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 辐照对尼龙6 织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2021-06-30叶挺王潮霞殷允杰
叶挺 王潮霞 殷允杰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无锡214122)
聚己内酰胺(PA),俗称尼龙6,是由己内酰胺单体在高温下开环聚合制备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主链中含有大量的酰胺键(−CONH−)[1-3]。它的表面光滑,耐磨性好,强度居合成纤维之首[4-5],这种面料非常适合做户外登山服、冲锋衣等[6-7]。但户外运动过程中,由于光照中含有大量紫外光线,在空气和阳光下,光氧化降解是聚酰胺主要的降解方式[8],经长时间照射会造成面料表面逐渐老化,织物组织结构内部脆损。
UV 辐照技术通常采用的紫外光波长为180~380 nm,并受外界各种环境因素(光照、氧气、水分、温度)的影响[9-11],尼龙6 织物在紫外辐照条件下会发生交联和光氧老化现象[12],且绝大多数老化现象大部分都集中在化学老化方面,主要体现为纤维大分子链的交联和降解[13]。空气中的氧气在UV辐照下会转变为活性氧[14-15],高分子纤维材料会被氧化,表面生成大量极性基团(如羧基、羟基、醛基等)[16]。UV辐照技术有诸多优点:辐照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其他助剂就能在材料表面迅速光固化成膜[17],同时保持材料本身的洁净性,辐照所需时间短,生产效率高,产品出错率低[18]。通过UV辐照光固化成膜技术将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结合到织物表面,进而赋予织物优异的性能,这种方法值得深入探究[19]。但UV光固化的同时也会对织物造成一定的影响,使织物本身的结构和性能发生一些变化[20]。
泛北部湾地区包括了大约四五百个民族,这些民族构成了世界上民族最为众多、文化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如泰国国内有30多个民族,越南国内有60多个民族,而印度尼西亚国内则多达100多个民族,各个民族又不同程度地拥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因此,相对而言,该地区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民族社会环境。
为了探究UV 辐照对尼龙6 织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本文对尼龙6 织物进行UV 辐照处理,分析了UV 辐照前后织物的形态结构、热稳定性、白度、力学性能、表面润湿性的变化情况,为UV辐照在尼龙6织物表面改性及后续光固化成膜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与仪器
超细400D 尼龙6 织物(克重181.33 g/m2,厚度0.5 mm),碧川纺织有限公司产品。AL-104 型电子天平、20A-4KW 型紫外辐照仪(保定荣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功率密度100 W/cm2)、SU151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株式会社)、HD026N+型电子织物强力仪(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Datacolor-850 型电脑测色配色仪(美国爱色丽股份有限公司)、WSD-III 型全自动白度仪(北京康光仪器有限公司)、Q200差示扫描量热仪(美国TA 仪器公司)、Nicolet.is1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DSA100 型液滴形状分析仪(德国KPÜSS 仪器公司)。
1.2 尼龙6 织物UV辐照处理
为探究后续UV光固化成膜与织物之间表面张力是否发生变化,对不同UV 辐照时间下尼龙6 织物的接触角进行测试,观察辐照前后织物表面润湿性的变化。室温条件下,用液滴形状分析仪进行接触角测试,在织物上剪取10 mm×25 mm 的小试样制成测试样,将5 μL 蒸馏水水珠滴在锦纶织物上,等待15 s 后进行拍照, 进行接触角测试,每个样品需测定4次,取平均值。
1.3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测试
为了探究UV 辐照处理对尼龙6 织物表面基团的影响,使用Nicolet.is10 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将辐照后的尼龙6织物对折两次,放置在探头与样品台中间进行ATR测试,测试范围为500~4 000 cm−1,分辨率为4 cm−1,扫描次数为32,对UV 辐照前后织物进行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
1.4 尼龙6织物表面形态
