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力·草木心:吴昌硕与上海
2021-06-30
绘画 PAINTING
金石力·草木心:吴昌硕与上海
上海|中华艺术宫
2021年2月10日—5月5日
值吴昌硕定居上海109周年之际,该展集结多个博物馆之力,展出了吴昌硕诗、书、画、印等代表作品94件。作为中华艺术宫的近现代海派艺术大家系列展之一,展览重点围绕吴昌硕艺术成熟期作品展开,旨在使画家创作与海派文化的互相构型得到最充分的展示。展览分“天边曙色浪淘开”“偏师独出殊英雄”“风波大道尘土情”三部分,通过梳理吴昌硕个人的艺术年表与创作实践,一窥海派绘画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翰墨酬知己:广州艺术博物院藏赵少昂及友人作品展
广州艺术博物院
2020年12月25日—
岭南画派成员之一的赵少昂(1905—1998),原名垣,字叔仪,师从高奇峰。广州艺术博物院自1995年以来,就开始陆续获得赵少昂及其亲属捐赠的书画作品。此次展览将这些捐赠书画做了展示,展品面貌丰富,涵盖国画、书法、素描、速写等品类,均是未曾展出过的作品。该展聚焦“交游”,通过展示赵少昂以及他的同窗、友人、学生的创作,侧写出这位画家的社交脉络版图,立体地展示当时广州地区的艺术生态。
狩野派和土佐派:从室町到江户时代幕府的宫廷御用画师
东京|根津美术馆(Nezu Museum)
2021年2月25日—3月31日
2018年根津美术馆曾做过名为“墨与金”的狩野派主题展览,此次将其与土佐派并置展出,是为了发掘同为宫廷画派的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具体来说,14世纪的日本,在狩野派以特殊的中国式风格绘画雄踞日本时,土佐派则在其创始人的倡导下,以其创作实践将日本本土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度。虽然在之后的4个世纪中,狩野派都风头无两,但是土佐派依然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该展围绕根津美术馆馆藏的狩野派和土佐派作品,展示了其时宫廷绘画的整体面貌。
巴洛克时期的女性艺术家
米兰王宫(Palazzo Reale di Milano)
2021年2月5日—6月6日
该展旨在通过整理展示艺术史上的杰出女性,鼓励当代仍在为争取各种女性权益做斗争的人们。展览包括阿特米西亚·简特来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等耳熟能详的女艺术家,也包括芭芭拉·隆希(Barbara Longhi)等今天依然不够熟悉的女艺术家。这些富有创造力的女性,从被艺术史匆匆地一笔带过甚至干脆遗漏,到如今集结于同一个展示空间,说明女性艺术家在艺术史中的显现本身和女性斗争史一样,也走过了漫长的历程。
影像 PHOTOGRAPHY & VEDIO ART
马克·吕布:可能的故事
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Guimet Museum)
2020年12月16日—2021年5月3日
该展为法国摄影师马克·吕布(Marc Riboud,1923—2016)的作品展,围绕该摄影师亚洲主题的摄影作品展开。作为马格南图片社成员,马克·吕布曾游历世界各地拍摄纪实摄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富于人文关怀的作品风格。1957年第一次到中国旅行,是摄影师和中国故事的起点。自1979年起,他不断造访中国,用镜头记录社会变化的同时发现了黄山之美,并在其后的拍摄实践里不断强化这一颇具东方美学的意象。
卡莫吉工作室摄影师作品展
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2020年11月21日—2021年3月28日
该展聚焦于一个位于纽约、名为卡莫吉工作室(Kamoinge Workshop)的摄影师群体,展出其中14位成员的140件摄影作品。该团体成立于1963年,其成员均为非裔摄影师。团名“卡莫吉”一词取自东非肯尼亚基库尤族的语言,意为“一起行动”。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里,卡莫吉工作室的成员用他们的艺术实践表达了看法、分享了观点、实现了社会参与。此次展览将通过这些摄影师的作品,介绍工作室成立初期的成就与影响,呈现20世纪中期美国非裔艺术运动的视角。
