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经”教育改革理念下“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旅游管理类专业为例
2021-06-30王彦洁庞笑笑
王彦洁,庞笑笑,高 宏
(河北经贸大学 旅游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61)
自2018年教育部提出“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以来,综合性大学针对经管类专业提出“新商科”概念。结合河北省省内环境及高校发展现状,河北经贸大学党委创新性地提出“新财经”教育改革的理念,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教育的培养理念注重传授“财经知识+信息技术”的专业技能;学科建设内容上构建新的学科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上要重构培养目标,树立新的培养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1]。旅游行业的发展态势使“新财经”教育改革理念下培养创新型旅游人才成为一种趋势。“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创新进行着更深度的结合,旅游业的发展更依托传统要素的创新型开发,在旅游发展定位上,不仅关注经济目标、环境目标,更要弘扬文化价值。这样的旅游发展态势要求旅游人才必须是能创造性地提供新的旅游业态、服务和产品,并用“工匠精神”去培养旅游领域的创新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因此,在“新财经”教育改革理念下,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值得探讨。
目前关于高校“双创教育”的背景、现状、耦合路径、意义、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2-6]。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国内许多高校创立了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见表1)。由此可见,关于“双创教育”的研究多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理论层面,尽管专业实践中的落实和研究有部分独具特色的模式,但是针对具体专业的有借鉴意义的双创教育实践模式尚不成熟。本文在综合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在河北经贸大学“新财经”教育改革理念下,结合旅游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提出“新旅游”的概念。“新旅游”是指以助力美好生活为目标,为满足旅游消费转型升级需要,通过“旅游+”或“+旅游”,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旅游产业链全要素创新发展的全新旅游发展阶段。“新旅游”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见表2)。
表1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6]
表2 “新旅游”特征归纳
针对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旅游管理类专业通过建立“旅游+”融合性知识框架体系,在师资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实习和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重新架构,提出了“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提升相关专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一、“新旅游”人才培养“1335”模式
随着旅游消费和需求的转型升级,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而“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就是要培养掌握专业技能,熟悉了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较深厚的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业专门人才,经过3~5年的实践历练能够成长为行业和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才。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科群由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文旅地产方向)四个专业组成。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旅游”人才培养“1335”模式,即“一主线、三环节、三平台、五融合”(见图1)。“一主线”指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才能培养“新旅游”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三环节”指创新精神培养阶段、创业意识形成阶段、创新创业能力锤炼阶段;“五融合”指专业融、师资融、课程融、资源融、实习和就业融;“三平台”指教学平台、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
图1 “新旅游”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遵循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规律,搭建三大育人平台
“新旅游”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育人全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要遵循“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创业意识→锤炼创新创业能力”三个环节。因此,相应地建立了三个平台。
第一,教学平台。以专业融合为人才培养指明方向,以师资融合为专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以课程融合作为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共同搭建起专业与双创教育融合发展的特色育人平台。
第二,实践平台。以资源融为基本目标,搭建“线上+线下”互动的实践平台。线上平台指以专业项目发布为主要形式的互联网平台。以微信小程序将企业、社会的用人信息、项目招标信息发布到网上平台,学生自主参与实习、项目实践,实现实习就业市场的供需信息畅通、透明;线下实习实践平台为各类校外实践实习基地,覆盖旅游行业全产业链,类型多样,全面支撑学生专业素质提升。目前,旅游学院拥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26个,社会导师50余人。
第三,创新创业平台。以学生自主创立、运营的创客空间为载体,全方位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以活动宣传、公众号运营、店铺实体运营以及各类社会服务等形式,为学生与行业社会对接提供平台。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酒店管理三个专业均设有学生创客空间:知行旅游策划工作室、会展星空工作室和890—大益爱心茶室。各工作室均由学生自行组织运行,举办一系列活动,如比赛及定期的学习心得分享会、发布微信推文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实践的机会。目前,知行工作室微信推文已超过250条,关注人数超过1 000人。
三、探索“五融合”培养路径,培养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
“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五融合”包括专业融、师资融、课程融、资源融以及实习和就业融。
(一)专业交叉融合
根据市场需求,促进“专业+”的交叉与融合,形成“旅游+设计”“会展+国际贸易”“酒店+英语”“房地产+投资”等专业交叉融合模式,拓展专业方向,培养复合型特色专业人才。
(二)校内外师资融合
推行“大咖进旅院、小咖进课堂”计划。“大咖进旅院”是邀请行业内大咖走进校园,为全体师生做专题报告,分享行业前沿信息,展望未来发展,从行业顶端视角为师生展示行业发展热点问题,解答困惑;“小咖进课堂”,每个学期,每门课邀请行业内一线从业者走进专业课课堂,分享一线从业经验,并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母校举办“优秀毕业生分享会”,为学弟学妹分享学习感悟、工作经验,为在校生更好谋划未来人生发展提供建议。
(三)各类课程融合
