计及制造工艺,分别占比49.9%和46.3%。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汉服消费者购买汉服渠道主要为淘宝或天猫,占渠道比重的48%;实体店渠道占比为43%,仅次于淘宝和天猫;自制作汉服比重为9%。

目前,从销售额来看,淘宝汉服销售额占中国汉服市场总规模75%,因此,淘宝已成为汉服产业最主要销售渠道。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可正常访问的汉服专营淘宝店铺规模达815家,同比增加160家;汉服在淘宝上价格分化明显,从100元左右到几千元不等。

记者了解到,汉服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服装,它源自古代,穿着极其繁琐,第一次接触汉服的人甚至不知道汉服该怎样穿。或许大多数人认为汉服单指汉朝服装,其实不然,汉服有其自身文化,也有固定制式,且每个朝代不同,穿着上也都有讲究。汉服来到现代,除了沿袭了古代的基本制式,设计者也会根据服装面料、花样、排布、印花等方面进行原创设计,但原创设计成本较高,因此售卖价格也会相对较高。

在淘宝平台,汉服销售是以宋制、唐制、明制、晋制、秦汉、魏晋这6种制式分类销售,当然,每种制式都有其特点。比如女子晋制汉服制式,整体上看比较宽松,上半身衣服简单朴素,下身半裙却更为复杂繁琐。唐制汉服则以襦裙为主,其特点是俏丽,主要有两类:一是唐代初期的短襦裙,特点是上衣袖子小而窄,下半身搭配紧身长裙,一般用丝带来固定裙子;二是唐代中期演变成更为华丽的制式,其高度可于腋下也可在腰部以上。宋制汉服与唐制汉服相比,裙子会相对更窄且裙褶更多,上衣一般为对襟,主要套在裙子外面,整体来看较为朴素、含蓄。

早期汉服多以私人定制为主,需有专人设计及制作,工期很长、价格较贵,一套成本仅几百元的汉服,标价能达几千元。而这一时期网店也较少,此时商家收益尚可。正是因为汉服非大批量生产,且制作周期长,款式设计完成后需等排期制作、产出量较少,因此有些商家会把热销款汉服进行批量复刻,并在淘宝出售,以此降低成本。而初入“汉服圈”的汉服爱好者,对于汉服知识知之甚少,又抱着急于体验、想用较低价格满足汉服体验的心愿,加之制作时间及价格等原因,无形中促成“山寨”汉服市场形成,使原创品牌市场被抢夺。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尽管目前汉服消费人群快速扩增,但相对于其他普通服装服饰产业来看,汉服产业链仍处于较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一是汉服品牌局限于自产自销,缺乏专业市场运作,无法大规模推广;二是由于市场受众范围较小,汉服生产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商家采取“预售+尾款”销售模式,以销量决定产量,极少大批量生产或存货;三是汉服有工艺要求、成品需精良,因此制作周期长,致使汉服制作成本较高,所以行业利润并不高;四是缺乏权威行业标准,不利于汉服产业化、品牌化推进。

汉服虽火但质量堪忧

微博上有网友坦言:“其实对于汉服爱好者来说,汉服市场爆发是好事,但现在汉服市场最该注意的不是形制、不是设计,而是质量。说实话,我花在汉服上的钱比护肤品还多,各家店铺几乎都买过,如果不是真心喜欢,是不会花钱买这种质量的衣服……现在的汉服,有点劣币驱逐良币的感觉。”

随后有几位网友评论:“我至今对汉服没多上头就是因为质量问题”;“大街上看到浓浓的廉价风,一眼就看出质量不行”;“那些专供旅游景点的‘汉服’,其实特别给人造成困惑,因为我不止一次被老外(包括同事)问,中国人是不是喜欢大红大绿、花里胡哨的衣服?”

《2019汉服产业报告》显示,在所有汉服消费者里,选择100 ~300元价位的用户比例最高,达到41.78%,而此价格区间汉服大部分来自曹县。据央视财经报道,山东曹县拥有汉服产业链商家2000多家,原创汉服销售额占全国同类市场三分之一,为了应对暴增需求,不少当地汉服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却仍旧供不应求。尤其今年以来,疫情对市场影响大大减弱,使销售更加火爆。

山东曹县某绣花厂老板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当地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汉服生意,竞争异常激烈,一套汉服的成本也在不断压缩,但利润却下降不止一半。”由此可见,在汉服成本被压缩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便是质量问题。

在央视财经这则热门报道评论中,获赞最高的一条是“汉服很好,不过能监督一下商品质量就更好了”的评论,获赞数量近2.6万个。可见汉服质量问题已成当下普遍现象。网友“晶X6的豌豆”认为,不管谁来做汉服,第一希望钱流向的是老百姓,流向品质及设计这些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地方;第二希望商家有参考依据。

