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治疗糖尿病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MLT、GLP-1的影响*

2021-06-30郑承红刘永红徐派的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电针血糖糖尿病

毛 珍,郑承红,刘永红,徐派的△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 2.武汉市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4)

糖尿病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糖尿病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恶心、嗳气、食欲不振与饱腹感等,主要病理表现为胃动力障碍或胃排空延迟[1]。糖尿病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当前认为与糖尿病患者内脏的自主神经病变、胃肠道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研究表明[2-3],在糖尿病患者中,约50%的患者出现胃肠动力不足,45%~72%的患者诊断为胃排空延迟。对本病的治疗,当前多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促胃动力药为主。在201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中指出对糖尿病消化不良患者,可以给予胃复安,但长期的观察发现,本药存在帕金森综合征、溢乳等不良反应。寻找一种疗效高、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案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院采用电针治疗糖尿病消化不良取得满意疗效,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资料均选自武汉市蔡甸区协和江北医院中医康复科门诊,共筛选出符合2型糖尿病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纳入患者按照就诊顺序进行从1到n的标号,随机罗马数字表获取任意罗马数字,俱顺应同一方向顺序,以同间距间隔的方式,获取一随机数字以对应每位患者。将前过程中随机选取的数字除以组数 2,并求取余数,余数为0则为治疗组,余数为 1 则为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诊断标准

本研究参照的标准为2016年ADA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3-5]。如果患者近3个月具有多渴、小便多、多食与体质量下降,同时满足下列之一,即可诊断为糖尿病:①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②随机血糖水平≥11.1 mmol/L;③OGTT 2 h血糖水平≥11.1 mmol/L。

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糖尿病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6-7]:①患者糖尿病病史3年以上;②患者具有恶心、嗳气、食欲不振与饱腹感等症状,并持续3个月以上;③X线钡餐检查提示胃肠动力减弱、胃排空延迟。

1.3 纳入标准

除以上糖尿病纳入标准外,所有研究对象,还需满足以下条件:①年龄>50岁,<75岁,其神志清楚,无沟通障碍;②患者排除消化道溃疡、肿瘤等器质性疾病;③患者近3个月未参与针刺治疗;④患者对本研究过程完全了解,并愿意配合。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患者经过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水平稳定。同时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国药准字 H20031110,5 mg),饭前0.5 h服用,3次/d,连续服用4周。

2.2 治疗组

患者经过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水平稳定。同时给予电针。

取穴:中脘、天枢、腹结、足三里、上巨虚和三阴交。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处用75%酒精棉球消毒,取50 mm毫针,快速透过浅层皮肤,进针25~30 mm,患者感觉穴位处酸麻胀或针下紧实感则停止进针,以患者耐受为度。所有穴位针刺得气后,在针柄的尾端连接电针治疗仪,选择疏密波,频率60~100 Hz,电流强度在0.1~0.5 mA范围,定时为30 min,1次/d。每周治疗5次,总共治疗4周。

3 疗效观察

3.1 糖尿病消化不良症状评分法

根据最新的临床试验症状评分方法[8]。将胸腹满闷、胃脘疼痛、喜温喜按、纳呆和大便溏薄5个症状采用半定量等级资料积分评价方法,划分为4个等级,无、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计为0、1、2和3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随访2周和随访4周对患者症状得分进行记录。

3.2 血清指标

①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GHb):于治疗前、4周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各指标值,并进行记录;②胃动素(MLT)、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含量:所有患者于空腹抽取静脉血3~5 mL置于4 ℃恒温冰箱内24 h,3 000 r/min离心30 min,取上层血清,在-80 ℃冰箱保存待测,采用ELISA测定MLT、GLP-1水平,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两次,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3.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标准拟定[9]。临床痊愈:患者各项症状明显好转、症状积分减少≥85%;显效:患者胸腹满闷、胃脘疼痛等明显改善,还遗留少许症状,症状积分减少≥65%且<35%;有效:患者大部分症状均稍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5%且<25%;无效: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症状积分减少≤25%。

计算公式:临床有效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4 统计学处理

3.5 治疗结果

3.5.1 两组患者不同观察时间点的症状评分比较 由表2所示,两组症状评分在治疗期均呈下降趋势,在随访期均有所回升,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5.23,P<0.05);在治疗2周后,对照组评分下降程度更高,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得分水平低于对照组,在随访2周后,对照组得分回升程度更快,治疗组均区域平稳,表现出较好的远期效应(F组间=4.68,P<0.05)。表明电针对糖尿病消化不良起效虽比莫沙必利慢,但在随访期疗效比较稳定,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3.5.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及GHb水平比较 由表3所示,两组治疗前,FPG、2hPG及G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治疗后,两组FPG、2hPG及G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整个治疗周期,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不明显,电针与枸橼酸莫沙必利不会干扰血糖水平稳定性。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及GHb水平比较

