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诗的国 诗言志
2021-06-30
3月22日,著名文化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郦波在即墨古城大讲堂做了主题为“诗的国 诗言志”的专题讲座,带领听众一同探究华夏文明的本质,破解诗词中潜藏的民族文化的基因密码。
每一个族群都有诗歌,为什么只有中国被公认为“诗的国度”?为什么可以通过诗歌了解华夏文明的本质和规律?“诗言志”说的到底是什么? 郦波教授认为,中国华夏文明,是一个时间延续性的文明,诗歌就是窥视整个华夏文明史的一条捷径,通过回望历史,反观文明的高度和维度,感悟诗词的格局和力量。
作为儒家知识分子,而且是从小在山东曲阜长大的儒生,进入即墨古城学宫,我内心非常激动。这里的建筑和气氛,给我一种如归的感觉,像陶渊明说“归去来兮”,如归的感觉特别好。而且一进来就让我想到特别有诗意的话:“寂寞让人如此美丽”。
所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我们说“寂寞让人如此美丽”,真正的美丽不光是形式上秀美,还应该有精神上由内而外的美丽。刚才我看到《即墨古城赋》的前两句“唯我即墨,雄居齐鲁”,这两句是有典故的,当年燕乐毅伐齐,还剩两城未破,其中一个就是我们的即墨,最后田单在即墨用火牛阵收复齐国故土。齐国从当年面临灭国之境,到最后雄居齐鲁,保持最后一口元气,靠的就是“唯我即墨”。
我在《中国成语大会》上说过一个成语:“一鸣惊人”,一般都以为典故出自楚威王。典故确实出自楚威王,但是我在《中国成语大会》上辨析过,这个典故当时不叫“一鸣惊人”,《韩非子》最早记载,后来《史记》也有记载,楚威王说的是“三年不飞,飞必冲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而真正的“一鸣惊人”四个字出现在《史记·滑稽列传》当中,就是讲齐威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所以完整形式是出现在齐鲁大地上。
说到这个我就想到即墨城,怎么一鸣惊人呢?最开始是“烹阿封即墨”,“阿”地就是武松当都头的阳谷县。齐威王听到身边人处处都是夸阿王,说到即墨大夫却不怎么好。齐威王“一鸣惊人”之后,反而把口碑特别好的阿王给烹了,封赏了即墨大夫,为什么?因为齐威王通过实地考察,发现阿王买通了身边的人,说的都是阿谀奉承、迷惑主上的话,可实际上,阿地治安很差,民不聊生。而即墨大夫没有走上层路线、天天在领导那说好话,可是老百姓活得非常幸福。所以,就“烹阿封即墨”。因为树了这两个典型,齐国吏治益清。
再说一下这个“大夫”da fu,宋代有位大学问家宋祁,长得帅,又有学问,词也写得好,当时人称“小宋”。“红杏枝头春意闹”就是他写的。《新唐书》花力气最多的也是宋祁,欧阳修也排在他后面。他解释过,卿大夫,古音就应该读da,可是宋人另辟蹊径,为了求雅,就给了个读音dai,像大(dai)王。为什么产生这个dai呢?其实最早“大”不是读da,是山东泰山的本字,读tai音。泰山最早也写作“太山”。大的本音是讀tai,它的引申音显得很雅,读dai,所以很多人说士大夫,其实先秦还是读士大(da)夫。
学历史,读史以明志,以史鉴今。唐代魏徵曾总结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最后留下的成语是“以史为鉴”。中国华夏文明,是一个时间延续性的文明,特别重视历史。从什么角度可以一窥华夏文明史的进程呢?尤其是文学艺术的领域,通过文、曲、赋都很难一窥华夏文明史,要从一种题材切入进去,一窥整个华夏文明史,我个人认为,诗歌是一条捷径。为什么诗歌可以担此重任呢?为什么可以通过诗歌了解华夏文明史的价值本质和规律在哪儿?因为我们是诗的国度。
中国是公认的“诗的国度”。纵观人类文明史,不论是哪个国度或族群,早期的文学艺术形式一定是诗歌。任何一个族群都有诗歌,为什么只有中国叫做“诗的国度”?《荷马史诗》比中国诗歌长得多,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古希腊历史。为什么我们没有出现《荷马史诗》这样的长篇,却叫做“诗的国度”,并可以通过诗歌一窥华夏文明的本质?这是因为我们的诗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特别独特。纵观西方文学史或者其他族群的文学史,诗歌的产生一开始都具有而且一直具有文学和艺术的本质,这种本质不叫“诗言志”,而是“诗言情”。“诗言情”在中国诗歌史上一直到魏晋的时候才提出。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到这个时候,中国的文艺理论才真正提出来诗歌的文学本质——诗是缘情的因素,表达情感的因素。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语言,早就奠定了这一点,诗歌一定是言情的文学艺术。我们直到魏晋的时候才确定诗歌作为文学的本质特点。可在此前,甚至在诗歌发展史上排在“诗言情”本质之前的一个前提条件,在《尚书》中就提出来了,就是我们题目中的“诗言志”,这对中国诗歌来说更为本质。
“诗言志”说的到底是什么?太丰富了,这句话应该是舜帝说的:“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形,不仅提出了中国音乐的最高纲领,宫、商、角、徵、羽就在里面出现了,也提出了中国诗歌的最高纲领。后来的诗歌发展到唐代律诗,格律、音律变成了非常重要的技巧,可是这个律最早也是同样源起在“诗言志”,起源在舜帝这番总结。因为“诗言志”是诗歌史主流的本质所在,第一的本质所在,所以说,通过中国诗歌史又可以一窥中华文明史。
鹿鸣声中见君子
