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性发展:发展伦理观的深刻革命与价值重构

2021-06-30乔法容

伦理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可持续性伦理绿色

乔法容

从全球范围来看,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和急功近利的短期主义发展观,已给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严峻的生态挑战,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本文认为,应当以新的道德思维与道德话语体系来揭示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和意义。相对于传统发展观而言,可持续性发展伦理观是发展理论上一次质的飞跃,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而且,发展伦理观的变革必将带来关于发展的价值重构和生活世界的再造。

一、不可持续发展观缘何长期存在

进入21 世纪,人类面临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严峻的生态危机,是世界乃至各国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难题。霍布斯鲍姆指出:“在我看来,21 世纪最重要的任务是克服人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的重大影响所造成的后果。”[1]中国也不例外。截至2021 年,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历程,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进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回溯和省视我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方式,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十分严峻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发展,应当怎样发展,发展是为了谁?研究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深刻认同绿色发展观、在实践上自觉选择适应当代文明的生产方式及人类活动方式。

1.不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表现

第一,在经济发展与评价层面,“唯GDP 至上”的发展观曾在一个时期内占主导地位。GDP(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能够完整反映社会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总量,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水平,可使用于分析国民经济的结构和发展速度,也是国际间比较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作为一项统计指标,它也有其局限性,比如: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财富的变化,不能全面地反映人们的福利与社会公平的状况等。所以,GDP 指标的使用是有范围的,如果把GDP 作为衡量经济的唯一或最高指标,是不全面的。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在确立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一度形成了以市场为单一导向的经济增长理念和价值观,出现了以GDP 增加多少来衡量发展成就的政绩观。这突出表现在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上,只反映GDP 的数量,而缺乏环境影响、生态状况、资源损益的数据,甚至将一些给环境与生态带来不利影响的工程项目的投入也算入GDP 的份额。在“以GDP论英雄”的时期,一些地方政府最关心的就是经济数据,甚至盲目追求GDP,忽视了发展质量,忽视了环境、资源与生态的承载力,更忽视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生态破坏,使得一些地区重蹈了西方一些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什么是发展、如何发展的思考。2011 年,人民日报曾发文表明态度:“不要带血的GDP”[2]。这种增长观源于,采用单一经济指标[如GDP、GNP(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消费等]评价增长速度,重增长规模,重当下利润大小,没有兼顾好经济质量及长远利益。

第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粗放的线型经济,呈现出典型的“四高四低”特征,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速度”与“低产出、低效率、低效益、低科技含量”。比如,资源利用率低,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 倍;投资效率低,我国GDP 每增长1 美元,大约需要5 美元的投资,资金投入成本比日本和韩国经济起飞时期要高40%之多;经济效益低,我国每个就业者创造的GDP 仅为美国的21%、日本的32%,多数行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产品附加值整体偏低;资源配置效率低,大量资源无效或错配导致产能过剩严重[3],这种增长方式加剧了我国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三,个别企业、公司层面存在的短视行为和利润至上价值观。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拉瑞·芬克(Larry Fink),全球金融界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是全球最大资产管理机构贝莱德(Black-Rock)的联合创始人兼CEO(首席执行官)。芬克曾多次坚决批判短期主义思维的弊端,尤其是华尔街的短期主义思维。他主张长期主义思维价值观,认为政府应当进行税务改革,促使人们关注长期思维。在接受《哈佛商业评论》总编辑殷阿笛采访时,芬克谈道:“我们经常看到公司聚焦于短期战略,从而大幅度削减资本投入和研发经费。特别是当公司显示出优秀的短期业绩时,它们甚至会叫停研发。从长期来看,这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如果美国公司都效尤,那么美国经济将受到重创。”[4]令人记忆犹新的是,2008 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因为金融领域发明次级抵押贷款新金融工具的银行业者不关心他们发明的长期效应,只注重高风险的短期利润。而金融上市公司的业绩月报、季报等,又强化了人们对短期利润率的重视,以致到最后让全世界为这种短视行为买单。在中国,企业短命现象也普遍存在。2019 年6 月24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报告称,中国金融机构在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面临着高风险,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率远高于大型企业。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3 年左右,而美国是8 年左右,日本是12 年左右[5]。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中小企业的短命现象,那么,这些企业短命的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研究发现,这些企业短命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它们缺乏长久生存的发展观,奉行的是“一锤子买卖”、期望“一夜暴富”的赌徒心理和价值观。