3.5.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LT、GLP-1含量比较 由表4所示,两组治疗前MLT、GLP-1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治疗后,两组MLT含量均上升,但是治疗组变化更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GLP-1含量均下降,而治疗组变化的更明显(P<0.05)。表明电针能调节糖尿病消化不良患者血清MLT含量,降低GLP-1含量,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LT、GLP-1比较

3.5.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5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电针治疗糖尿病消化不良整体疗效更佳。

表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5.5 有效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值与MLT、GLP-1变化差值比较 从所有患者中筛选出有效患者,对有效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差值、MLT及GLP-1 水平变化值进行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LT与症状评分差值呈正相关(r=0.456,P<0.05);GLP-1与症状评分差值呈负相关(r=-0.163,P<0.05),表明患者症状的改善与MLT、GLP-1的变化存在相关性。见表6。

表6 有效患者症状评分差值与MLT、GLP-1变化值相关性

4 讨论

糖尿病消化不良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后期生活质量,对本病当前多采用控制血糖加胃肠促动力药,但是长期使用会影响患者肝肾功能,而且大部分患者停药后出现症状反复,对药物有明显的依赖性,寻找一种疗效佳,后期效应好的疗法,对临床将大有裨益。

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痞满”“呕吐”范畴,其基本病机为素体虚弱,脾虚运化失司,气虚推动无力,导致胃脘部胀满不适、纳呆和呕吐等[10]。本研究以健脾益气为根本治则,选择电针结合健脾理气汤。中脘为任脉经穴,又为胃经募穴,能健脾合胃、降逆止呕,以疏通中焦气机;天枢为大肠募穴,为三焦枢纽,能健脾理气,调理肠道功能,促进胃肠蠕动;腹结为脾经穴位,能和胃化滞、调理气机;足三里为补虚之要穴,胃经下合穴,能调理人体气血阴阳、和胃止痛;上巨虚为胃经穴位、大肠募穴,能调理大肠之气、理气化滞。诸穴合用,共奏健脾补虚、调理气机之效。针刺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优势疗法[11],在诸多研究中已经证明中药治疗消化不良有较佳优势[10,12]。本研究将电针与西药治疗进行对比,除了常规的观察治疗期外,还引入随访期,旨在全面观测电针疗效。为了排除患者血糖波动对本试验的影响,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及GHb进行监测,发现组间比较,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了本研究结果的可信度。研究显示,电针组在治疗2周时,得分高于对照组,但在治疗4周后,得分低于对照组,并在停止治疗后,症状得分均较稳定,电针表现出了较好的后期效应,西药组虽然早期起效较快,但是累积效应、后期效应均不如治疗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治疗组仅少数患者出现局部针刺痛、皮下瘀血,并未出现不良事件,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

除了患者主观症状评分外,还选择了MLT、GLP-1等观测指标,一则观察MLT、GLP-1与患者症状评分改变程度的相关性,二则初步探讨电针治疗糖尿病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从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患者消化不良症状改善越明显,MLT含量升高的越明显、GLP-1水平降低越明显,两者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P<0.05),但MLT、GLP-1含量变化能否作为糖尿病消化不良患者病情程度的预测因子,尚需在后期研究中进一步探讨。MLT是一种能促进胃肠动力的胃肠激素,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细胞的特异性受体,能使平滑肌细胞收缩,促进胃排空,增强胃肠道动力[13-14]。国外研究显示[15],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延迟、收缩减弱、消化间期移动性运动复合波III期收缩缺乏均与MTL分泌减少有关。GLP-1是一类由小肠分泌的胃肠激素,主要由30个氨基酸组成。研究证明[16-17], GLP-1能延缓胃排空时间,抑制胃肠蠕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轻瘫等疾病中GLP-1是导致胃排空延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表明,经过4周治疗,MLT水平明显升高,GLP-1含量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笔者推测,电针治疗糖尿病消化不良,可能是通过调节MLT、GLP-1水平变化,调节胃肠道蠕动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本研究结果表明,电针治疗糖尿病消化不良的治疗效应、远期疗效均优于西药组,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研究地区比较局限,研究结果仅局限于本院纳入患者的特征反应,不代表特征人群总体水平。电针治疗糖尿病消化不良的具体调节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需要后期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电针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