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己”不倦
2021-06-30曹爱东陈剑
曹爱东 陈剑
【摘 要】青年教师的培养质量深刻影响学校未来发展的后劲和品质。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创新青年教师培养路径,建立青年教师“不倦”研究社,依托该社团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动,青年教师正逐步向科研型、智慧型、学者型教师迈进。
【关键词】青年教师培养;“不倦”研究社;校本研修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0-0055-03
【作者简介】1.曹爱东,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江苏如东,226400)校长,高级教师;2.陈剑,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江苏如东,226400)教学处主任,高级教师。
学校的发展在于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而青年教师的培养质量深刻影响着学校未来发展的品质。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是一所文化积淀深厚和办学经验丰富的百年老校。近几年,学校建立青年教师校本研修共同体“不倦”研究社。“不倦”研究社成员是学校最有活力、最富朝气和最具创造力的青年教师群體,依托扎实有效的研修活动,使他们逐步成为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新兴力量。
一、校情分析,厘清“不倦”研究社的创立缘由
1.青年教师流动性大。
近几年,在实施教育均衡的大背景下,学校一大批优秀教师通过教育集团内部选派、乡村支教等途径调离了本校,再加上学校异地搬迁,教学规模连年扩大,学校新分配或调进了近百名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群体有别于其他教师群体,需要尽快使他们拥有归属感和价值认同。
2.青年教师间交流少。
多年前,新分配的教师都会被安排住校,青年教师经常可以三五成群地畅谈个人理想,分享工作心得,交流兴趣爱好。然而,时过境迁,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更少有工作和学习上的交流。尽管学校规定在工作时间内,教师有集中研修学习的机会,但这样的机会时间短,针对性不强。因此,学校要创建一个学习型组织,让他们多交流碰撞。
3.青年教师可塑性强。
青年教师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相比,有其独有的优势和特点。他们通常知识面更广、精力更旺盛、学习劲头更足,对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接受很快,可塑性很强。他们是学校后续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建立青年教师校本研修共同体势在必行。
二、建章立制,打造“不倦”研究社的发展愿景
1.为团队取个响亮的名字。
团队名称至关重要,它是团队精神和追求的象征。经过多轮激烈商讨,团队名称最终定为“不倦”研究社。名字来源于学校老校区的“不倦亭”。“不倦亭”的本意是“诲人不倦”,教师不仅要“诲人不倦”,更要“诲‘己不倦”。取名“不倦”研究社的目的在于鞭策青年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提升,孜孜不倦地教诲自己。
学校35周岁以下的教师均为团队成员,并被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任命一位组长。团队将“诲己不倦”作为团队建设口号,选择固定场所作为活动室,安排每周三的晚上作为团队研修时间。学校制定团队管理规则,每学期制定研修计划,确保研修成效。
2.为群体定位全新的目标。
团队建设需要有共同的目标。不少教师工作不久就有了教育教学成果,在优课评比和基本功竞赛中屡次获奖。还有的教师在原学校就是科研能手,多篇文章见诸报端。可以说,进入我校的青年教师都是优秀的教师。
学校引导青年教师认识到,在实验小学“优秀仅是起点”,“不倦”研究社将所有的青年教师聚集在一起,目的是为了回到原点,整装再出发。我校要求青年教师摒弃原有的优越感,抛开头顶上的光环。团队提出“优秀仅是起点,卓越才是目标”的理念,使青年教师明白,一位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必须不断扩宽视野,提升格局,向教育大师学习,对生活和工作充满无尽的热情。
3.为个人寻找生命的意义。