2.不可持续发展观存在的主要原因理析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和正在品尝单向度的经济发展观甚或“经济至上主义”价值观所带来的短期主义行为之苦。不可持续发展观长期存在的主因是市场主体无限度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资本逻辑不断增殖自身的内在本性使然,也是人类尚未把握经济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规律所带来的认知上的盲目性,以及体现在人类目的性上的道德缺陷所引致。

首先,满足快速积聚财富的资本本性,不惜牺牲同代人的利益甚至后代人的利益是其主因。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奉行经济第一主义发展观,在带来物质财富充裕的同时,牺牲了自然生态和生存环境,这种偏狭的发展价值观破坏了经济与人类生态系统的协调,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共生、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6](P247),资本家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只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7](P174-175)。恩格斯讲道:“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一个个资本家所能关心的,只是他们的行为的最直接的效益。不仅如此,甚至连这种效益——就所制造的或交换的产品的效用而言——也完全退居次要地位了;销售时可获得的利润成了唯一的动力。”[8](P385)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一些人奉行利润第一主义,牺牲企业(或组织)的长期价值观,置社会责任于不顾,短命企业自然增多。利润是企业生存之本。企业兴则国家兴,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应以正当的方式、手段去追逐利润,壮大自身。一些“百年老店”(长寿型企业),奉行的价值观就是企业发展与社会愿景的高度统一。

其次,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是不可持续发展观存在的又一原因。人类历史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进的演变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经济活动之于自然界的影响、之于社会的影响,都需经历一个渐近的历史过程。人类认知能力的提升,也是在长期对自然必然性逐步认识的基础上获得的。比如对经济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对“自然价值”的认知方面所存在的缺陷的弥补,就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若把经济系统置于生态大系统之外,在其运行的各要素中,将生态要素作为一种没有限制的可利用资源来使用,那么自然是没有价值的。在一些地方和企业看来,如果说自然界的资源有什么价值的话,就是因为它当下可以任意开掘和无偿使用,它具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工具价值,至于其活动对自然界其他生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对人类又会造成哪些恶果,则较少考量。这种经济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然与人类之间息息相关的有机联系,忘却了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身的目的性价值。在科学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仍在必然性王国中探寻、演进。恩格斯讲道:“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8](P384)其思想可谓深刻。

最后,选择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与道德观缺陷也是重要原因。“肥水快流”“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人性缺陷,急功近利、重当下轻长远的短期主义价值取向,也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片面化。以牺牲环境与生态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与不可持续发展观之所以长期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它受制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承继下来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主体可持续性发展伦理观的缺失,它也是引发人与自然关系陷入恶性循环的原因。历史和现实证明,若任由短视和具有狭隘价值观的市场主体无限扩张,不仅影响历史进程,还会抢占其他市场主体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所以,人类追寻的工具价值,只有与长久的目的性价值相一致,才能获得可持续性的终极价值目标。

二、伦理意义下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内涵

可持续发展观包含可持续发展目标,但不限于此。可持续发展观扬弃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建构起评价经济社会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以及发展的伦理维度。一般而言,可持续发展是指当代人不以消耗甚至破坏下一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谋求发展,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使资源可以得到永续利用,生态和环境适于人类居住、生活和工作。可持续性伦理的主要内涵或要求包括:建立在人类活动与自然界普遍联系理论基础上的整体性道德思维,建立在人类活动与自然界和谐共生规律基础上的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的伦理意识,建立在与自然界善意合作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有机统一的发展价值观。

1.建立在人类活动与自然界普遍联系理论基础上的整体性道德思维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一个更加顺应社会进步的嬗变进程,这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人类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自然环境、自身之间诸种伦理关系的认识升华。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抑或其他的思潮学派,都是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关系应当怎样处理的有益探索。可持续性伦理是对经济、社会、环境、自然关系应当怎么对待的价值指向,它建构在生态学原理基础之上。

