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多样化教学对学科育人内涵发展的促进

2021-06-30薛友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科育人初中地理

薛友

[摘   要]文章对初中地理教学中有的学生厌学甚至不重视该学科的现象进行剖析,为改变这些现象而进行多样化课堂教学手段的尝试,选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可以使“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以及地理學科核心素养的“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渗透到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进而体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初中地理;多样化课堂教学;学科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8-0052-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地理传统课堂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在挑战面前,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在趣味教学的同时突显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因为进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保持好奇心、激发起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浅析尝试多样化课堂教学的背景

在日常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从学科专业的角度讲授课本内容、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根据课本相关材料,延伸课外知识,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扩展。课堂上教师虽然认真从事教学工作,但有的学生依然消极地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打击了一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有时甚至使课堂上师生关系紧张。

分析部分初中生厌学地理的原因:除了有的学生学科基础相对薄弱、思想上对该学科重视程度不高以外,也存在部分教师抵触学科教学改革、不善于运用教学新技术等问题。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教你听”的灌输式教学依然存在,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较难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的地理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重要性,缺乏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的魄力以及营造互动性初中地理课堂的主动性。有的地理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策略,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我教你听”的传统课堂教学使有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且变得不善思考、不善提问,其地理学科思维的发展受到限制,想在地理学习中找到快乐更无从谈起。课堂教学效果因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提升的难度也比较大。

二、探索多样化课堂教学实践

1.多样化课堂教学之课前微课

众所周知,微课的形式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可以把课堂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提前讲解、重点和疑难问题提前呈现。虽然学生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差异,但他们可以通过调节视频播放速度掌握新授课内容的基础知识以及重难点。微课不仅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夯实,而且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思考融入课堂。现在网络的发展和电子工具的普及,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为了让课堂更高效,教师可以尝试选取部分章节采用“微课”的方式开展教学。

陶行知教育理论中提出的“教学是做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强调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学生通过微课可实现自主学习,并通过预习发现问题、生成质疑,为课堂中的学习打下基础。

以《自然灾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为例,微课时长12分钟左右,知识内容主要以问题的方式呈现:(1)什么是自然灾害?感受自然灾害。(插入救灾的图片和视频,提供相关新闻的网址)(2)自然灾害和灾害的异同点是什么?(3)自然灾害的分类及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有哪些?(4)辨别图片属于什么自然灾害。(5)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示意图,说出自然灾害的分布及产生的条件是什么。(6)如何预防自然灾害以及降低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前4个问题属于基础知识,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自习的方式都可以解决,而第5和第6两个问题就是本节内容的难点,属于综合性的问题。设置这些问题会引发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查询相关资料,以完善、加深对该问题的认知。教师不再一言堂,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相,学生参与度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微课先行的授课方式,不仅使初中地理课堂有广度、有深度,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和讨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讲解,也能使初中地理课堂有效、高效。

2.多样化课堂教学之朋辈微课堂

朋辈合作强调的是学生与同龄人通过共同合作,分享彼此的经验,互相帮助,进而以实现学习小组内各个成员的共同发展。为了让学生通过朋辈合作在微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教师前期也要给学生做好指导工作,并规定课堂展示时间15~20分钟。微课堂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宗旨,与现今核心素养的理念不谋而合。

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社会即教学,生活即教学”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初中地理教师在遵循该思想的同时,还应及时发现教材的知识点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体验相贴近的内容。初中生借助现今迅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拓宽了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加了信息量。此外,现在初中生赴国内、国外旅游的机会逐渐增多,他们对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了解。

以《日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为例:该合作小组共有5人,共同商议所授内容的整体思路,并且分工明确。学生A负责组内工作的总协调、学生B是主讲人、学生C负责编辑前期文字和收集图片资料、学生D的任务是PPT的制作和播放、学生E的任务是采购小奖品。主讲学生B去过日本,他采用PPT结合自己旅游时的所见所感来描述日本的气候和人文景观。在微课堂上,讲授的学生小组还要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和点评,这样其他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微课堂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

通过微课堂实施朋辈授课,使得课堂教学氛围轻松愉悦,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对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课堂的组织管理,并在剩余的时间内对本节知识进行补充、梳理、巩固,发挥主导作用。

3.多样化课堂教学之社会实践

本乡本土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地理教学最生动、最直观的材料。初中地理教师结合乡土地理实际开展的社会实践教学,使传统课堂走向社会,与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思想相吻合。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可以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感悟和体验现实世界中的人地关系,这也是地理学科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重要体现。初中地理结合乡土地理实际开展的社会实践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乡土的认识和热爱,还可以使学生对家乡、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和信心倍增。

以《“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为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节选部分内容,开展初中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苏州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且具代表性的城市,生活在苏州的学生对该地区的城市发展现状,尤其是区域文化特色和旅游业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与感知。课堂上教师针对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标题不过多讲述,而是围绕苏州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设计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我为水乡苏州旅游做代言”。旅游代言就是向外界介绍苏州,选题和呈现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1)鼓励学生周末走进苏州的大街小巷或者园林,拍摄他们眼中的苏州,举办“美丽水乡摄影展”。摄影展的地点可以是学校,也可以是大型商场,让更多的人看到学生的摄影作品。(2)提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一种苏州小吃或者传统糕点,实地探访并参与美食的制作过程。学生可以把美食的制作过程通过文字加配图的方式整理成册,也可以拍摄美食制作过程的视频,上传至互联网与更多人分享。

通过设计以上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学校、体验生活,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让学生融入社会、体验生活、提高活动的组织策划能力和交际能力。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组织策划,教师给予建议和指导即可。教师要积极联系校外资源,为学生创造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三、多样化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总结

初中地理多样化课堂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打破传统课堂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落实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的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但是初中地理多样化教学,并不是针对全部的课程内容,而是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结合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尝试调整课堂教学的方式。此外,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是核心素养的基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实现育人价值的途径。地理核心素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方面的培养可以在初中地理多样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得到落实,这也体现了地理学科育人的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杨铃晖.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J].才智,2016(19):33.

[2]  陸光明.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基本策略:以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对气候的影响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5(1):54-56.

[3]  龙 泉.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与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17(3):4-6.

(责任编辑    谭斯陌)

猜你喜欢

学科育人初中地理
英语教学中的教书育人探索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