今天我讲“诗的国 诗言志”,只讲三首诗。我从中华诗史的源头《诗经》讲起。有人疑惑说你今天面向社会大众讲《诗经》,我们又不是学校里的学生,你没有PPT,大家怎么知道你讲的是什么?太有难度了。我说放心,我讲课的方式是,第一,就俗说生,我讲的你一定知道,再难你也知道,即使你觉得不知道,我也能让你知道。第二,有点难度其实是好事,我的专业主要研究古典文学,古代文学,我们当年读研究生的时候,不像现在一位老师带好多学生,我们那时候很幸福,是导师群一起带,几位老师带几位学生。我的导师是江南四大国学大师程千帆、钱仲联、夏承焘和唐圭璋先生,他们就在我们学院,全是我的师爷,非常幸运。但是一开始上课很痛苦,老师上课就在那埋头说他的,我们听不懂,完全不懂。后来上了几堂课之后,老师突然问我们,“听不懂吧?”我们说“听不懂”,老师得意一笑,我到现在都记得他那个神情,他说“听不懂就对了”。他接下来一句话我记了一辈子,他说“听不懂,要么放弃,要么努力。”有些东西,得来太容易,对于成长没有太大帮助。我们现在知道这个道理,人不能老是在舒适区里,要走出舒适区,这个地方有些费解或者这个有知识障碍,一处不明白没有关系,激发了你求学、向上的斗志。诗言志,这个“志”的甲骨文,“心”上面不是“士”,原来是脚趾的“趾”,代表心之所至也,心最终要走到的地方,那是志向。而儒家的立志,是要趁少年而立大志,而且立向上之志。所以,一旦开始努力,开始困惑,就有进学之努力了。
我研究诗经,必须研究闻一多先生,闻一多先生在近代史上着力研究《诗经》。闻一多先生对《诗经》多有阐发,但也有矫枉过正的地方。
举个例子,《诗经》当中有《国风》,可是“风”是什么意思?现在说十五国风,一般解释是民间采风。可是儒家不是这样理解的,风者“讽”也,讽刺的“讽”。我是从民间采集上这些诗歌,让执政者听听老百姓在想什么,不要想当然,听听民声到底是什么。因为执政为民,要有民本思想。君为轻,民为贵,一定要听老百姓在想什么,以人为本。所以疫情的时候我们一个人都不放弃,这是华夏文明一直以来的传统。闻一多先生就反感这个说法,他认为国风是自然朴素的情诗,他把160多首国风当作爱情的诗词,这绝对是矫枉过正。
《国风》160篇,太简单了,我不讲《国风》。《大雅》《小雅》总共105篇,再加上《颂》40篇,所以《诗经》总共305篇。孔子就在齐鲁大地上重编了《诗经》。说老实话,在孔子之前,其实有人编过《诗经》,有观点认为,尹吉甫可能编写过《诗经》,而且诗经里留下作者最多的就是他,有四首跟他相关。他曾留下过一个著名的“平底锅”,拍卖了上亿元,叫“兮甲盘”,所以尹吉甫有可能名字叫“兮甲”,尹是他的官职,吉可能是他的姓氏。甫在古代是对美好男子的尊称,就像现在称之为先生、绅士一样。
孔子肯定是重新编《诗经》的,孔子有他的讲究。研究《诗经》的,包括闻一多先生也认为,最后一封《豳风》,不是诸侯国,是周人最早的祖先的封地,是孔子把它移到后面了。放在前面的是《周南》《召南》,也就是周公、召公的封地,一定放在最前面,而不是其它的诸侯。所以十五国风第一首诗都很关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国风的第一首,但我们今天不讲这个。我们讲《大雅》《小雅》的第一首——《小雅·鹿鸣》。
第一段“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第二段“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第三段“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这三段诗非常有意思,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首酒宴诗,还是一次国宴。我们山东人待客之道非常讲究。来了朋友请吃饭,上来先敬三杯酒,所以我们在山东,一定要知道这首诗。读《小雅·鹿鸣》的时候,就知道山东人为什么上来先敬三杯了,因为刚好一杯酒一段词,敬完三杯三段词。孔子特意把这个放在前面,有他自己的考虑。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最喜欢《诗经》中的就是这首诗,他在《短歌行》中引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只有这么两句。“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就是曹操改的了。但是他用到“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时候,是把四句完全拿过来用。如果你不知道《短歌行》的话也没关系,你至少知道,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屠呦呦老师,她的名字就来自于这首“呦呦鹿鸣”。尤其是第二段,“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她之所以这么伟大,发现了青蒿素,就是这个“蒿”。
说到屠呦呦老师的名字,我研究姓名学发现,中国人和西方人起名字不一样,西方人很随意。我去德国讲学,很多德国朋友,有时候都分不清,因为他们都叫“沃尔夫”,连汽车的名字都叫“沃尔夫”,就是“狼”,他们很多人的名字叫“狼”“猪”“牛”,一堆动物的名字,随意起的名字。中国人名字非常讲究,不光翻字典,还得看看生辰八字、五行。中国人的名字,和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我们的汉字是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着的象形会意词。我们之所以是“诗的国”,与我们的文明载体汉字息息相关。我在联合国“中文日”演讲的时候就不客气地说,汉字是人类文明历史上所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文字。没有之一,就是最伟大的。因为我们的文字维度跟西方的拼音文字、字母文字不一样。拼音字母只有音和形两个维度,而汉字是有音、形、意三个维度,比其它文字高出一个维度。为什么中国人非常聪明?就因为小时候学汉字,调动的潜能比其他人多,过早离开了舒适区。