课程融主要体现在项目类课程、体验类课程、竞赛类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开发和维护上。
1. 项目类课程的设计围绕一个具体活动或项目展开。《旅游规划实务》课程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课程围绕企业具体案例进行内容跟进,以完成一个规划项目的方式带领学生逐步掌握旅游规划的具体流程与技术规范;《酒店经理人形象塑造》课程围绕创办“酒店文化嘉年华”特色体验型项目,让学生充分感受酒店文化,增强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课程通过“因课造节”打造“金秋银杏节”参与型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2. 体验类课程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体验专业涉及的各项工作。对接行业发展新趋势,为学生创设情境,在实情实景实境中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管理创新与实践》课程,以“专题教学+实践”的形式,讲授旅游领域相关理论、发展趋势及方法后,将课堂移到景区,让学生到不同类型和级别的景区内学习并发现问题。此外,在一些具体的专业课程中,增设学生实地考察内容,带着问题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3. 竞赛类课程的设计围绕国际和国内重要的专业赛事进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打造“国家级学科竞赛”实战运营项目课程,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用、以赛促改”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策划能力和专业素养;旅游管理专业《旅游产品策划与项目运营》课程,学生课堂组队,按照全国红色旅游策划大赛等相关赛事规则,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参赛作品。
4. 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促使教育与育人同向同行,思想与技能共同提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如《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将“两山理论”“以人为本”等理念融入到专业教育,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树立专业担当意识,培养专业服务社会技能。
(四)教学资源融合
融合校际、校企、校政三大类资源,形成“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多类型立体化实习实践资源。
1. 校际资源融合。依托河北省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单位这一平台,积极组织省内院校交流合作,实现校际资源的高效共享。通过专业建设信息及时沟通、实验室共享、优质师资共享、精品课程共建共享等措施,实现校际资源融合。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发起单位与天津商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相关专业成立“京津冀会展教育联盟”,开放办专业取得新突破。
2. 校企资源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与行业发展一致,人才培养特色与市场需求相一致;吸纳企业优质资源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行业领导者、业内专家走入课堂,讲前沿,授经验。
3. 校政资源融合。学院以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积极融入行业发展中,参与政府组织的各项各类活动,创造了旅游学院良好的社会口碑。学院“旅享”志愿者分队2018年、2019年先后两次参与石家庄旅游发展大会,以良好的专业素养及高水准的服务水平得到了石家庄市、平山县等地政府的高度赞扬;2019年暑期,学院与河北省临城县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暑期由4支小分队47名师生组成的“旅享”社会服务团队赴临城调研,形成了多份调研报告及项目建议书,为临城县文旅产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五)实习和就业融合
实习就业在学生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是分裂的两个阶段。旅游学院与科技公司联合打造了“旅享湃”专业实习就业网络平台。通过整合企业资源,将企业专业诉求以项目形式发布在互联网平台,专业学生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与企业进行直接对接,实现学生专业实习浸入成长全过程;企业还可以在平台发布各类岗位招聘信息,从实习到就业,平台可以记录专业学生实践成长全过程,为实习实践经历的学分转化、作业认证等提供技术保障。专业实践带动专业实习,专业实习引领行业内就业,最终提高就业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四、通过“新旅游”人才教育培育实战品牌,学生质量就业率逐年提高
(一)建立了一支理论与实践互补的特色教学团队
通过一系列的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手段,旅游学院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获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目前,学院已形成多个特色教学团队,组建了一支社会导师队伍,行业精英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为鹿泉、故城等多地进行旅游咨询服务。
(二)研发了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实践课程
建立了“知识构建+能力培养+人文素质提升”的课程体系,包括“专题教学+实践”的《旅游管理创新与实践》创新创业示范课,“酒店文化为中心”的《酒店经理人形象塑造》体验式课程,“理论+案例+实践+实操”的《主题会展》,“因节造课”的《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等,其中《旅游管理创新与实践》和《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两门课程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立项的实践类课程。
(三)积累了一批具有“旅游+”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教学所用,成功引入高校、旅游行业管理部门、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共同沟通交流,为人才培养提供真实的市场环境、智力和空间,形成丰富的“校际—校企—校政”多类别、多平台的教学资源库。
(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通过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高。近两年,学生获原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立项4项,在全国“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大赛和全国性学科竞赛中共获奖60余项。创新创业教育为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机会,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近年来,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的就业率实现显著提升(见图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较高,特别是对学生表现出的政治素养以及交流表达、礼仪规范、与人合作等核心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图2 2016-2019年旅游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和质量就业率
在“新财经”教育理念指导下,河北经贸大学旅游管理类专业探索了“新旅游”人才“1335”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使旅游专业学生不仅具备宽厚的经管法学科基础,熟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同时在国际视野与创新思维、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方面更具有创新性知识结构,对相关财经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