双城记:成都·重庆当代影像展
成都当代影像馆
2020年12月2日—2021年4月4日
該展邀请活跃于成都、重庆的12位中青年影像艺术家参展,以“双城记”为名,旨在探寻两地文化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展示影像作品,找到不同地域的文化气质在作品中所呈现出的视觉结构。从20世纪50年代的“四川版画”、80年代的“伤痕艺术”,再到2000年后实验艺术的萌芽,成都、重庆作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共同见证了该地区艺术的发展。由于摄影主客观并存的性质,梳理西南地区的影像记录,也是为了回溯当代艺术在西南地区发展的历史脉络。
共鸣:致敬罗伯特·弗兰克(北京站)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2021年3月6日—5月2日
美国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1924—2019)是摄影史上颠覆传统的革新者之一,之后几代的摄影人在他的影响下开疆拓土,使20世纪后半叶摄影展现出多元化的面貌。该展览围绕弗兰克摄影原作,同时集结13位(组)中国摄影师的作品进行并置展示,旨在从当代中国的摄影实践中回溯这位现代摄影大师的传统,追索彼时与此时两种文化共鸣的证据。这些共鸣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却共同以影像的形式体现出对时间感、秩序感的关注以及对隐喻性表达和动态影像等创作手法的偏爱。
雕塑 SCULPTURE / 装置 INSTALLATION ART
美国联邦建筑中的公共艺术模型(1974—1985)
华盛顿|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
2019年5月31日—2021年3月28日
该展展出9件美国公共建筑或雕塑作品的模型,并辅以设计初稿进行配套展示。这批展品制作于1974—1985年间,由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于1977—1990年收藏。美国公共雕塑在20世纪晚期发展兴盛,作为一种纪念碑性的媒介,有效地联结了政府的意识形态需求与民众的民族自豪感,1962年肯尼迪政府委托在世艺术家设计联邦建筑就是一例。展览展出的模型虽然规模、形式和完成程度各不相同,却从不同角度为建筑和雕塑的结合提供了思考。
雕塑基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美术学院雕塑教学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20年11月20日—2021年3月28日
该展对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院的创作、教学历史进行了提炼和展示。展品涉及50余件经典雕塑作品,辅以文献材料进行配套展示,力图全面地呈现特定历史时期雕塑系师承与学习的面貌,旨在找到雕塑专业代代相传的雕塑基因,以进一步探讨现代雕塑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内涵。展览分为三个板块,历经了“法国雕塑经验”“苏联教学引进”“民族雕塑传统”等教学方法,立足自身需求进行取舍,雕塑系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教学面貌。
约希姆·班德个展:1967—1974年的雕塑和素描作品
巴塞尔当代艺术馆(Kunsthalle Basel)
2021年1月29日—4月18日
该展展出约希姆·班德(Joachim Bandau,1936—)1967年至1974年间创作的雕塑。这些早期作品简约怪异、科技感十足,又有着褶皱,仿佛象征生理的柔软触感。作品表达虽然与他为人熟知的灰度水彩系列不甚相同,却同样显示出对多余表达的裁割。身为抽象艺术家,班德这次却展出了占据实际空间的雕塑作品,通过仿佛有机体似的孔口和触角式的凸起,又赋予了这些不抽象的作品以抽象感;再次确证了艺术家对非具象热爱的同时,抽象艺术的边界又再次模糊了。