我去欧洲洪堡大学讲学发现一个现象,现在欧洲的年轻人,今天已经读不懂莎士比亚的原作了。西方的文学哪能不读莎士比亚?可是原著他们已经读不懂了,更不用说古希腊时期的经典,因为他们的语言入门太简单,就因为简单,所以不稳定。古希腊语包括拉丁语,它们最早产生在地中海沿岸不同的城邦、民族之间,要进行商业交流。每个族群有自己的语言,怎么让不同族群之间容易交流呢?越简单越好。只要有声音配合着动作,能够理解就行了,所以它的入门特别简单。汉语难,但是稳定。一旦掌握了3000个以上汉字,就不用人教了,可以自学。当然了,过了3000汉字关很难,难比登天,难了华夏整整3500年。可能有人说了,现在3000汉字有什么难?我这个伏笔留到最后说,以证明一个伟人的伟大。一旦过了3000这个关,没有什么难的,势如破竹。
今天的年轻人,“风雅颂”了解得不多,但至少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没有问题,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没有问题,读“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些完全没有问题,就是因为汉字稳定。所以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只有华夏延续到今天?其它都断掉了。今天的印度文明不是古印度文明,今天的埃及文明也不是古埃及文明。有人说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不是延续至今吗?古希腊、古罗马文明是次生文明,是原生文明杂合起来的。早期的原生文明,延续到今天从未断过的,只有一个,就是华夏文明。
所以研究人类文明史,研究华夏文明对研究人类文明史很有帮助,因为华夏文明是最早的原生文明,一直延续到今天从未断裂,而且不断涌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所以说,汉字最伟大,没有之一。
我们有一门学问,是研究“诗的国,诗言志”的必要前提,在中国古代叫“小学”。中国古代只有两门学问,小学和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像学宫都是讨论大学之道的。古代的学问叫“经学史学”,研究大学问,不是什么人就可以出来拿首诗发挥议论、谈谈感想,不是的。我们说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当时体”,当时人都很推崇他们,虽然他们敢于革新,但是也有人说他们“轻薄为文哂未休”,像王勃、卢照邻,这些人都有家学渊源,都是“小学”世家。
我本专业是研究训诂学的,今天的学者有一个问题,解诗的人很多,但是缺乏训诂学、音韵学的功底,凭感觉说。在古代,一定要有“小学”,也就是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功底。要解读中国第一首祝酒诗和中国诗史的关系,要解读“呦呦鹿鸣”和三杯酒的关系,训诂学的重要性就发挥出来了。首先训诂的就是为什么用“呦呦”?而且有意思的是,这首诗既然是周王在国宴上敬臣相的敬酒诗,这个周王到底是谁?学术界也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周宣王,也有人认为是早期的周公、召公。
好,敬酒就敬酒。今天山东人怎么敬酒?“欢迎来到齐鲁大地,孔孟之乡,远来是客,先敬你一杯酒”,周王上来先敬丞相的三杯酒,分别说什么呢?为什么周王上来敬酒,居然先说“呦呦鹿鸣”?难道是说鹿肉很好,大家先干一杯吗?切块鹿肉给大家吃吗?那呦呦就成了鹿的哀鸣了。
此处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这是《诗经》中最重要的手法,赋就是上来就说事。比兴,是中国诗歌包括民间艺术最重要的艺术创作的方法。“比”是比类连赋,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我要说这个事,先说一个其它的事,可以和“兴”完全没有关系。像陕北民歌,什么歌上来都是“山丹丹那个花开呦”,唱情歌也是,送红军也是,“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就是起兴。但是大多数情况是比中有兴,兴中有比。宋代朱熹说《诗经》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了比兴是融合的。所以有些起兴一定是有比的,为什么用“呦呦鹿鸣”来起兴?“食野之苹”是说小鹿吃到喜欢吃的苹草。然后是“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是什么?这个地方“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继续起兴,就是我要敬大家一杯酒,起一个话头,这个话头要和内容息息相关。“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我请大家在音乐里干了这杯酒,可是为什么用“呦呦鹿鸣,食也之苹”来起兴呢?最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字“呦呦”,破解这两个字很麻烦,《说文解字》也算一部百科全书了,解释“呦”的时候,就是以《鹿鸣》这篇作为解释,说“呦,鹿鸣声也”,等于没解释,就是说鹿叫的声音特别像“呦”。