教师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其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理应有更高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定位。教师只有把力量集中在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才能从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到教育的幸福,从而唤醒和强化教育信仰,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为使青年教师深刻思考个人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团队组织多种特色研修活动,努力对教师进行启发和引导。选择周三晚上作为团队研修时间,使青年教师理解“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选择团队共同研修,告诉青年教师“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个团队才能走得很远”;选择持续研修,使青年教师体会到“学习不是加班”,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发展不是外在力量的迫使,而是自身生命成长的内在要求。
三、特色研修,提升“不倦”研究社的培训成效
1.现场写作,练就科研能力。
论文写作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教育科研素养之一。为提升青年教师的论文写作能力,练就他们过硬的科研素养,“不倦”研究社定期举行现场写作研修活动。比如,举办“现场列写论文提纲”活动,学校邀请教育科研专家参与其中。活动中,所有青年教师围绕主题“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写论文提纲,在30分钟内闭卷完成。完成后,随机选择教师展示论文提纲,教师自主评议,专家给予点评并提出意见。虽然现场写作给青年教师带来很大的挑战,但是此时的指导效果会事半功倍,促使青年教师学会以研究者的身份反思日常教学,熟悉论文写作的步骤和要点,走上教研论文写作之路。
2.主题沙龙,享受自由表达。
主题沙龙研讨是“不倦”研究社经常开展的研修活动,青年教师在研讨中学会围绕主题进行深度分析与思考,相互间能频繁地、自主地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享受表达的自由与快乐。在每次主题沙龙活动前,学校首先确定活动主题,提前两周时间安排成员围绕主题撰写发言稿,要求发言稿做到个性鲜明、思考深邃、条分缕析。在两周后的研修活动中,青年教师自由交流,相互分享所思所想。在学校承办大型教育科研活动中,“不倦”研究社将主题沙龙的研修成果进行展示。此时的主题沙龙活动则要求更高,学校会对青年教师的发言稿进行多轮修改和调整。团队先后组织了“与经典书籍为伴”“不忘初心,做学生的引路人”“核心素养与我的教学”等主题沙龙活动。通过一次次主题沙龙活动的磨炼,青年教师的思考力、表达力和自信力得以持续提升。
3.集体逛书店,形成读书习惯。
为在“不倦”研究社内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青年教师的阅读热情,让读书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学校每学期组织“不倦”研究社成员进行集体购书活动。活动前,学校提前与一家书店确定时间,带领“不倦”研究社成员集体逛书店。青年教师每次可以在一定价格区间内挑选任何书籍,由学校统一购买。“集体逛书店”将研修地点从学校搬到了书店,让青年教师在书海中遨游,在挑选、阅读和交流中感受书香,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使阅读逐步成为每一位青年教师的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
4.才艺大比拼,提升综合素养。
作为师范专业毕业的青年教师,他们有自己擅长的本领和特长。为展现每位青年教师的个人风采、释放各自潜能、提升综合素养,团队在元旦期间开展“才艺大比拼”活动。无论是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还是节目的编排与统筹,或是主持与客串,全部由青年教师完成。青年教师的节目精彩纷呈,有乐器演奏、诗朗诵、舞蹈、脱口秀、魔术、健美操、英语配音等,充分释放了青年教师的潜力,展现了他们的兴趣爱好。通过组织“才艺大比拼”活动,青年教师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认识,找到了共同的志向和兴趣,锻炼了教师应有的综合素养,也增强了团队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除了以上研修活动之外,“不倦”研究社还举行“串门沙龙”“论文会诊”“主题读书会”“团队熔炼”“随笔交流会”“签订教科研成果‘军令状”等特色活动,学校力求在每一次活动中让青年教师影响深、收获大。
学校“不倦”研究社自2012年创办以来,扎实开展每一次研修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研究》等报刊先后报道“不倦”研究社的建设情况。团队也先后获得南通市工人先锋号、南通市青年文明号、南通市青年文明号争创集体、如东县教育系统先进读书组等荣誉称号。团队内有40余位青年教师被评为市县名优人才,青年教师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在省市县教学比武中获奖60余人次。“不倦”研究社已成为学校青年教师交流的语吧、思想的跑马场和风采的展台。“不倦”研究社的青年教师正逐步向科研型、智慧型、学者型教师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