使用SUl510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放大不同倍数,观察比较UV 辐照前后织物的表面微观形貌。
胶质瘢痕抑制了神经元轴突的再生,但是,抑制胶质瘢痕形成是否就能促进神经元轴突的生长?一些专家[14]利用转基因技术清除SCI后活化的AS,结果却发生严重的脱髓鞘反应、继发性损伤,以及少突胶质细胞死亡。分析原因可能是SCI初期,损伤局部发生过度的炎症反应,并产生大量毒性氨基酸、自由基和氮氧化物等,继而出现继发性神经损伤。这一阶段胶质瘢痕对维持内环境稳定、隔离损伤刺激及调节炎症反应均发挥关键作用,但之后却成为神经修复的障碍。因此,能否找到合适的干预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胶质瘢痕的有利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创建过程中,全区群策群力,以艺术品牌特色为突破口、艺术领域均衡发展为方向、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切实深入开展了全区性的艺术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农村的孩子插上了艺术的翅膀。
1.5 尼龙6织物热稳定性
(2)在工业化市场中,供求关系及大的影响了自动化技术在市场上的发展,这也是影响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市场份额,我国在国际出口重型机械所占比重小的直接原因。由于我国发展起步晚,所以我国国内很少有发展重型机械的大企业,而仅有的少数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所以最终导致这样的市场现象。而国家应尽快扶持企业的发展,加快供给侧改革,调整市场供给。
表1表示尼龙6织物表观色深值随辐照时长的变化情况。其中,L*代表亮度,a*表示颜色从绿色到红色的分量,b*表示颜色从蓝色到黄色的分量,ΔE代表色差值。从表1可以看出,UV辐照0~8 min 过程中,L*减小说明织物表面亮度逐渐下降,a*先减小后增大说明织物UV辐照过程中颜色由偏绿光到灰色再到偏红光的转变,b*增大说明织物由偏蓝光转为黄光,ΔE上升说明织物与原布色差值增大。说明随辐照时长的增加织物泛黄程度加深。
式中:ΔHEXP为试样的结晶焓;ΔHF是尼龙6 织物的100%结晶焓,取值188.1 J/g[21]。
1.6 尼龙6织物白度
尼龙6 织物本身表面光滑,富有光泽。经UV辐照后观察到织物表面泛黄程度随辐照时间加深,为进一步探究UV辐照对织物白度的影响情况,使用Datacolor-850 型电脑测色配色仪测量其织物表面的表观色深值。用WSD-III型白度仪测定织物的白度。将织物折叠成4层(织物经、纬方向保持一致),测量同一块织物的4 个不同点(A、B、C、D),取其算术平均值,结果以亨利白度值表示。亨特白度计算公式见式(2)。
由于UV 辐照会引起尼龙6 织物大分子链中酰胺键、碳链之间的断裂,继而影响其力学性能。为了探究UV 辐照前后尼龙6 织物力学性能的变化,对其进行力学测试,采用HD026N+型电子织物强力仪,按照GB/T3923.1―2004《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测定断裂强力[22]。每块试样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1.7 尼龙6织物力学性能
式中:Wh表示亨特白度;L表示亨特明度;a、b表示亨特色品指数。
采用Q200 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UV 辐照前后尼龙6热稳定性是否发生变化。测试条件:氮气流量为20 mL/min,升温速率为10 ℃/min,测量温度范围为25~300 ℃。采用量热法测试结晶度Xc(%),计算见式(1)。
1.8 尼龙6织物表面润湿性测试
履带式紫外辐照仪(主峰波长365 nm,UV功率密度100 W/cm2)预热2 min 后,将织物直接置于紫外灯的正下方(辐照距离为15 cm),开始计时。经辐照所需的时间后,将织物取出,然后进行各项测试。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所用的织物都辐照同一面(称辐照面为织物正面,未辐照面为反面,下文不再赘述)。
2 结果与讨论
2.1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
图1 所示为不同UV 辐照时长下尼龙6 织物的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图。1 545 cm−1为酰胺Ⅱ带N−H基团的伸缩振动峰,1 645 cm−1为酰胺I带C=O基团的伸缩振动峰。已知尼龙6 织物的N−H 伸缩振动峰约为3 300 cm−1,这是聚酰胺的显著特征,纤维大分子链之间具有氢键。从图1可以看出,1 725 cm−1处为羰基(−C=O−)的伸缩振动峰,红外吸收峰随UV 辐照时长增加明显减弱,说明UV 辐照过程中羰基含量减少,聚酰胺的加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的一些不规则结构、杂质及各类添加剂在辐照过程中都会对降解产生一定影响,值得肯定的是,1 725 cm−1处羰基伸缩振动峰的减弱并不是造成尼龙6织物光热氧化降解的原因。