我们在生活里什么时候会说“呦”这个字?比如有朋友来看你,你没有意料到,他也没有事先给你打电话,一开门“呦,是你。”或者当年在宿舍里,突然停电了,你会说“呦,停电了。”请问,如果宿舍里就你一个人,停电了,你会给自己说一句“呦,停电了?”你陪孩子做作业,他突然表现好,“呦,真不错哦”,还有周杰伦的“不错呦”,以及最流行的呦是“呦呦,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呦”是什么意思?呼唤,当有同伴在场的时候,是共情的状态,我希望得到你的回应。所以小鹿在林中吃到它喜欢吃的草的时候,为什么会发出“呦呦”的声音呢?是在召唤它的同伴,“有好吃的,大家一起过来吃。”
所以,“呦呦鹿鸣”解释了小鹿的习性,发现好吃的蒿草,要召唤同伴过来一起分享。这就不得了,君子仁爱,儒家最讲究人与人的关系。西方的哲学先从个体出发,儒家是论人的社会属性的,所以仁者爱人。“仁”这个字,不是一个人很二,是两个人的关系。所以最早的公共关系学,是孔子发明的,讲人与人的关系。小鹿的这种分享,“君子和顺柔美,仁者爱人”,再加上古人对鹿的研究,更不得了。
这就说到鹿文化了,古代的皇家都有专门养鹿的地方。王维为什么写《鹿柴》?原来就是皇家养鹿的地方。有一次,我在上海作讲座,有个小朋友问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到底有人还是没人?只要有人语响,就一定有人,怎么会不见人呢?后来我专门跑到陕西去找这个“鹿柴”,才知道王维为什么这么说。在陕西那边,在这个山头,要跟那个山头的人说话,是扯开嗓子,力量传出去很远,所以陕北民歌,那么响亮。同样,我们在海边的人,要打渔的,海上风急浪高的时候,船头跟船尾的人说话都要抑扬顿挫,拉着语调,对方才能听得见。我们江苏就不用了,江苏说话叫“吴侬软语”,仿佛在你耳边窃窃私语,因为是平原地带。所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考察“鹿柴”才发现,陕西两山之间叫“川”,八百里秦川,一般住在两川之间,肥沃的土地在两川之间。那个“鹿柴”比较特别,后来王维养鹿的那个沟,底下全是花岗岩石,没有办法种地,可奇特的是旁边那个山非常高,山顶上是黄土,非常适合种地。所以山里面有个村子,传说是从秦代一直到现在都有,我后来爬上去了,真有个村子,所以王维原来在底下养鹿,原来有珍贵的白柏,他在里面静坐,所以“空山不见人”,为什么“但闻人语响”呢?那个村子在头顶上,能听到人说话。
《礼记》里明确,中国的图腾,龙、麒麟,都来自于鹿。龙最关键的龙角,就是从鹿角模仿来的。有一味重要的中药鹿茸,就是雄鹿的嫩角,古人认为是“精气元足”。比如说乾隆皇帝,活得很长。通过清宫档案发现他喜欢养生,他每天早饭里面一定加一样东西,“鹿筋”,中医里讲“筋长一寸,寿长十年”。鹿的角在中华文化里被誉为“至阳之极”,鹿茸益血益气。在中国文化里,“气”分三种。第一个是空气的“气”,甲骨文中最早出现的气就是简体字“氣”,意思是物理的空间中气息流动的状态,人们通过云,就觉得中间有种东西在流动,也不是风,通过观察自然物能感觉到那个“气”。第二个就是“氣”,这是人体的氣。中医认为人要吃五谷杂粮,吃下去转化为能量,支撑身体运转,所以“氣”底下有一个“米”。这两个一个是外在的气,一个是内在的氣。可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吃米粮之前,也是养生追求的最好状态,回到婴儿的状态。婴儿全身是贯通的,一用力用的是全身的力气,这是元阳之气,这个气写作“炁”。最早是指婴儿吐奶的状态呼出来的气,后来形容成年人打嗝。道家修炼先天刚气,就是元阳之气。所以中医里面认为人的衰老就是先天元阳之气的衰老。当先天元气最后散尽的时候,就是离开人世的时候。鹿角象征的是“炁”。“神气完足”,它是中国文化里面阴阳文化至阳的代表。在关系的处理上,又是仁者爱人,柔顺安静。鹿,非常安静,不主动攻击别的动物。而且它的配偶关系也非常稳定。孟浩然当年隐居,一开始隐居的地方是襄阳鹿门山。所以王维写“鹿柴”,李白写“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中国的鹿文化,一方面至柔,一方面至阳,合在一起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以我们的图腾,龙、麒麟,最重要的一个原型是鹿,以至于郑和下西洋,带回来一头长颈鹿,《明史》就记载为“麒麟”。
回到正题,周王敬的这三杯酒都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开始。第一杯酒,说“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感谢大家,都走到我的身边。第三杯酒也是感谢。第二杯酒最关键,“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说你们这些人,都是贤良人才,都是这个社会的希望和中坚力量。古代科举考试有个特别的考试是“贤良方正科”。科举考试之后,新科进士有两个宴会,一个叫“杏林宴”,因孔子执教于杏坛。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鹿鸣宴”,在“杏林宴”上,状元、榜眼要折杏花。但是“鹿鸣宴”上,所有新科进士都要齐唱一首歌,什么歌?就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自我勉励,勉励什么?周王说,你们都是这个社会的贤良,都是人才,都是这个民族的脊梁,你们怎么样?接下来非常重要,就是“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你们走到朝堂、庙堂之上来,不要忘记你们的初衷,不忘初心,你们是为家国天下服务的,不是来谋利益的,是要为天下做示范的,“视民不恌”,让老百姓看到你们举止稳重,不轻浮不轻佻,然后是“君子是则是效”,你们是要做天下楷模的,你们做到这一点,我作为王,我敬你们这杯酒,还有礼物送给你们。然后是第三杯,然后酒宴正式开始。
