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流域省区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2021-06-30艳,程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省区黄河流域规模

李 艳,程 刚

(安徽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一、引言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1]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发展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2]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水沙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发展水平持续提高。[3]然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生态资源负载较高,水资源保障较差,生态环境较脆弱,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4]在此背景下,科学评价黄河流域各省区生态效率,不仅有利于准确探究黄河流域生态发展的问题,而且也可以为实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纵观已有研究,目前关于生态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效率内涵、定量方法以及实践应用三个方面。从生态效率的内涵看,生态效率最初由沙尔特格(Schaltegger)等[5]提出,之后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7]也先后对生态效率的内涵进行界定。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视角对生态效率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如李丽平等认为生态效率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生态资源投入产出的比值[8],诸大建和朱远将生态效率定义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量与资源环境消耗的实物量的比值[9]。从定量研究方法看,生态效率研究方法有单一比值法、指标评价法以及模型法,如穆勒(Muller)等通过测算资源环境投入与经济价值产出的比值,评价生态效率的高低[10];盖美和聂晨运用三阶段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选取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三个角度投入指标以及地区经济总量作为产出指标测算了环渤海地区生态效率[11];解亚丽等通过超效率DEA模型研究了三峡库区各区县的生态效率[12]。从实践应用看,生态效率主要在企业、行业、城市以及区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高文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各省份的工业企业的生态效率进行了测算[13],李在军等研究了中国地级市工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分布状况[14],杨勇和邓祥征研究了中国城市的生态效率发展状况[15],易杏花和刘锦钿研究了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效率及其变化趋势[16]。综合来看,学者们主要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聚焦于省域方面的生态效率研究。本研究主要针对黄河流域各省区生态效率进行动态跟踪分析评价研究,从而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数据包络分析-曼奎斯特)指数评价模型对黄河流域各省区生态效率进行测度,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分析其生态效率变化趋势,并针对实证测度效果,有针对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

(一)研究方法

1.DEA模型

DEA是一种针对多投入多产出决策单元进行效率测算的方法。[17]该方法通过线性规划计算生产前沿,不用构建具体的生产模型,且不需要相关价格指数,使用简单方便,其具体包括CCR(又称CRS,规模报酬不变模型)模型和BCC模型,这两个模型之间主要的不同是其假设条件的不同,CCR模型的假设条件是规模报酬不变,BCC模型的假设条件是规模报酬变化。CCR模型基本原理为:假设有m个决策单元,a个投入指标,b个产出指标,则可构建模型如下:

(1)

式中,X是a行m列的矩阵,表示所有决策单元的投入指标;Y是一个b行m列的矩阵,表示所有决策单元的产出指标;Xk表示第k个决策单元的投入指标;Yk表示第k个决策单元的产出指标;S-和S+表示松弛变量,λ和θ表示决策变量。

(2)

2.Malmquist模型

(3)

当M指数小于1时,代表着研究期内总效率存在下降的趋势;当M指数大于1时,代表着研究期内总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当指数等于1时,代表着研究期内总效率无变化。当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的值小于1时,意味着其是导致TFP减少的原因,反之,则是TFP增加的原因。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本文根据WBCSD(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对生态效率的权威定义来构建指标体系,即生态效率是产品和服务价值与生态环境负荷的比值。[18]其中,“产品和服务价值”可以用地区生产总值(GDP)衡量,“生态环境负荷”包括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两大类,其中环境污染用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固体废物产生来衡量,资源消耗用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土地资源消耗来衡量,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生态效率投入产出指标

本文选取2009—2017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的年度面板数据,具体包括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三、基于静态视角的黄河流域生态效率分析

根据上述DEA模型原理及指标数据,利用DEA P2.1软件测算了2009—2017年黄河流域各省区生态效率。

(一)综合效率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就总体而言,2009—2017年生态效率出现波动式变化,其中2009—2012年呈现上升态势,2013年下降至0.863,2014—2017年呈现上升下降交替现象,但总体上仍保持上升趋势;具体来看,内蒙古、山东、陕西3个省区的综合效率值过去9年内均保持为1,这意味着这些省区的生态投入产出达到DEA有效,生态效率较高;河南、四川的综合效率保持在0.9左右,生态效率处于较高水平;甘肃、青海、宁夏各时期综合效率值均低于黄河流域平均水平。可见,黄河流域生态综合效率区域发展具有很大差异性。

