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方法探究
2021-06-29周新宁
周新宁
排球运动作为整个高校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学生的运动状态能直观的看出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和综合运动能力。但目前而言,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都普遍低下,比赛情况不容乐观,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排球运动员没有接受过心理素质训练,而教练员又缺乏心理素质训练的实践经验,导致训练较为随意和无章法。心理素质训练对排球训练体系的影响颇大,考验着运动员的体能和战术,只有全面加强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锻炼,才能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为了促进高校排球运动的发展,本文将具体研究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方法。
近年来,体育排球运动得到了教育界的广大重视,颁布众多相关文件和指令,要求各大高校要贯彻落实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使得排球比赛更加正规和常态化。排球运动是一门体能消耗巨大和战术要求极高的体育竞赛,需要运动员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从排球比赛的发展规律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开始意识到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不仅要加强对体能和战术的训练,还要加强心理素质训练。通过对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调查,寻找科学的心理素质训练方法,对排球运动竞赛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1 高校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现状
1.1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普遍低下
据相关调查发现,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普遍存在专门化知觉和负面情绪,容易造成发球出界或者不过网的现象,甚至出现扣球出界;此外,在攻击和防守方面容易受到思维、团队凝聚力以及意志品质等多种心理原因的影响,使得失误的发生率变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进行二传时,由于运动员的思维不够敏捷,缺乏果断性和灵活性,容易给进攻的队员带来错误预判,面对严密的防守,则会显得自信心不足,带来巨大心理压力。(2)由于集体防守思维训练过少,使得前排拦网人员和后排跟进扑救人员的动作不协调一致,导致失误频繁发生。(3)由于一些运动员的排球技术并不突出,只适合打顺风局,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气馁和失控的不良情绪,直接导致淘汰出局。
1.2 运动员的训练随意无章法
部分教练员对于心理训练问题仍出现错误的理论认知和不规范的实践操作,不能正确地意识到心理素质训练的价值和重要性,不理解心理素质训练的相关内涵,认为在排球队的业余比赛中运用心理训练是多余的,并认为比赛的失败原因只是技术问题,而非心理问题。而一些教练员虽然对运动员实施心理素质训练,但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并不明确心理训练的相关内容,让运动员自己随意练习,而不遵循相关规律和原则,使得心理素质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
1.3 心理素质的高低与运动员本身有关
据相关调查发现,学历较高的运动员其心理素质要优于学历低的运动员,主要是因为学历高的运动员其学制要更长,他们参加的比赛和训练要更多,而其心理素质也能在一次次的比赛中得以锻炼和提高;体育专业的运动员其心理素质要高于非体育专业的运动员,这是因为体育专业的运动员所进行的练习和比赛要多于非体育专业的运动员,所耗费的时间也大有不同。
2 高校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2.1 将心理素质训练和体能训练关联在一起
高校排球比赛在近年来越发激烈,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体能训练也得到了校内和校外的高度关注。强大的体能是经过长期坚持训练换来的,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将身体的负荷能力逐步提高,使得身体的运动承受能力增强;而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给自己增加心理压力和困难,通过克服强大的心理压力和战胜巨大困难,来培养和提高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训练和体能训练需要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其练习难度内容应符合运动员的发展需求,逐步设置相关训练障碍,让运动员的身体疲劳增加,通过不断的克服和战胜以磨练自身的意志,提高自身的自信心,使得情绪调控能力增强,让心理素质能力和身体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2 将心理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关联在一起
排球比赛作为一项团体运动,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其技术训练要始终贯穿于比赛和日常练习中。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会培养运动员的球感以及时空感,而这些球感和时空感则是心理素质的一种体现,将它们与技术训练结合一起,能够达到彼此交融、互促互进的目的。每位运动员的技术训练要求是不一样的,对应的心理素质训练也有不同,针对运动员的传、扣和垫等动作训练可以给予无干扰和无要求训练,也可以施加压力和要求训练,既能锻炼运动员的专项知觉,还能锻炼他们的自我情绪调控能力。
2.3 将心理素质训练和战术训练关联在一起
战术训练对团体作战的排球比赛是相当关键的,它不仅融合了团队的凝聚力,还蕴含思维模式和心理作战。将个人战术行动和心理素质关联在一起,能够整体提高运动员的思维模式,在比赛中能够更加敏捷和灵活,并能够对比赛的过程和结局起到预见性及创造性。在局部战术配合整体战术的过程中应用集体思维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所有运动员对整体战术的理解能力,并达到思维同步的地步。对此,在排球比赛之前,教练员和运动员可以一起观看对手的比赛录像,进行科学的战略分析,建立整体行动目标和计划,并明确整体战术和个人战术,找到自身的定位以及责任。
2.4 将心理素质训练贯穿于比赛前后
在比赛之前,教练员可以对所有队员进行心理脱敏训练,以疏导和缓解队员的紧张情绪;反复观看对手的比赛,从中确定对手的习惯打法,找出对方薄弱之处和强势之处,根据对方的进攻和防守特點制定整体战术,通过赛前模拟以提高所有成员的应对能力,树立乐观积极的态度,摆脱恐惧和害怕的心理。在比赛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换人以及暂停的方式来调整队员的不良心理,如在间隙过程,对场上队员喊话以调整队员的心态;如有个别队员出现情绪失控或者体力不支的情况,应立即换人,以做出调整;如比赛过程出现不利形势应果断暂停,对队员的心态、战术进行调整,以挽回比赛的颓势。比赛结束后,可以通过唱歌放松队员的紧张心情,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并结合比赛中的表现开展总结会,对表现积极的队员给予嘉奖和表扬,对发挥失常的队员给予安抚和纠正,调整所有队员的心理状态,以最佳的形式迎接后面的比赛。
3 结论及建议
高校排球作为学生喜爱的一项运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带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使得更多学生走出教室,加入到锻炼中来。但由于排球运动需要较强的体能支持、较高的技能训练以及较优的战术部署,对心理素质训练的全面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每年开展省级比赛的次数过少,使得高校训练得不到重视,而学生也缺少积极性,不愿主动投身到排球运动中来;部分高校没有排球队,要参加省级比赛就要临时组队,不能很好地实施心理素质训练。根据各大高校排球训练以及排球比赛的相关特点,应该加大对排球运动的经费投入,贯彻落实相关部门的文件,开设多个排球辅导班和培训班,提高教练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意识,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训和技能培训,使得高校排球比赛能够持续开展,促进高校排球运动的长久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