辐照后的织物与未辐照时的相比,在1 645 cm−1、1 545 cm−1、3 300 cm−1处红外吸收峰的伸缩振动强度变化不明显,引起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有几点:(1)所使用的织物为超细400D 尼龙6,对紫外光照有一定的抵抗作用;(2)织物由于UV辐照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变化主要原因是因为光氧化降解所导致,与交联与否无关。3 300 cm−1处红外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说明大分子链末端氨基没有发生变化,主要与−CONH−相连的亚甲基碳碳键的断裂,所形成的碳自由基与空气中的活泼氧反应生成α-羰基酰胺(−CONH(CH2)4COCONH−)[23]。三处红外吸收峰的微弱变动表明,尼龙6织物具备一定的抗UV能力,紫外辐照会对其大分子链上的−CONH−造成小部分影响,光、热同时作用时,热氧老化对织物的影响占主要因素。
图1 尼龙6织物的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ig.1 ATR-FTIR spectra of nylon 6 fabric
2.2 UV辐照对尼龙6织物热稳定性的影响
图2表示尼龙6织物热稳定性随辐照时长的变化情况,图3测量了辐照时长下尼龙6织物结晶度的变化。从图2~3 中可以看出,辐照2 min 后,随UV 辐照时长的增加,尼龙6 织物的熔点由223.3 ℃下降到215.6 ℃。熔点主要与结晶度有关,结晶度的下降导致织物熔点降低。UV 辐照8 min时出现两个峰值,说明织物在升温过程中可能出现结晶-熔融-再结晶现象。对织物辐照时,一方面,纤维大分子链中−CONH−断裂形成活性自由基(氧负离子),样品表面温度会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最高可达120 ℃;另一方面,N−H 的离解能较低,约为318 kJ/mol,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存在,−CONH−也会与空气中的活泼氧反应产生交联结构[24],反应机理如下。
光、热氧化共同作用导致尼龙6织物分子内形成三维交联网络结构,三维交联网络的存在限制了直链大分子的有序排列,织物柔性变小,无定形区增加,结晶度下降。另外,大分子链中酰胺键(−CONH−)部分断裂导致纤维之间氢键减少,分子间作用力下降造成结晶度由30.13%下降到21.97%,熔点下降。
图2 尼龙6织物的热稳定性Fig.2 Thermal stability of nylon 6 fabric
图3 辐照时间对尼龙6织物结晶度的影响Fig.3 Influence of irradiation time on crystallinity of nylon 6 fabric
2.3 UV辐照对尼龙6织物表面形态的影响
我们应创新思维,拓宽创新视野,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信息资源库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在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下载有用的数据信息,更新和扩充数据库资源。在完成初期的信息收集工作之后,根据不同的门类,设置不同的专题成果库。由专门的馆员进行信息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工作,获取智库必需的材料,在完善现有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促进合作交流。
由于UV 具有较高的能量,可能会引起尼龙6织物表面形态的改变,因此我们测量了尼龙6织物表面形态随辐照时长的变化情况,具体见图4。从图4可以看出,尼龙6织物在UV辐照前表面光滑,排列有序,辐照2 min 时,纤维表面产生一些凹坑,进一步辐照时长达4~6 min时,纤维表面发生刻蚀、粘连现象,当UV辐照达8 min时,观察图4(e)放大部分A 区域(f)图所示,纤维之间粘连现象加大,表面凹坑减少,这是由于UV辐照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热,纤维吸收紫外光波段能量,组织结构变软,凹坑随着辐照时长增加逐渐陷落。UV辐照会改变织物的表面形态,增加其表面粗糙度,降低尼龙6织物的熔点和结晶度,改善其吸湿性和尺寸稳定性。
图4 尼龙6织物的表面形貌Fig.4 Surface morphology of nylon 6 fabric
2.4 UV辐照对尼龙6织物白度的影响
甘浚镇总人口在2.2万人,个别村社被列为省重点贫困乡之一,有两所中学,10所小学。农村留守儿童,一般主要指甘肃河西地区农民工子女,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本镇的留守儿童重点包含着三个重要的类型:其一是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孩子多是经由爷爷奶奶或者是亲戚照顾;其二则是父母早出晚归做临时工,这类儿童也属于留守儿童;其三是外地寄宿生,多是寄宿于亲戚家中。上述提及的相关类型也反映出部分问题:一是学习问题,二是品德问题,三是生活问题,四是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