表2 2009—2017年黄河流域生态综合效率

(二) 纯技术效率分析

纯技术效率反映的是在无规模报酬的条件下其投入利用状况。2009—2017年黄河流域生态纯技术效率见表3。

表3 2009—2017年黄河流域生态纯技术效率

就总体而言,2009—2017年黄河流域生态纯技术效率在0.98左右波动;具体而言,内蒙古、山东、陕西、青海的纯技术效率在过去9年一直保持为1,意味着这些省区充分利用了其生态投入资源;其余5个省区生态纯技术效率均值均在0.9以上,意味着这5个省区对生态的资源投入利用水平较高。通过分析可知,黄河流域各省区保持较高的技术有效性。

(三)规模效率分析

规模效率反映的是在规模报酬因素条件下其投入资源利用状况。2009—2017年黄河流域生态规模效率见表4。

表4 2009—2017年黄河流域生态规模效率

就总体而言,2009—2017年,黄河流域生态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897,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5年达到最高值0.926;具体而言,样本考察期内,内蒙古、山东、陕西3省区的生态规模效率值始终为1,意味着这些省区生态投入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生态资源配置能力很高;山西、河南、四川的生态规模效率多大于0.9,表明这些省生态接近于规模效率有效,其余省区的生态规模效率均处于0.9以下,这表明这些省区的生态处于规模经济无效状态。

四、基于动态视角的黄河流域生态效率分析

上述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角度对黄河流域生态效率进行了静态分析,并未揭示其动态变化过程。基于此,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角度来探索其结构性变化状况,进而研究黄河流域生态效率的动态演变过程。从表5中可以看出,总体而言,黄河流域Malmquist指数增长了9.61%,其中,主要是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具体而言,样本考察期内,黄河流域各省区Malmquist指数均有所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

根据各年份黄河流域Malmquist指数变动及分解,可以看出,总体而言,样本考察期内,黄河流域生态技术效率的均值为1.013,技术进步的均值为1.084,Malmquist指数均值为1.096,这意味着黄河流域生态在样本考察期内Malmquist指数呈上升态势,主要是受技术进步的影响。具体来看,Malmquist指数在2009—2010年、2011—2012年出现下降,主要因为技术效率的下降;2010—2011年、2016—2017年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归因于技术进步的降低。2015—2016年Malmquist指数上升,主要是受技术进步的影响。从表5中可以看出,Malmquist指数曲线变化与技术进步曲线变化基本一致,这意味着样本期内,Malmquist指数的变动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即黄河流域生态能够持续稳定发展主要源于创新技术支持。

表5 黄河流域地区及年份Malmquist指数的变化与分解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在测算黄河流域生态效率的基础上,从静态和动态两重视角,探究黄河流域生态效率状况,研究结果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从静态分析来看,研究期内,黄河流域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但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非均衡性。其中,内蒙古、山东和陕西3个省区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为1,而其余省区效率均小于1。其二,从动态分析来看,样本考察期内,黄河流域Malmquist指数上升了9.61%,技术进步上升了8.28%,技术效率上升了1.3%,其中技术进步是Malmquist指数变动的主要原因。

上述研究结论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首先,加强区域协调,整合生态资源。建立适合黄河流域区域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机制,打破省区之间的行政壁垒,破除地方垄断,消除阻碍生态要素合理流动的政策措施,同时发挥龙头省区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山东、内蒙古和陕西要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领头者。其次,加快生态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提高技术效率。上述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黄河流域生态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因此,黄河流域生态发展应注重生态技术的开发以及应用。同时,要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持续增长,保持技术投入,不仅包括硬件技术的投入,更应该注重软件技术的投入,即硬件和软件两手抓。再次,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加大区域生态支持力度。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完善区域生态安全保护法规,进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省区黄河流域规模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开年第一会,11省区打响“当头炮”
真抓实干,为这26省区点赞!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