这才是孔子选这首诗,作为《大雅》《小雅》开篇之作的关键所在,君子立身。这是中国最早的酒文化,我们山东人很好传承了孔夫子先敬三杯酒的精神,可是中国酒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是同道中人,相互勉励。勉励什么?责任与担当。你们走到这个庙堂上,不要忘记责任。作为天子诸侯大夫的中间阶层,君子的地位很高的,当时“君之子”叫“君子”,“公之子”叫“公子”,“公之孙”叫“公孙”,诸侯才能称之为“君”。所以一个诸侯国,它的社会中坚是你们这些人。孔子当时出身是“士”,贵族里面最低一级,这话是对大夫它们这一级说的。因为在春秋的时候,贵族的核心力量是卿大夫,“士”是为“卿大夫”管家的,“卿大夫”为公子管家,后来是“宰”,宰相就是大管家。
“呦呦鹿鸣”是《小雅》第一,雅者正也,政治的“政”字本字就是“正”。所以孔子才说“为正者如居北辰”,这个“雅”就是“正”的意思。所以孔子第一篇才选周王敬大臣三杯酒。
易水歌里有义气
我认为先秦诗史的最后一首诗,总结自《诗经》以来现实主义传统和浪漫主义传统的,把中国诗歌的慷慨精神熔铸一炉的是非常短的诗,就两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两句能称为诗吗?《易水歌》是歌,在史书中叫做“歌曰”的都叫做诗。那后来为什么是四句呢?“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是后人加上去的,看上去很工整,但是比起前面两句就是狗尾续貂。
荆轲刺秦,大家都知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两句诗大家也很熟悉。后来在诗歌里面用到“易水”这个典故的时候,我做了个大数据统计,99.9%都是讲荆轲刺秦。《史记·刺客列传》里面写了五个刺客,但是司马迁落笔最多的就是荆轲刺秦这件事,尤其是易水送别写得特别生动: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这是《史记》的原话。为什么要强调原话?从训诂学入手,意思很容易懂,但是如果你没有训诂学的基础,你的理解其实和司马迁的原意有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
“风萧萧兮易水寒”,这里面有几个细节。我们先看刺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燕太子丹以及其他宾客都知道这个事了,都来到易水边送别荆轲,“皆白衣冠以送之”。今天一些电影和鉴赏辞典解释说,大家都说知道荆轲刺秦有死无还,所以着丧服以送之。“白衣冠”是指穿白衣服,戴白帽子。《一代宗师》里宫二为她爹发丧,就是穿戴白衣冠。是,现在的白衣冠是丧服。可是荆轲当时还没有死,还活得好好的,虽然有可能是一条必死之路,但如果是你的话,你会穿着丧服去送朋友吗?况且,《史记》的“封禅书”还有记载,秦始皇十月在咸阳城边祭祀天地,难道秦始皇穿的是丧服吗?
这里插一句,为什么是十月?我做过统计,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国的历法是全世界最多的,总共有135种。我们现在用的是公历,古代用夏历,而农历是阴阳合历。我们现在用公历,把一个月分为四个星期,一个星期七天为一个周期。而中国人分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又分三候,一候为五天,七十二候分得特别细致,因为我们对时间的感知非常灵敏。汉武帝重编历法是因为秦国的历法太不方便了,是以每年的十月为正月,它的十月相当于公历的11月。西周是以每年十二月正月的。夏历是以现在每年的二月,相当于我们现在过春节。
从历法上也可以论证,孔子将《豳风》放在“国风”最后,其实是中华华夏农业文明史的一个历史画卷的总结。《豳风·七月》开篇的成语叫“七月流火”,是我們误用最多的成语,说“夏天好热,七月流火”。不是,原来七月指的是天气转凉,七月流火是大火(火星)西移,相当于现在农历九月初,天气开始转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就是用的周历。“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这就是用的夏历。当时政府颁行的是周历,可是老百姓为了耕种,还要遵循一套自然的耕作时间系统,那就是“一之日、二之日”的夏历。
所以秦始皇一定是正月祭祀天地的时候着白衣冠,最早白衣冠不是丧服。商汤立朝的时候,尊白服为贵,“君子服白裘,士不能白”,穿白色衣服的,在殷商时期都是最尊贵的。
我还兼任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江宁织造是曹雪芹他们家为皇帝采办云锦的地方。中国人对服饰非常讲究。华夏民族为什么叫“华夏”?《春秋左传正义》里讲“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衣服也是有价值观的。可是,我们知道棉布产生是很晚的,棉花到中国是非常晚的。我们最早的服饰原料,除了动物的兽皮,就是麻布和葛布。用牡麻,牡麻是雄株,脱焦之后产生的第一种原色就是白色,所以中国服装最早的颜色就是白色,祖先崇拜,最早是崇拜白色的。所以先秦祭祀的时候,代表非常重要礼仪的时候,才会着白衣冠。所以这个地方的送别,跟后来唐诗里面的“折柳送别”,“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不一样了。
白衣冠为什么很重要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华夏文明不是鬼神崇拜,我们的信仰是祖先崇拜。
司马迁说“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在先秦的时候,祖先的“祖”是路神,一个出远门的人,必须要先祭拜路神再上路,因为这片土地上的路是祖先走过的,是世世代代要走的路,所以“着白衣冠祭祖”是代表了仪式性。为什么有这个仪式性?因为刺秦这个任务吗?