内蕴可持续性伦理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主要体现在选择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如已被世界公认的循环经济,这一绿色发展模式是消解人类与自然的对抗形式,克服由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财富日益聚集的现代工业文明与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有效路径。诸大建认为,循环经济是对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分裂的发展模式到三维整合的发展模式的变革[9]。从理论选择上看,绿色发展理念吸取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本性的合理内核,扬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反自然的本质,完全符合现实世界系统运行与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客观要求,体现了人类物种和其他生命物种的共同利益。从实践选择上看,绿色发展理念吸取了人类中心主义重视协调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重视协调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的理念,扬弃了前者“唯人论”的倾向,实现整个世界系统运行的生态合理性,即“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全方位的生态化、绿色化,内在要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生态化,从而满足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物种生态发展的需要,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共同繁荣的至高境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0](P39)因此,自然规律具有优先性,人类应自觉认知和运用,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经济规律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实现生存发展的可持续性。

曾在历史上一度大行其道的经济增长主义,是与可持续性伦理不同的思维与价值观。它是一种渗透在发展理论、社会意识和经济政策中的观念,也被称为经济第一主义或经济增长至上主义。经济增长主义理解的“经济”主要指经济规模和物质财富,故经济第一就体现为经济增长第一。其内蕴的理念是,经济增长(主要指GDP、GNP 或人均收入)是社会进步与现代化的先决条件,生态保护、经济公平、社会公用事业等都要服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主义认为经济是决定一切的,甚至是至高无上的,其实践意图在于片面追求和极力实现经济规模的无限扩张和物质财富的高度积累。在中国,经济增长主义表现为崇尚GDP,强调经济规模的扩张与不讲质量的高速度,“四高四低”就是对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概述。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8](P384)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体,经济是这个有机体中的一个子系统。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以GDP 论英雄,脱离自然生态系统,过度强调经济系统,就会只关注市场效率,忽视资源的使用效率;就会采取短期行为,不顾及自然环境乃至社会公平的问题,进而陷入“经济至上主义”的价值偏误。

2.建立在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生规律基础上的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的伦理意识

可持续性伦理是经济社会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衡量经济社会是否健康进步的重要价值尺度。它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时,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既考虑自身和当代人的利益,又不危及他人和后代人的利益,始终守护代内公正、代际公正和人地公正之原则。代内公正是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中,要体现机会平等、责任共担、合理补偿的原则,公正地享有自然资源;代际公正要求当代人在满足自身需求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消耗自然资源时为子孙后代保留满足其需求的自然条件;人地公正是指人类在满足自身需求时,以基于生态学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去看待自然,公正地对待自然,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强调:“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11](251)恩格斯也讲道:“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8](P385)历史上的生产方式,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急功近利、过于短视,陶醉于眼前收益,忽视甚至牺牲长远利益。在当代,这一突出问题仍旧存在。如果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只是追求当下的自我利益、局部利益,不虑及长远的、全局的、综合的效应,那么就会贪婪地掠夺资源、破坏自然,从而造成生态危机和社会不公。

“先污染后治理”的增长方式,必然带来生态问题甚至导致生态灾难,其重要根源是未能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问题。目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主要根源也是如此。这也正是可持续性伦理所要反对的。可持续性伦理关注代际公平,也关注代内公平以及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物种之间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基本内涵,就是“它规定了现今人类不仅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地球资源环境,而且要与其他生命物种共享地球资源环境。因此,以生态为本位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含义,可以表达为:在满足人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生存需要的能力;在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同时,不损害非人类生命物种满足其生存发展需要的能力的发展”[12](P501)。该论点精辟地概括了可持续性伦理在对待利益关系上的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全面阐述了发展的要义和可持续性的要义,明确表达了要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观点:一是关于财富的概念,二是怎么看整体的长远利益。习近平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0](P361),“山水 林 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如果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最终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长期性破坏”[10](P363)。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不能用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谋求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义与利、局部与全局、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保证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3.建立在与自然界善意合作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有机统一的发展价值观

人们深刻地体认到,人与自然之间并非互相敌对、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应是友好相待、共生共享的关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就是尊重生命、善待人类、保护自身,这是人们应尽的道德责任和自身人格完善的要求。习近平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他深刻地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本质联系。