FastEthernet0/1 128.2 128 19 FWD 0 4096 cc00.1ca0.0001 128.2
由于聚酰胺中具有−CONH−基团,离解能较低,大分子链在受光、热作用时极易发生断裂,同时−CONH−是一生色基团,在UV辐照作用下引发聚合物降解,造成织物性能下降,b*值增高,白度下降,光氧化降解也会造成织物泛黄。
图5 尼龙6织物白度变化Fig.5 Variation of whiteness of nylon 6 fabric
图5表示尼龙6织物两面白度值随辐照时长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UV 辐照达到8 min 时,织物正面白度从76.23%下降到69.90%,反面白度从76.58%下降到72.67%。
2.5 UV辐照对尼龙6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表2为尼龙6织物力学性能随辐照时长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织物的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随辐照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由于纤维大分子链中的C−O 共价键与紫外辐照能量相当,受辐照后吸收能量产生跃迁,分子链转为激发态,产生活性自由基,纤维内部脆损。另外,织物经辐照后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刻蚀,表面产生缺陷,这种刻蚀程度随辐照时间延长而增大,同时织物表面受热后部分发生重塑,纤维变软,冷却到室温后织物手感变硬,−CONH−断裂使分子内氢键减少,分子间作用力下降,造成尼龙6 织物结晶度下降,断裂强力降低。当UV 辐照达到8 min 时,断裂强力从1 008 N 下降到425.3 N,断裂伸长率由73.5%下降到26.3%。
表2 UV辐照对尼龙6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UV irradiation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ylon 6 fabric
2.6 UV辐照对尼龙6织物表面润湿性能影响
图6为尼龙6织物两面随辐照时长表面润湿性的变化。尼龙6织物表面含有羰基和胺基,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因此具有较强的吸湿性。随着UV辐照时长的增加,织物正面接触角由120.98°下降到91.84°,反面接触角由145.65°下降到119.05°。从理论来说,尼龙6 在接受UV 辐照时,由于织物表面发生脆损,粗糙程度会增大,进而导致织物表面疏水性增大,但测量结果表明辐照后织物的表面润湿性能有所提升。原因有以下几点:(1)UV 辐照过程中,光氧化降解导致尼龙6 织物表面大分子链中−CONH−发生部分断裂形成碳自由基,空气中活泼氧与断裂的碳自由基氧化生成羧基(−COOH)等亲水性基团;(2)UV 辐照能量极高,实验过程中给样品表面温度会随之升高,最高可达120 ℃,热氧老化作用使得织物纤维组织结构软化,过高的温度造成纤维纱线之间粘连,织物表面结构变得光滑。冷却到室温过程中又进一步发生皱缩,导致纱线之间交织孔隙增大,接触角进一步下降。
综上所述,织物大分子链上−CONH−断裂占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由于织物的组织结构变化导致亲水性上升。
图6 尼龙6织物正/反面接触角变化Fig.6 Contact angle change on positive/negative of nylon 6 fabric
3 结论
采用UV 光对尼龙6 织物辐照过程中,织物大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纤维的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并且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变化程度增大。当辐照时间达8 min 时,织物形态结构发生变化,表面有一定程度的刻蚀,大分子链中(C−O)断裂产生活性自由基,紫外辐照产生的能量及高温使织物表面发生粘连现象。同时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存在使织物表面发生光氧化,分子链中端羧基增多,末端氨基减少,酰胺键(−CONH−)的部分断裂使得氢键减少,分子间作用力下降,断裂强力下降,热稳定性有所降低。织物表面因光氧化作用产生一定程度的泛黄,正面白度下降了6.33%,反面白度下降了3.91%;断裂强力从1 008.0 N下降到425.3 N;辐照后织物的表面润湿性增加,正面接触角下降了29.14°,反面接触角下降了26.6°。UV 辐照为尼龙6 织物表面功能改性及光固化成膜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