再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冯沅君先生解释说古诗中常用“萧”,“萧”这个字什么意思?为什么常用?“萧萧斑马鸣”“马鸣风萧萧”“黄昏更下萧萧雨”,连屈原《九歌》里都有“风飒飒兮木萧萧”。雨、叶落、马,这些东西很容易叫“萧”。那“萧”是什么?很多人说“萧”是拟声词。那“萧”这个字怎么写?草字头,风声怎么会是草字头呢?“萧”就是屠呦呦老师青蒿素那个青蒿,“萧”的本意,《说文解字》释为“萧,艾蒿也”。
所以《鹿鸣》为什么说“食野之苹、食野之蒿、食野之芩”。苹草和芩也可以做中药,但都不如这个蒿草重要。蒿草是一大类,青蒿素是其中那个青蒿,它是什么呢?它和《诗经》另外一首《采葛》有一个关系。“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所以中间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就是彼采萧,一个男孩子思念部落里面的姑娘,她去采萧、采葛、采艾了,我见不着她就想她,她是那么美丽,她是那么圣洁,这绝对是爱情的诗歌。可是为什么一个采葛、采萧、采艾的女孩子那么美呢?是因为在中国古代的部落里,有资格去采萧、采艾的,是不得了,相当于古希腊西方的圣女。为什么?因为萧草、青蒿和艾蒿是有独特气味的,古人认为是有神性的草,首先是拿来祭祀祖先用的。所以端午节,家门口都要插艾蒿。
所以,艾、萧都是有神性的草。祭祀结束之后,剩下的草,包括“寂寞”,都要收起来。“寂寞”这两个字的原意是什么?宝盖头是房子,底下是“叔”,什么意思?这个“又”在中国古代,甲骨文里面“又”都是“手”的形状,抓住一个“攵”,反文旁,是木棍的意思,所以教育的“教”、赦免的“赦”,都从反文,跟文化没有关系,是跟权力有关,它抓住的那根木棍是权杖。祭祀的时候一定有这个东西,所以“寂寞”是什么呢?甲骨文的“寂寞”除了权杖还有斗器在旁边,认为祭祀完了之后,神明离开,祭祀的器具收起来,这叫做“寂”。“寞”,早期光明崇拜,太阳落山之后,原来甲骨文是中间一个太阳,四郊四颗草,太阳落到草丛里,天黑了,什么叫“寂寞”?神明离开,价值离开。神明离开我们之后,我们就寂寞了。我们寂寞的时候会喊什么?“额滴个神啊!”我们是有强烈的归属感的,所以“萧”,后来为什么引申为“萧条”?代指祭祀之后神明离开了没有着落的状态,所以“马鸣风萧萧”。
所以萧萧也好,白衣冠也好,都说明了这场送别充满着仪式感。这个仪式感是为了荆轲刺秦吗?荆轲表达的是要去刺秦,坚决完成任务吗?这里面所有隆重的仪式感到底为了什么?训诂学现在就在体现解释的根本力量,有一个关键字大家都理解错了,就是“去”,“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去”是什么意思?荆轲去刺秦了,悲壮了,那大错特错,如果你不懂训诂学,对白衣冠也是这样理解。“去”是去完成任务吗?不是。“去”的甲骨文的形状,是一个人离开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像屋子的房门一样。所以《说文解字》说,“去,人相违也”。所以“孟子去齐”,是到齐国去吗?错,是孟子离开了齐国。所以甲骨文里“去”的本意,不是到一个地方去,而是离开一个地方。我们说“去国三千里”,包括辞职还叫“去职”,所以“去”最初是“离开”,古人看重的是离开的本体。所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壮之所在,不是荆轲去刺秦不回来了,他要说的是“我要离开你们这些人,再也回不来了”,所以“高渐离击筑,为变徵之声”,荆轲此时不是为了表达完成刺秦这个任務,更看重的情感是要离开高渐离,离开你们这帮知己,为了你们去完成这个必死的使命。这个价值取向很关键,“风萧萧兮易水寒”,这里面所有的价值,都是为了他的人生知己。
所以,很多人理解史记的《刺客列传》跟司马迁的意思不是一样的。中国人还有一个底层逻辑,就是重义。举个例子,“豫让为智伯刺赵襄子”,赵襄子是谁,你可能不认识,但你知道赵氏孤儿,他的曾孙子就是赵襄子。如果还不熟,韩赵魏三家分晋,这个赵国就是赵襄子执政。豫让作为智伯的门客去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多次行刺未遂后被捉,豫让知道非死不可,恳求拿个刀子在赵襄子身上比划一下,死也瞑目。赵襄子比智伯好多了,那智伯是个坏蛋,赵襄子是个好人。可是有人不明白,豫让为什么要这样做?智伯治国是不咋地,但是他当年“以国士待我,必以国士报之”。这叫什么?“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三国里面那么多奇才,在民间最受推崇的是关二爷。为什么老百姓最崇拜关二爷?千里走单骑,义之所在,义薄云天,这是华夏文明的底层逻辑,老百姓看重的是“义”。
甲骨文的“义”有意思,上面是“羊”,底下是“我”。羊是什么?祭祀。所以研究中国文化,包括文学艺术的起源,应该从祭祀找源头。劳动中,呼喊着劳动的号子,都是偶然性的,没有文化价值。而到了祭祀过程中,诗歌是必然的,是有价值归属的,是有规范的,不是或然性的,而是必然性的。
所以《左传》里面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两件事都有“义”,上面是“羊”,这是祭祀。底下的“我”,是止戈之士,最早的“我”都是男人,“我”是祭祀战场的出征的勇士,第一排是上战场的,你是什么呢?没有“你”,那时候是“尔”,“尔”是执弓的。拥有神明的意志来保卫族群的人,这不是为了一个王服务的,是为了一个族群服务的,是任何一个族群生存的根本所在,每个“我”,每个“你”,要想活下去,就要保卫族群。文明的延续,就要“与子同袍”,我们必须互相信任才能保卫这个族群。有了神明的意志之后,更得这样。
《斯巴达三百勇士》大家可能看过了,斯巴达勇士苦战波斯,为什么?要保护身后的家人儿女。如果是保护王,有这样的必死之心吗?没有的。你把我当人,我把你当人,你把我当兄弟,我把你当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华夏文明的底层逻辑。