历史上每一个社会形态或发展阶段,都是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如何生产、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关系到财富创造,也关系到人的生活幸福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割裂人与自然之间客观的正常的物质变换关系,那么,人与自然之间的变换过程就会出现“无法弥补的裂缝”(马克思语),就会引发生态危机乃至经济社会危机。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不可持续的恶果。他以农村为例,指出“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他作为资产者当然想不到这一点),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13](P5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还论述道:“从一个较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来看,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是十分荒谬的。甚至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14](P875)他强调善待自然,防止土地的滥用,以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出于当代人的利益需求,而且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生存权益。这体现了马克思善待自然、为子孙后代生存考虑的生态经济伦理思想,也是可持续性伦理思想的明确表达。有学者认为:“这是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最精彩的表述。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就是在资源利用方面对后代负责,为后代着想,给子子孙孙留下发展的空间和条件,而伟大的马克思恰恰拥有并明确表达了这个核心理念。”[15](P648)人的劳动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通过什么样的劳动方式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也即经济增长方式,这些都是道德评价的对象。我国目前存在的土地沙化、土壤酸化与耕地退化、盐渍化、污染等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在一些地方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这不仅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而且直接影响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习近平指出:“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10](P360)也有学者认为,“遵守‘保护环境与保护人类相结合’这一生态经济伦理原则是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协同发展,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16](P97)。可见,有目的的经济活动,不能单一以市场为导向,必须兼顾环境生态,必须以人民的幸福和美好生活为价值指针。在当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让水更绿、山更青、天更蓝,已成为最大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热切期待与向往的重要内容。坚持善待自然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高品质的生活。换言之,今天谈论的高质量发展,就包含了高品质的生活,包含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只有以绿色发展的成就,才能促进经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也只有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真正使人民群众享受生态福祉、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理论上,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发展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自然价值的有机统一,维护代内价值与代际价值、民族价值与全球价值的相互统一。显然,这是可持续性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

世界银行在其2000 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勾画了资产积累、经济增长和福利框架,展示了三者的紧密关联及共同的价值目标——人类福利与人类发展。几种要素之间的关系表述如图1所示[17](P34):

图1 资本积累、经济增长、福利框架之关系

图1 描述了人力资本、有形资本和自然资本三要素是如何为经济增长和人类福利、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有形资产通过经济增长服务于人类福利与发展,人力(和社会)资本和自然(及环境)资本通过提高其收益为有形资本的积累做出贡献,且二者还是构成福利的直接内容,揭示了三种资本形态的共同目的性诉求。作为西方环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史蒂芬(Alex Steffen)提出的“明绿色环保”(bright green environmentalism)也表达了很好的观点。所谓明绿色环保,指的是在经济领域内,可持续的创新应该是维持繁荣的最好路径,任何没有提供繁荣和幸福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不会被人们认可和接受。虽然可持续性伦理诉求在当下还带有理想性特征,但人们正在认同并通过实践使其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三、可持续性伦理怎样导向实践行动

可持续性伦理引导人类认识什么是发展,应当怎样发展;可持续性伦理也警示人类,在当代资源与环境的制约下,缺乏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是没有出路的。恩格斯曾精辟地论述道:“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研究,我们也渐渐学会了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也就有可能去控制和调节这些影响。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8](P385)习近平提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18](395)这些论述启迪我们,除了增强认知经济规律、社会规律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之外,还需要有制度、观念方面的深刻变革与行动。

首先,可持续性伦理要求从宏观上确立一种以生态法则为导向的、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绿色发展观,为经济社会活动提供行动指南。置身于这场发展观深刻革命的背景下,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确立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生态优先的发展价值目标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主要目标与任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是当下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短版”“弱项”。我国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明确“不以GDP 论英雄”,而是逐步用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指生态产品如空气、水流、土壤、森林等价值核算评估体系和价值实现的制度体系)来考评政绩,在实践中,“环保一票否决制”已开先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规划的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到2035 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阶段的奋斗目标则是,到21 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都包含着丰富的绿色发展思想,是可持续性发展伦理的基本要求。在2021 年的“两会”上,习近平明确阐述了高质量发展观。他说:“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19]可见,高质量发展要求,极好地阐述了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伦理内涵。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指一个经济领域,而且还包括了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这是对经济社会整体的总要求。从空间维度看,不是局部(发达地区),而是全局,是全部;从时间维度看,不是一个阶段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可持续性的伦理要义,是新时代引领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行动纲领和实践指南。