多宝阁:西斯特·盖茨个展
上海|Prada荣宅
2021年3月11日—5月23日
该展由Prada荣宅邀请艺术家西斯特·盖茨(Theaster Gates)呈现。工作和生活于美国的盖茨,作品侧重于空间理论、土地开发、雕塑和表演。展览以陶瓷品为线索,讲述了艺术家多种身份之间的联系。展览共有3幕叙事,随着荣宅本身建筑空间的渐次递进而逐步展开,叙述者身份也在行进过程中实现了从访客、对话者到宅邸主人的转变。由于空间拥有者的身份不同,陶瓷品陈列随之改变,就会产生不同的空间叙事,用这样的方式盖茨使自己的作品与博物馆叙事产生了对话。
设计 DESIGN
中国时尚回顾展:2011—2020
杭州|丝绸博物馆
2021年1月23日—3月21日
該展着眼于中国时尚业的发展过程,展出2011—2020年间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师作品、品牌服饰、纺织面料等约200件(套)。展览分“锦绣年华”“国风新范”“经纬缤纷”3个部分,全面展示了时尚领域里基于本土文化、时代语境、科学技术等要素而产生的设计作品。将作品置于历史描述中,每一件展品都不仅仅是服装而已,作为“中国时尚”的每一个拐点,它们共同构成了名为“时尚”的知识系统。
绘画中的装束,装束中的绘画
东京富士美术馆(Tokyo Fuji Art Museum)
2021年2月13日—5月9日
该展主题为“服饰”,由神户时尚美术馆(Kobe Fashion Museum)与东京富士美术馆联合举办。展出展品包括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绘画与照片中涉及“衣着”的藏品,以及神户时尚美术馆收藏的同时期服饰。二维绘画与三维实物的并置,是该展览题目下展品呈现最好的打开方式。一方面,实物装束支撑了绘画装束的表达,使绘画可以成为记录时代风物的证据;另一方面,绘画装束也为实物装束提供了方向,不断冲破技术和观念的桎梏,为人类的穿着开拓新的可能。
包袋:里里外外
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
2020年12月12日—2021年9月12日
该展通过展示钱包、化妆盒、文件袋、旅行包、军用背包等不同功用的包袋,全面回顾16世纪以来包袋的发展历史,复盘其在流行文化中的广泛影响。展览共呈现约300件物品,分为“功能”“身份与地位”“设计与制作”3个展示单元。不仅从使用者的角度,探讨了包袋与使用者的需求、身份逐渐匹配的过程,也从生产者的角度,探讨了包袋的设计、材料、工艺、生产、销售等。通过梳理包袋的内部以及外延历史,一窥社会文化及审美心理之变迁。
19世纪末美国装饰艺术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019年12月2日—2021年4月18日
该展包括近50件展品,均遴选自加拿大收藏家巴里和迪迪·威格摩尔夫妇(Barrie&Deedee Wigmore)向大都会博物馆捐赠的一批装饰艺术品。威格摩尔夫妇致力于收藏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美国艺术作品,此次展览呈现了包括欧洲古董家具、Tiffany珠宝、Rookwood陶瓷器等展品。这些存在于早期美国日常器物上的繁复纹样和精美工艺,展示了美国艺术史上唯美运动时期和镀金时期的重要成就。
古代美术 ANCIENT ART
吉玉永年:随州、洛阳出土西周玉器展
洛阳博物馆
2021年2月3日—4月3日
该展由洛阳博物馆和随州博物馆共同主办,展出132件(套)西周时代的出土玉器。玉器在红山文化时已占据独特地位,西周时礼乐文明趋于成熟,玉器的使用更是被提高到了国家礼制的层面。展览从礼仪、装饰、丧葬3个角度解读西周玉器造型与功能的关系,对玉璜、玉佩、玉戈、玉环等玉器品类进行展示。在展现玉器纹饰和造型美感的同时,挖掘其使用过程中蕴含于时代精神中的观念和审美。
韩休墓壁画虚拟展
陕西历史博物馆(线上)
2021年2月11日—
该展全方位地展示了唐代宰相韩休墓葬的形制结构以及壁画、墓志、墓门等珍贵文物。墓室北壁东侧所绘《山水图》,是西安地区唐代壁画墓中独立山水画的首次发现。不仅如此,贵为一朝的宰相,墓中壁画却用色朴素,与常识系统里宫廷气度以青绿山水表现不尽相同。玄武、朱雀等四方神显现出汉代以来的墓室壁画传统,而东壁的《乐舞图》则是唐代民族融合之时代气质的体现。展览采用线上展览的方式,也为考古成果展示提供了实体展览之外的尝试。
笔墨见真章:故宫书法导赏