对于汉服质量问题,记者在淘宝上了解到,价格500元以下的汉服是质量重灾区。其质量问题大多集中在色差、刺绣不贴合、线头、布料有塑料感又不透气、容易皱且熨烫不开、缝线不结实且走线不齐、衣服气味重、有脏污、洗后串色等诸多问题。买家们吐嘈:“因为质量太差,穿过一次扔掉了”;“裙子面料不是很好,容易勾丝,有点像我家窗帘布”。然而,有些诸如色差、刺绣、走线的问题在商家看来是无法避免的,比如刺绣跳针、漏针、绣花周围出现孔洞及错位是机绣的原因;色差被解释为光线及个人主观对色彩的感知所影响,因此这些问题都在商品介绍中提前告知消费者,如果可以接受再下单。

有业内人认为,现在汉服市场混入了不少抱着挣一笔就走心态的人,注重短期收益、不考虑长期发展,因此导致行业良莠不齐,也就是被称之为“来割韭菜的人”。据悉,目前国内汉服企业整体竞争力很弱,74%为个体工商户、23%为有限责任公司,且85%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200万以下,大多不具备研发、设计能力,只能靠抄袭、模仿或用劣质布料打价格战,这些对汉服市场具有毁灭性影响。

艾媒咨询调查显示:由于汉服产业尚处于市场发展初期,商家多以小规模自产自销、小作坊等模式运营,缺乏定价标准和行业标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低,且汉服本身具有典型的服装特征,因此山寨现象泛滥。而山寨现象又会扰乱市场,打击原创的积极性。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汉服想要破圈获客,走出小众市场局限,行业需要进行标准化改制,即通过专业市场运作让品牌大规模推广,制定统一定价标准、规范山寨现象、保护知识产权、形成权威的行业标准,促进汉服品牌化、产业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汉服文化正在扩圈,行业可能缺乏标准、体系,尤其是在质量、材质、定价等方面,还缺乏一些标准的推动者。他认为,应该由行业内人士推动建立标准,消费者权益机构推动质量监管,防止面料以次充好、山寨抄袭等乱象,促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用标准化规范汉服发展

2020年10月31日,在“第八届中国西塘汉服文化周”开幕式上,T/CTES 1021—2019《汉服分类》与T/CNTAC 58—2020《汉服》两大团体标准在会上发布。近年来,随着国学文化兴起,汉服逐步走进公众视野,汉服商家遍布全国。虽都以“汉服”为名,但服饰面料、式样、风格等形式各异,价格也相差较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汉服产品日益增多,商家对于汉服研究与开发不够深入、工艺技术较为薄弱,且无理论依据随意创新,导致部分产品不符合规范。尤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部分商家受利益驱动,对汉服歪曲与错搭,也成为汉服产业化的阻碍。因此,标准化是汉服产业化的必经之路。

T/CTES 1021—2019《汉服分类》与T/CNTAC 58—2020《汉服》两大团体标准的出台,可以规范汉服产品形制及质量,充分体现汉服产品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为生产企业制作汉服产品提供技术支撑。记者了解到,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发布的T/CTES 1021—2019《汉服分类》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团体标准,于2019年10月24日发布,2020年4月24日起正式实施。《汉服分类》标准规定了汉服的综合、基本结构、部件与款型、体服、首服、足服、配饰和纹样,标准主要适用于汉服的设计、生产、贸易和教学等相关领域。

此外,《汉服分类》标准还从行业角度,制定了汉服服饰的各项标准以供行业参考,有助于汉服产业化发展。而标准发布也为大众认识汉服、了解汉服、体验汉服提供了详实规范的内容与指导方向。据了解,这项标准主要规定了汉服分类以及体服、首服、足服、配饰、纹样等,适用于汉服的相关制作和活动。

作为国内首个得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认可的汉服标准,《汉服分类》标准对帮助大众清晰地了解汉服整体体系,还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广意义。另外,标准还规定了汉服的术语、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和贮运以及汉服产品的理化、外观检测标准。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汉服的文化意义和内涵,完善了汉服标准化体系。

T/CNTAC 58—2020《汉服》团体标准则是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20年9月30日发布,并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批准,自2020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悉,《汉服》标准为首次制定,考核项目的设置既要考虑汉服特点又要能够从源头上提升汉服品质,涉及的安全性指标,如甲醛、pH值、偶氮染料等与我国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16《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一致;各种性能的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采用了目前较为通用的纺织品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另外,《汉服》标准还从史料考据了汉服的由来,并以标准学术化的方式解读了不同形制的汉服。提倡汉服去朝代化、去等级化的概念,主张汉服分类场合化,便于大众理解接受,进而促进汉服推广与传播。今后,两套团体标准将为民众和商家提供严谨的汉服指导,促进汉服产业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猜你喜欢

汉服标准质量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汉服新“江湖”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上台说汉服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质量投诉超六成
汉服有礼
汉服有礼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