其次,可持续性伦理要求生产组织(企业、公司)选择绿色生产方式。联合国在2011 年度报告里提出了“绿色经济”(green economy)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一条促进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的有效路径[20],在2012 年又提出了从绿色经济向绿色社会转变的论断。巴泰尔默斯(Peter Bartelmus)非常认同绿色增长这一提法。他指出,通过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未来我们人类所需要的是一种绿色循环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施托尔卡(Oksana Seroka Stolka)也强调,随着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企业应该采用绿色逻辑(green logistics for implemention)思维来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史蒂文生(Hayley Stevenson)在《当代绿色政治经济的讨论》(Contemporary Discourses of Green Political Economy)一文中强调,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应该是一个去增长化的稳态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物质财富,还应包括福利水平、国民整体幸福、和谐自然关系[21]。由此可见,他们分别从不同方面呼吁应当选择绿色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向绿色社会全面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幸福。

企业是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和实践者。诸大建指出,循环经济不应该只是一个名词,更应该是一个动词,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行为。循环经济作为企业发展新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让所有原料和能源得到最合理利用。这个流程的基本原则是3R 原则,即:Recycle(回收利用)、Reuse(重复使用)、Reduce(减量使用)[22]。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和积聚财富,总是不顾自然的承载能力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甚至大量浪费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企业应该选择绿色循环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遵循“3R”原则的生产观念,在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前提下,节约、循环使用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可回收、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占比,并以此来追求经济效率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生产的全链条过程中,企业也应当从生产的伦理性角度来认识生产、使用资源与上下游产品,通过循环利用来节能、减排、降耗,利用高科技投入来降低物质投入量,倡导绿色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实体资本的生产效率来提升社会资本。企业还要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起来,树立经济效率、生态效率和社会效率的综合效率观以及绿色发展的财富观。企业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观,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也要遵循生态规律、社会规律的发展要求,摒弃利润至上主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此,企业必须建构绿色企业文化、制订绿色发展战略、打造全方位的绿色管理网络,促进企业从传统增长模式向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转变。2020年11 月22 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强调,发展循环碳经济对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二十国集团将继续致力于保护珊瑚礁和海洋生态系统,并采取具体行动应对土地退化和栖息地丧失等问题。通过在环境问题上采取协调一致的立场,二十国集团承诺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包容、更可持续、更有韧性的未来[23]。它赋予了企业更高更具体的绿色发展任务和责任,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可持续性伦理要求公民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主体行为的选择往往出自内心的价值认同。可持续性伦理要求涵盖人与自然的多重关系,除了必须选择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外,还要求公民在深化价值认同的基础上付诸实践,这就是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全面而又系统的变革。比如,近年来兴起的闲置经济,就是循环经济(Reuse)的典型代表。闲置经济的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绿色发展的一面镜子。闲置经济主要利用互联网平台,也可称之为二手交易平台,将闲置的东西如车、房、电器、服装、图书等进行交易。闲置经济让资源得到了合理使用、重复利用,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污染,这种循环经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体现了可持续性伦理中的绿色消费要求。如果有更多的公民能够积极参与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低闲置和无闲置社会就能早日到来。日本的三浦展提出,第四消费时代已然来临,“现代消费社会,从扩大私有领域的阶段发展到缩小私有领域、增加共享领域(→第四消费)。东西能租就租,能共有就共有”[24](P10)。他认为第四消费时代的特征是,越来越多的人被简单的生活方式(断舍离和共享生活)所吸引,他们向往生态型的生活,提倡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和行动,在消费的同时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与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从使用环境不友好的产品向追求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转化,从追求物质“品牌”的扩张型消费向自我价值肯定型的绿色消费转换,担起绿色责任,共享美好生活。

可持续性发展伦理包含丰富的道德诉求,涵盖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现实与未来,作为一种伦理思维方式,它具有道德引导与评价的功能。它引导以市场力量为唯一导向、以资本增殖为内在冲动的经济发展观,转变为一种以生态法则为导向、共享共建的绿色循环经济发展观,避免单一的以经济增长速度为判断标准的道德评价话语体系,摒弃只谋当下、不顾长远、不顾自然、不管社会整体损益的急功近利价值观,确立面向未来的、整体的、系统的可持续性伦理思维和评价尺度,以道德思维创新与道德理论创新导引社会、企业、个人创造人类可共享的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长期价值。可持续性发展伦理既具有鲜明的理想性特征,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诉求,绿色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将其统一转化为时代性实践运动的具体展现。

猜你喜欢

可持续性伦理绿色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绿色低碳
竹子已在亚洲使用数千年。如今,它将有助于解决建筑业的可持续性问题
水泥生产中环境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北京冬奥会的“六有”可持续性管理经验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咨询和建议委员会成立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