台北故宫博物院
2020年12月26日—2021年3月29日
该展共展出22件作品,通过展示书法发展的历史,以探讨其在汉文化中的特殊地位。秦汉时代开始建立书写规范,唐代时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元代提倡复古,明代书风纷杂,清代碑帖并行。各个时代的书法由于观念和审美的变迁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在宏阔的时代特征下,又由于书法家的个人实践显现出不同的面貌。正如“字如其人”,通过观看展厅的一件件书法作品,仿佛能叩响与书法背后的艺术家对话的大门。
史诗伊朗
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
2021年2月13日—9月12日
该展通过300件文物与艺术品,对伊朗文明的艺术、设计、文化做全方位回顾。该展纵贯古今、品类丰富。首先通过展示自然地理条件、文脉传统对伊朗的诞生做了交代,又聚焦于阿契美尼德王朝这个产生“居鲁士文书”的社会;“古帝国之末”“列王纪”对伊朗文明后期政权更迭的现象做了回顾。不仅如此,还讨论了信仰等因素对伊朗艺术的影响。正如官网所言,对伊朗而言,无论是纪念碑式的文物艺术还是进入新世纪的当代艺术,都不广为人知。举一束光照向这个伟大又神秘的文明,就是展览的初衷。
其他 OTHER
从路德到推特:媒体与公共领域
柏林|德国历史博物馆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2020年9月10日—2021年4月11日
德国的媒介历史,自马丁·路德的时代已经开启。活字印刷为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电视将竞选演讲变成荧屏直播的舞台,如今推特又成了政治人士借助媒体力量所使用的新工具。一方面,就同一地区而言,不同时代对媒体的使用,体现了对媒体的不同理解;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内,世界范围内对媒体的使用又由于不同的政治期待造成了纷杂的媒体景观。围绕“媒体”主题,该展呈现了200件物品,尝试对媒体、政治和公共领域之间的关系做出探讨。
新加坡市政厅:如果墙会说话
新加坡|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2019年8月11日—2021年8月29日
該展为沉浸式体验展览,在展厅的展墙上进行多媒体放映,呈现新加坡市政厅转变为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的历史沿革。作为新加坡地标建筑,市政厅于1929年建成,原名市政大厦(Municipal Building),1951年更名为市政厅(City Hall),1992年被列为国家文物,2012年与原最高法院大楼共同改建为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在历史发生的真实建筑空间内用影像的方式呈现历史,使得展览有了更立体的观看体验。
月球样品001号:见证中华飞天梦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1年2月27日—
该展于2021年元宵节之后首日开幕,今人的探月之梦与古人的邀月之歌,以月球样品在公众面前的亮相得以相遇。展览中心展品毫无疑问是被置于尊形玻璃容器中的月壤,并配套展示了探月工程相关的文件等出版物、月球仪等模型、取芯软袋等实物,全面地展示了航天事业在探月方面取得的成就。该展的展示不仅是我国月球探索过程的阶段性总结,更重要的是其实物展示使得以月球为中心的、对宇宙的浩瀚想象不再止于想象。
张培力:一个可能持续数年的直播
哔哩哔哩网站
2021年2月11日—
该展由艺术家张培力在哔哩哔哩网站其个人账户呈现。直播间里是一个实时直播镜头:一根旗杆树立着,四周是窗口和屋顶,远处是山和阴沉的天气,偶尔有鸟飞过。这次直播是艺术家运用媒介技术对他以往作品思考的一次延续。2020年的最后一天,在杭州郊区的一个村子里升起一面红色的旗帜,就已经完成了此次作品的发布。作品虽然采用的是如今常见的直播形式,却屏蔽了弹幕、去除了和观众的互动,在平易近人的媒介形式里依然保留了艺术该有的独立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