所以司马迁史记歌颂这些伟大的刺客,是因为它代表了华夏文明底层的文明逻辑。
节令诗里有格局
第三首诗很关键。今年是建党百年,跳过唐诗宋词,我们来探讨一下毛主席诗词。
毛主席有个创作特点:只要一登高,往往就有杰作。1925年12月,他路过长沙,在一个海拔只有39.1米的地方,脱口而出“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就这么点高度,他能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仿佛整个宇宙都被他看到了。在一个还不到长沙市平均海拔的地方,毛主席竟能脱口而出这样一首杰作,实属难得。
十年后的1936年,毛主席又作了一首《沁园春·雪》。1945年重庆谈判的时候,毛泽东见到了他的好友——著名诗人柳亚子。柳亚子赠毛主席一首词,并索要回赠。他说:我特别喜欢你的《长征》,要不然手书一份给我?《长征》确实有名,为什么有名?是因为埃德加·斯诺写《西行漫记》也就是《红星照耀中国》,最后附了毛主席的这首《七律·长征》,所以名闻天下。毛主席回答:我另外给你写一首——就是当年创作的《沁园春·雪》。柳亚子读过后,激动得一夜没有睡着,和了一首词,并拿给朋友看。经媒体公布后,短短一个月之内,贺词50多首,评论文章20篇。以至于国民党震动,有亲历者回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对此事非常震怒,要求限一周之内党内所有会写旧体诗词的必须每人写一首沁园春交上来,然后选一首最好的以领导人名义发一发。结果最后选了两百多首,无人能超越毛主席这一首,遂作罢。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1935年,毛泽东带红军北上抗日渡黄河勘察地形,到达陕西清涧县袁家沟。2月8日晚间下了一场雪,第二天清晨,毛主席登上这个山头,脱口而出《沁园春·雪》。陕西榆林这个地方多高?海拔1100米-1200米,最高的地方1973米,这个地方是整个榆林地区海拔最低的,只有560米。毛主席就在这个地方“欲与天公试比高”,为什么?因为心中的格局高。
毛主席的诗词里,我最喜欢的不是《沁园春·雪》,而是《采桑子·重阳》。因为这首词对毛主席的人生极其重要。可以说,这首词不仅救了一个人,还救了一个队伍,救了红军,救了中国的革命。这首词很有名,艺术成就确实不如《沁园春·雪》,但是作为中国节令诗词,写得特别好。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写秋天的诗,就如刘禹锡所说“自古逢秋悲寂寥”,除了刘禹锡,他道“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再一首“秋词”就是毛主席的这首《采桑子·重阳》。
儒家最重要的解诗读诗的两种方法,一种是“训诂解读法”,即询问根底。另一种是“意象解读法”,也有称之为“意境说”。孟子提出了“知人论世”,品读一个作品,首先要知道作者创作时的生命状态。
毛主席这一生历经坎坷,起起伏伏,但第一次真正面临生命的危机,就是在写这首词的时候。1929年,在井冈山上,朱德、陈毅、毛主席因为军事上是否要集中制有不同的主张。陈毅坚持军事指挥也需要民主制,毛泽东认为,战争瞬息万变,一定要集中制。红四军的第七次党代会上,朱德站在了陈毅的一边,会议认为毛主席的军事集中制是错误的左倾路线,免去了毛泽东的军事总政委的职务。到红四军第八次党代会时,毛主席突然得了很严重的疟疾,疟疾在那时候是死亡率很高的疾病,而苏区没有抗生素药品。他当时人在永定,是被担架抬着去了会议现场的。于是,传出了“毛泽东病逝”的消息,很快共产国际就知道了,向中國共产党求证,苏区回馈的结果也是毛泽东病逝了。共产国际随即发布一份讣告,哀悼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
那时候所有人都认为毛泽东已经去世,确实,毛主席被抬到永定汀江的时候奄奄一息。1929年10月7日晚,到了永定,晚上住在汀江边,那时候毛主席已经水米不进,这也是苏区传出“毛泽东病逝”消息的原因。所有见过他的人,都认为他熬不过去了。第二天是重阳节,毛主席勉强吃了点东西,突然跟警卫员说了句“抬我上山”。两个警卫员说,你都这个样子,还不知道能不能撑过今天,折腾什么? “抬我上山!我要上山!今天是重阳节,我们中国人这一天一定要登山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怎么能少我一人呢?”由此可见,毛主席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把中国“诗的国”气质继承得最好的人之一。“一定要登一次山,哪怕今天要死了”。
两个警卫员就用担架把毛主席到山崖上一个四面透风的亭子里。毛主席就躺在那儿看着山崖,一直看,山崖上有什么?一朵雏菊。主席随口吟道“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就一支雏菊,哪来的战地黄花香?而且奄奄一息,这个山崖上怎么可能有“战地黄花分外香”呢?所以原作不是“战地黄花分外香”,后来这首词发表的时候,主席认为不能写小我的境界,而应该写所有革命志士的境界,于是改成了“战地黄花分外香”。回望那段历史,十分沉重,正如“人生易老天难老”,天不会老但生命却有尽头。“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天,身边有我的兄弟吗?“遥知兄弟登高处”,他的兄弟毛泽平与他的挚爱杨开慧都已去世。杨开慧所有写给毛泽东的深情告白的信件,他都没有读到。
所以他吟出“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时候,在面临自己生命告别的时刻,他的内心没有悲伤吗?况且他看到的是菊花。但是他接着吟道“但开黄花不用伤”,不用悲伤。死则死已,作为中国这个族群的脊梁,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为理想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什么值得遗憾、悲伤的。“一年一度秋风劲”深秋已至,没有关系,“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为什么此地叫汀江?原来叫丁江,因为天干地支,丁属南方。而永定在南方,在闽西,怎么可能“万里霜”?因为在主席的眼中,现实的残酷即如“万里霜”。即便告别人世,告别世界,也是为理想而死,死得其所。
随口吟出这首诗后,奇迹发生了。警卫员突然发现主席从担架上坐起来,过了一会,他竟然自己走着下山了。
所以中国为什么被称作“诗词的国度”?是因为诗词胜过任何良药。毛主席作了一首《采桑子·重阳》,下山之后病就好了。15天之后,他在永定赤手空拳组建了永定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没有内心的觉悟,没有坚定的精神和力量,是不会达到这种境界的。所以,一首诗救活了毛泽东,也救活了红四军,救活了中国革命。
不只是毛主席,中国古人都特别喜欢写登高。王粲写过登楼,王之涣写过《登鹳雀楼》。王之涣被人冤枉下狱,到晚年写出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曾有无聊的学者考证王之涣当时在几楼写出这首诗?因为根据历史记载,鹳雀楼共有三层。他们认为王之涣应该在二楼,否则就无法“再上一层楼”。做学问做到这个地步,迂腐至极,根本无法把握诗歌的精神。
地理学上的一大显学——郦学,是以我的祖先、《水经注》作者郦道元的姓氏命名的。中国第二大地理学家徐霞客到莲花峰对面目测了一下,就测出了莲花峰的高度,和今天科技手段测量的大概就差70多厘米,这是怎么做到的?《水经注》最远记载到珠江水系,郦道元是北魏人,不仅长江,他连淮河都无法过。他是如何记录这些河流的水文状况的?没有北斗导航、航拍,也没有地图测绘、水文测绘,我们的祖先就是这么做到了。为什么?从中国人的诗与文化里面,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特质,所有登高诗都体现了这一点,叫“格局”。
什么是格局?从现实看,中美贸易战打到今天,有一度我们处境艰难。毛主席有句话特别适合,也非常深刻,叫“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的底气从哪里显现出来?第一,我们有联合国公布的大工业链以及560多种小工业链中的全部工业链,所以全世界只有中国的工业链体系最为完备。有句话年龄大的还记得,“勒紧裤腰带支持大西北、东北化工产业”,那是牺牲一代人,建立了完备的化工产业工业体系。这是第一个基础条件。
还有一个,我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底气,中国有这个世界上现代人类文明中最集中的良性人口市场和人口消费市场。美国曾经认为,按照以前科技迭代的规律,它只要掌握高附加值的部分就行了,其它让别的国家去生产。可是这个规律突然遇到瓶颈,技术科技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无法突破这层天花板,所以现在流行一个词“内卷”。当整个人类文明基础科技遇到了天花板时,美国才想抢回去,却发现抢不回去了。因为中国拥有最有活力的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资本需要增值,只认市场,没有市场就无法增值。
为什么中国有如此良性的市场?根据2019年的数据统计,中国的中产阶层是3.9亿人,衡量中产阶层的标准除了财富标准,还有底层逻辑。如今中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近900万人,经过大学教育的人,他对自己的人生会有希望与追求,一旦有契机,他会努力抓住机遇改变人生,改变周围的人,甚至改变社会,使得社会进入良性循环。这就是良性市场的底层逻辑。
自甲骨文发明以来,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社会始终无法解决金字塔社会的问题,原因在哪?缺少老师。中国世代的老师,人生终极抱负不是做老师,是学而优则仕。只有考不上进士的时候,在过渡时期做个老师。另外,历史上的中国社会中,一直没有女教师。毛主席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他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解放了女性。人类历史上女性就业率最高的国家不是美国也不是欧洲,而是中国,女性就业率最高达到百分之七十多。
有人认为,汉字难在启蒙,社会壁垒因为汉字识字之难而产生。因为掌握知识和文化的永远是这个族群的极少一部分人,而这部分人的理想就是学而优则仕,所以几千年来中国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教育资源匮乏与全民扫盲。毛主席最有格局的地方一在建立全部的产业链、工业链,第二就是解放妇女,增加启蒙教育领域妇女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全民扫盲的突破,最终实现了人才的大量增加。这就叫“风物长宜放眼量”。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的面前是星辰大海,已经拥有了文化自信,但前提是要有自知之明,知晓自身文化的精华是什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持定力。
作为一个从小在尼山长大的儒家知识分子,我对我的母语汉语以及我讲的山东话,都无比热爱,因为这背后是我们的文明,是我们的族群,是我们的过去与未来。
(本刊記者初志伟、尹文丽据郦波在即墨古城大讲堂上的演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